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 法 选 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期间我院 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同时间段 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 P< 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P< 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 92.55±2.45)分,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 80.35±2.50)分,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 t=24.6452, P=0.0000)。结论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方法可利于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利于提高治疗满意度评分,而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其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 ]鼓膜穿刺 地塞米松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B 超引导下动静脉穿刺与普通动静脉穿刺的效果并进行对比。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1 月时间段至我院进行动静脉穿刺的 150 例患者作 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以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普通组( 75 例,采取普通 动静脉穿刺方式置管 )和 B 超组( 75 例, B 超引导下动静脉穿刺方式置管 )。对比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总穿刺成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 结果: B 超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 P < 0.05 ) 。 B 超组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97.33% 、总穿刺成功率 100% 明显高于普通组 69.33% 、 86.67% ( P < 0.05 )。 B 超组并发症发生率 5.34 % 明显高于普通组 22.66 % ( P < 0.05 ) 。 结论: 与普通动静脉穿刺相比, B 超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更高,穿刺用时更短,血肿、动静脉血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B 超 动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针对直肠脱垂患者探讨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随机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吻合器经直肠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方法:选择医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2月在门急诊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患儿 118例,分为 1岁以下婴儿组 76例, 1-3岁幼儿组 32例, 3-5岁儿童组 10例,对 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越小患儿额静脉穿刺成功率越高,年龄越大的患儿颞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大,进针角度和固定方式也是影响穿刺成败的关键。结论:在熟练掌握穿刺角度和固定方式的基础上,不同患儿选择不同的头皮静脉也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头皮静脉穿刺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直肠癌患者,并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诊,时间选自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6 月,总计 80 例。结合手术方案进行老年直肠癌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基线资料完整。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 标签: 开腹 直肠癌 根治术 腹腔镜 临床疗效 安全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注射用骨肽与骨肽注射液 对骨折患者进行病情改善,提升愈合率。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骨科疾病。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90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联合 骨肽注射液, 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从 治疗结果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 9.1±2.0 )周, 对照组为 ( 10.9±2.2 )周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术后 VAS 评分中,观察组治疗 7 天后为( 2.9±0.8 )分,对照组则为( 3.7±1.1 )分,肿胀程度中,观察组治疗 7 天后为( 1.5±0.3 )分,对照组则为( 1.9±0.3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骨肽注射液 对于骨折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效用,有助于骨折愈合,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度和肿胀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注射用骨肽 骨肽注射液 骨折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疗服务应用中, 静脉留置针非常重要 ,平均每成功地建立一个静脉留置针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加重患者痛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将来血管选择的有限性。本文剖析静脉穿刺操作步骤,分析影响成功穿刺的因素。以期为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达到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同质化操作,提供科学管理和干预措施的实践依据和研究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将穿刺操作水平、穿刺成功率差异归结为护士个人的经验、手感及患者的差异等。

  • 标签: 静脉 留置针 穿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骨髓穿刺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7月进行骨髓穿刺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各评分量表以及满意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髓穿刺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评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取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方法: 此研究选取 2018/1/1-2020/6/30 期间治疗的 136 例行基础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68 例,额外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另外观察组 68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评价疗效与患者颅内动脉血流状况。 结果: 不同用药方案对于疗效有影响( P < 0.05 ),结果能够看出在基础治疗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观察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用药后的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都好于对照组( P < 0.05 ) 。 结论: 对行基础疗法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脑苷肌肽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能更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状况并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脑苷肌肽注射液 急性脑卒中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循序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注射西医治疗,为普通组,一组采用天麻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1.11% ( 41 例),高于普通组的 73.33% ( 33 例),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复发率为 6.67% ( 3 例),明显低于普通组的 22.22% ( 10 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且能够有效减少复发情况,建议在临床中进行使用。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注射用血塞通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基层医院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抽选7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良性结节准确率(98.04%)、恶性结节准确率(96.30%)、总准确率(97.44%)与病理检查结果(100.00%、100.00%、100.00%)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很好的诊断甲状腺结节,做好良性和恶性辨别,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细针穿刺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本院于 2013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 2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 RNTM )将其分成 A 、 B 组, A 组予以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 B 组单纯予以 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 1 ) A 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B 组( P < 0.05 )。 2 ) A 、 B 组治疗前 PaCO 2 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 A 组低于 B 组( P < 0.05 )。 3 ) A 、 B 组治疗前 PaO 2 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显著高于 B 组(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采用 纳络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纳络酮注射液 氨茶碱注射液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围术期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74例为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效果 并发症率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