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60%以上,

  • 标签: 报销比例 住院费用 医保 医药卫生体制 国务院办公厅 医疗保障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医生多点执业的实施办法,这对于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有一定作用。笔者认为,一些“流行观点”把多点执业这一辅助性政策提高到不恰当的高度,这将可能干扰医改的方向。

  • 标签: 执业 医改 干扰 人事制度改革 公立医院
  • 简介:记者从安徽省卫生厅获悉,随着该省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报销比例提高等措施的实施,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新农合住院病人报销比例达到44.62%。安徽省卫生厅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该省参合农民累计已有360多万人次的住院医药费用获得了.按比例补偿,2600多万人次的门诊医药费用获得了一定的补偿。此外,安徽省组建新农合临床专家库,

  • 标签: 安徽省卫生厅 报销比例 住院病人 农民 医药费用 全覆盖
  • 简介:摘要:全媒体融合时代是一种新型的媒体理念,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我院在医院文化宣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现象级媒体产品4个,浏览量过万的产品有1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宣传。

  • 标签: 全媒体融合 医院文化宣传 队伍建设 实践与探索
  • 简介:[摘要] 目的: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高移动支付比例。方法:运用MDT模式,提供解决方案。结果:优化了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移动支付比例逐月增长,提高了患者就诊满意度。结论:运用MDT模式对优化门诊流程,提高移动支付比例有明显作用。

  • 标签: MDT模式 门诊 移动支付
  • 简介:中国医改启动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已投.k5000多亿元人民币,许多改革措施陆续落实到位,看病难和看病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与民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一些民众的就医感受,还没有大幅度改善。我们将继续完善医改的具体措施,通过广大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尽快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是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29日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实施一年来的总体评价。

  • 标签: 看病费用 医疗体制改革 十二 医务人员 党组书记 看病难
  • 简介:“健康是民生之本。”在今年的济南两会上,医疗卫生改革一直是代表和委员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少政协委员开出“药方”,要在所有公立医院推广基本药物制度、预约挂号、单病种限价和质量控制等进行深入改革。对此,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告诉记者,继去年济南在全市105所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基本药物零差率基础上,基本药物制度将逐步在所有公立医院推广,将大大降低市民的看病费用。

  • 标签: 基本药物制度 公立医院 济南市 零差率 报销比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大染色内镜(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门诊、住院及体检经普通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异常患者38例,应用MCE检查染色,获得胃癌早期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与分型,并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8例为浅表性胃炎,28例癌前病变(11例胃粘膜萎缩、7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10例萎缩伴不典型增生),2例早期胃癌。MCE检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对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5.7%(24/28)。结论MCE对于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早期 癌前病变 放大色素内镜 诊断
  • 简介:文章是对一种微小流量仪表的微小电信号与频率变化关系的实验检测。该仪表电极两端输出电信号,由于该信号极微弱,检测较困难,所以要在信号输出端设计放大滤波电路对此信号进行检测。检测系统由高速数据采集卡及仪器系统组成,用MATLAB软件对采样信号进行FFT处理,得出信号频率及其差异,并进行频率误差分析,结果说明该放大滤波电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该微小流量仪表对医学生理中的微小流量信号检测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电磁射流流量仪表 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电磁信号测量 频率误差分析 医学生理微流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住院输血救治过程中不同成分输血比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救治的创伤大出血患者90例的相关资料,按照患者输血时新鲜冰冻血浆(FFP)与悬浮红细胞(RBCS)比例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甲组(n=30,比例≤1:2)、乙组(n=30,比例为>1:2-1:1)、丙组(n=30,比例为>1:1);比较3组患者血制品的用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甲组FFP输注量低于乙组和丙组,乙组FFP输注量低于丙组,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3组RBCS输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3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平均总住院总时间、24h内死亡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创伤大出血患者输血时FFP:RBCS按照1:2-1:1的比例进行输注对救治效果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可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量。

  • 标签: 创伤大出血 输血治疗 输血比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评分,寻求鼻窦 CT评分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关联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嗜酸粒细胞计数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比两组的Lund-Mackay评分,分析CT评分结果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CT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T评分与嗜酸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呈正相关( P<0.05)。结论 鼻窦CT应用在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鼻窦CT评分高低与ECRS病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 标签: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鼻窦炎 鼻窦CT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