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调查分析国内本科院校《护理研究》课程设置及教学状况,为该课程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和网络信息收集法,对国内14所本科院校从教材选用、课程分类、学分设置、开课时间、教学方法、师资结构、考核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教材选用85.71%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7.14%用英文教材,7.14%用其它教材;课程分类71.43%为必修课,28.57%为选修课;学分设置50%为1-1.5分,50%为2-3分;开课时间92.86%在大三及以上年级,7.14%在大一;教学方法71.43%采用理论结合实践,28.57%采用纯理论;师资结构21.43%用1名教师全程授课,64.29%用多名教师分章授课,14.29%用团队教学;考核方式64.29%用理论考试,35.71%用多种考核。结论建议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教材,设为必修课,学分不低于2分,大二开课,增加科研实践,采用团队教学,实施综合考核模式。

  • 标签: 护理研究 现况研究 课程设置 教学
  • 简介:摘 要:目的 就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展开调查,旨在为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护理教育的前沿性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80名2021届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结果 学习倦怠总分为3.3±0.8分,元认知能力得分为3.6±0.8分,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呈负相关(P

  • 标签: 本科 实习生 学习倦怠 与元认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及可推广性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价标准。方法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相关理论,并用德尔菲法确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条目及其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包含3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53项三级条目及相应权重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价标准。结论从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专家咨询结果确立的评价体系是科学、可靠的。构建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全面性、指导性,可在临床上推广该评价体系。

  • 标签: 护理本科 临床实习 评价标准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生考研认知状况,为临床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福州地区某医院学习的不同年级(2007级、2008级)同一专业医学生102名,运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考研认知调查,数据采用ridit分析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不同年龄、所需备考时间、温书假、考研择校及将临床技能纳入招生考试,其考研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级(2008级)医学生考研认知期望值高,高年级(2007级)医学生对研究生招生增加临床技能考试的改革应为关注。

  • 标签: 医学 教育 考研 认知
  • 简介:摘要:医学叙事能力是护理本科生未来在实际进行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素养,其主要指的就是护理人员在参与临床工作的时候,对于患者给予关注以及理解的能力,也包括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重构患者疾病故事以及对患者的诉求进行及时回应的能力。扎实的医学叙事能力能使得护理本科生在日常开展工作的过程之中,亲和力和共情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是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提升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分析护理本科生医学叙事能力的现状,提出针对护理本科生医学叙事能力进行培育的建议,使得护理本科生医学叙事的能力能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医学叙事能力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士的职业感受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于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重庆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本科护士300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感受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职业感受状态并不理想,其职业感受与接触患者时长、中夜班频次、是否见过护患纠纷、是否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息息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及实习带教应加强实习护士的管理与指导,帮助实习护士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 标签: 实习护士 职业规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门诊本科实习生带教台账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并采用定期和专项的检查和反馈,保证了护理实习生在门诊实习单元的带教质量,提高了门诊带教水平和完成了门诊实习计划。

  • 标签: 门诊 护理实习生 台账管理
  • 简介:通过整理医院药学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及药物治疗新的观点,为医院实习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药学 毕业论文 选题
  • 简介:摘要:在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和学科技术的进步发展背景下,对药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发生着转变,进而给我国各本科高校的药学专业教育及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通过对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进行优化转型,实现对药学专业人才综合素养及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发展。基于此,本文则围绕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转型的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 标签: 应用型药学本科 专业转型 发展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常见差错,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经过与三甲医院副高以上职称的护理专家讨论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科护生实习中期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50名护生中只有16位从未出现过护理差错,34位同学出现过护理差错,在七类护理差错中打错针或发错药2例,占4.17%;在输液过程中忘记静脉推注5例,占11.11%;由于工作忙,忘记查对而换错液体3例,占6.38%;忙于干琐碎的事情而忘记巡视病房并未及时发现药液外渗6例,占13.64%。自己采集的血标本不全合格8例,占19.05%;自己懵懵懂懂,不知道留置针该如何正确处理7例,占16.28%;在护理工作中与病人或家属发生争执3例,占6.38%。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发生护理差错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很多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在临床带教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实习护生防范护理差错的意识和能力。本科护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慎独”精神。通过增设护士职业有关的法律课程,提高在校护生的法制观念。

  • 标签: 护生 护理差错 防范措施 调查问卷
  • 简介: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指标。然而,当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状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应用型本科 毕业论文 质量提升 策略
  • 简介:摘要:医学生是儿科医学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对儿科医师职业认同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有足够的、稳定的后备力量。但近年来,我国儿科医学人才短缺问题严峻,研究数据显示医学毕业生从事儿科的意愿偏低。本次研究的主要人员是医学专业的本科大学生,调查其儿科医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以了解其从事儿科的意愿偏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在当前医患矛盾紧张、儿科人才短缺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儿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 标签: 社会认同 学生,医科 职业满意 职业认同 儿科医师 调查和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在校期间职业认同感的变化趋势,了解课程设置与实施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某医学院校330名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维度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并对其中20名护生进行深度访谈,分析课堂教育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趋势和作用机制。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较好;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同学在“社会支持和自我反思”该维度与大一、大三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课堂教学通过“课程、教师、支持环境”对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产生影响。结论:本科护生在校期间职业认同感存在波动性变化,应加强全方位课程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尤其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加强正面积极引导,专业老师可早期介入加强职业认同感培养。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课堂内容讲解过程中要紧贴专业实践,展现真实的职业内涵,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认同感。

  • 标签: 课程设置与实施 护生 职业认同感
  • 简介:摘要:循证实践力是护理本科生必须具备的一部分能力,其不仅是推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以及护理知识水平持续提升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除此之外,也是护理本科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护理工作发展趋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从现阶段大多数护理本科实习生循证实践力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这也使得针对护理本科生循证实践力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具体的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 标签: 护理本科实习生 循证实践力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代口腔诊疗过程中,当面对患者的各种口腔问题时,如何全面的口腔检查、制定规范的诊疗计划以及如何细致规范的完成整个诊疗过程是每个口腔医生每天要思索的问题。有意识地指导口腔专业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早期建立口腔全科理念将有助于其在后继的学习工作中养成口腔全科临床思维,为培养具备一专多能的中国口腔医师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就口腔全科诊疗理念在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讨。

  • 标签: 口腔全科诊疗 本科临床教学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