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67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牙体缺损采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情况,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合树脂充填 玻璃离子水门汀 后牙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2例,将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6例研究组与36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12个月眼压情况。结果研究组恶性青光眼、滤过通道纤维化、前房形成迟缓、驱逐性眼内出血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12个月眼压情况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强化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眼压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采用。

  • 标签: 青光眼 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美洛昔康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设备制备美洛昔康骨架型缓释微丸,以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释放度的缓释材料用量和释放促进剂两个主要指标进行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结果缓释材料用量为27.5%、释放促进剂为10%条件下制备的美洛昔康骨架型缓释微丸达到预期释放速度要求。结论利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的美洛昔康骨架型缓释微丸达到预期设计要求,方法切实可行。

  • 标签: 美洛昔康 骨架型缓释微丸 中心复合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2年1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脉膜脱离率、术后总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S对照组,浅前房率χ2=7.888,P=0.005;脉膜脱离率χ2=4.919,P=0.026;并发症率χ2=13.846,P=0.0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4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40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0、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传统小梁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6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联合麻醉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组,两组患者均为23例,评价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联合麻醉组优于全身麻醉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相关生命指标变化情况,发现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干预期间,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联合麻醉方法具有可行性,与传统麻醉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的意义。方法选择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00例,依照病人的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前50病人为分析组,后50例病人为参照组,前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后者采用依托咪酯,对比分析组与参照组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点的HR与MAP、ApacheⅡ评分与GCS评分。结果通过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数据分析可知,前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后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数据分析可知,前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数据分析可知,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数据可知,T0时,两组HR与MAP并不明显不同,(P>0.05)。T1、T2、T3、T4、T5,前者的HR与MAP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组与参照组的数据分析可知,前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后者,而与GCS评分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不但能够切实改善病人预后,还能降低病人并发症,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利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脑卒中介入治疗 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4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 69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 A 组(行异氟烷吸入麻醉)、 B 组(行丙泊酚静脉麻醉)和 C 组(行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和各项生命指标。 结果 : C 组的镇痛效果优于 A 、 B 组, C 组的 HR 和 RR < A 、 B 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十分显著,其效果优于两种麻醉方式单独使用,增强了镇痛效果,且术中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保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氟烷吸入麻醉 丙泊酚静脉麻醉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