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特发性性早熟患儿的用药治疗依从性和随访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儿及家长的自愿原则,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科护士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饮食、睡眠调整及运动锻炼。并借助微信平台为患儿及家长提供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患儿用药治疗依从性及随访效果。结果实验组用药治疗依从性,随访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可为特发性中枢性早熟患儿及家长提供专业性的健康教育知识,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用药治疗依从性,从而保障用药连续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平台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用药治疗依从性
  • 简介:要了解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儿童保健护理。儿童护理保健从开始被研究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关于儿童生长发育具体规律的重要影响因素,医学人员一直运用现代护理知识与研究理论,对儿童进行相应的整体护理,在此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由此可见儿童保健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探讨儿童保健保护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儿童保健保护是完全能够加强儿童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保卫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效果的。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口腔保健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在家长、教师和口腔医生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持久信任的关系成为做好儿童口腔保健的关键,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以儿童为中心,建立儿童口腔保健信息平台,构建儿童口腔健康服务新模式,破解儿童口腔保健的难题。

  • 标签: 口腔保健 口腔保健信息平台 口腔医疗服务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白果中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白果中毒患儿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白果中毒患儿临床特点胃肠道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所占比例85.36%、神经系统症状以惊厥为主所占比例100.00%,经过规范治疗,预后好。结论儿童进食白果中毒后,以恶心、呕吐、惊厥为主要临床症状,给予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大力宣传预防白果中毒知识,合理服用白果,儿童尽可能禁止食用白果,避免中毒。

  • 标签: 儿童 白果中毒 临床特点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们的机体健康,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关注儿童、青少年饮食安全,调整饮食结构。

  • 标签: 肥胖 预防 社会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的4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vs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5%vs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能够降低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提高家长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预防接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儿童精神病的护理技巧,促进儿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儿童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住院期间的护理,儿童精神病患者焦虑、忧郁、社会行为退缩、生活及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通过对儿童精神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

  • 标签: 儿童精神病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内窥镜下骨膜穿刺中护理活动产生的效果。方法对87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例治疗进行分析,以实施护理方法为依据将这些病例进行划分,其中治疗组包括44例、对照组包括43例。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治疗组具有97.45%的治疗有效率,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后,住院天数、干预组等指标明显下降,相较于对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鼓膜穿刺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饮食营养与保健状况,并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346名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保健的3-7岁学龄前儿童,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儿童的营养状况、膳食结构及饮食方式,测量儿童体重和身高,并计算Z评分,以体重和身高作因变量,对儿童膳食结构及饮食方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346名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3.68%,其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4.18%、3.07%、2.13、2.81%、1.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天餐次、餐量、喜吃甜点零食、好动物性食品和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与体重增长存在密切联系,身高增长受每天餐次、餐量和好动物性食品及乳类食品影响。结论当前学龄前儿童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情况,需加强儿童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饮食方式及习惯,并给予科学营养。

  • 标签: 饮食营养 保健状况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