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培养基分离鉴定酵母样真菌的不同鉴定效果比较。方法近年来本研究收集我院患者640份临床送检标本,分别划线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分离鉴定酵母样真菌效果。结果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离鉴定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沙保弱培养基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对其它酵母样真菌生长阳性率鉴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保弱培养基和CHROMagar显色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分离酵母样真菌的鉴别效果,显色培养基在分离鉴定酵母样菌中操作简便、抑杂菌强,又优于沙保弱培养基。

  • 标签: 沙保弱培养基 显色培养基 酵母样真菌 分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培养基分离鉴定结核杆菌的不同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们收集我院患者640份临床送检标本,分别划线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上,分离鉴定结核杆菌效果。结果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离鉴定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罗氏培养基与丙酮酸钠培养基对其它结核杆菌生长阳性率鉴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氏培养基和丙酮酸钠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分离结核杆菌的鉴别效果,丙酮酸钠培养基在分离鉴定酵母样菌中操作简便、抑杂菌强,又优于罗氏培养基。

  • 标签: 罗氏培养基 丙酮酸钠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结核杆菌 分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给予利可君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本文研究患者中,21例有效,占65.62%,好转9例,占28.12%,无效2例,占6.25,好转率为93.75%。患者用药治疗前的白细胞为(3.1±0.5),治疗6周后的白细胞为(4.3±0.7),治疗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白细胞减少原因为药物毒性和遗传易感性,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用药前后应密切监测血常规,掌握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必要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

  • 标签: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 白细胞减少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应用血细胞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复检,17例患者的镜检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2%。结论血细胞的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可获得良好的血细胞分析结果,加强患者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 应用价值 显微镜检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经手术治疗的术后需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GP方案化疗,研究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两组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除胸痛外,气短、乏力、咳嗽和纳差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生存率 扶正祛邪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085-02
  • 简介:外科手术是Ⅰ,Ⅱ期和部分可切除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最佳治疗方式,Wright等对NSCLC的外科治疗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结论认为由于缺乏较好的试验方法和样本量的不足,很难得出对于局部NSCLC外科治疗的显著疗效,但发现完全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会比淋巴结采样术后获得更好的生存受益;同时也显示对于ⅢA期NSCLC外科手术的作用尚不清楚.而AJCC2003年对Ⅰ期NSCLC治疗指南指出:对于Ⅰ期NSCLC单纯的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模式,而且外科手术必须达到彻底切除并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手术.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清扫 应用指征 NSCLC 最佳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感染所致噬血细胞患者血清中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骨髓中出现噬血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与感染相关,17例与淋巴瘤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在淋巴瘤相关性中变化幅度高于感染相关性患者,特别是β2-MG、C3、C4变化最明显,100%淋巴瘤相关性患者的β2-MG指标升高,最高值和平均值分别为15.87mg/L、9.33mg/L。结论不同病因引发噬血细胞综合症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和噬血细胞都都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差异,掌握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早期诊断或治疗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淋巴结组织中T-cadherin、MRP1阳性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2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T-cadherin、MRP1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指标(年龄、性别、WBC、PLT、HB、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间的关系。分析T-cadherin、MRP1的表达水平与DLBCL发病及侵袭进展的相关性。结果T-cadher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T-cadherin表达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性别、WBC、PLT、HB无相关(均P>0.05),与患者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有关(均P<0.05)。MRP1表达水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性别、WBC、PLT、HB、无相关(均P>0.05),与患者临床分期、结外累及部位和近期疗效有关(均P<0.05)。MRP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T-cadherin的缺乏影响发病及预后,T-cadherin的缺乏可能与多药耐药相关。

  • 标签: T- cadherin MRP1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1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收集78例经手术治疗的术后需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GP方案化疗,研究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两组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除胸痛外,气短、乏力、咳嗽和纳差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有显著改变(P<0.05),并且化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3.51%vs29.27%)、血小板减少(16.22%vs36.59%)和胃肠道反应(13.51%vs21.9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合GP方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免疫功能降低,并能降低毒副反应。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辅助化疗 生存率 扶正祛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72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生血宁+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血宁+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安全性,且能够有效纠正贫血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血宁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 简介: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在临床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去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5例确诊为AS患者(AS组)、95例疑为AS患者(非AS组)和45例健康体佥者(对照组)外周血进行HLA-B27表达的检测。结果AS组HLA-B27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怍AS组和健康对照组[158.0±24.0比94.8±30.5和89.1±18.9、93.33%(70/75)比5.26%(5/95)和1.44%(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检测在诊断AS的敏感度为93.3%(70,75),特辛度为94.7%(90/95),诊断正确率为94.1%(160/170)。结论HLA-B27与AS高度相关,流式细胞忙检测HLA-B27在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IL-10、TGF-β1和CD4+CD25+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时间分为治疗前组、治疗1年组和治疗2年组,检测并记录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IL-10、TGF-β1和CD4+CD25+T细胞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1年的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年,IL-10水平变化差异显著;TGF-β1水平变化差异不明显;治疗1年后的CD4+CD25hig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显效率达68.42%,疗效显著。结论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且可能在该治疗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IL-10、CD4+CD25highT细胞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