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线导管护理对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间的56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中线导管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导管脱出、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影响、活动受限以及症状等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重症患者来说,针对性实施中线导管护理,可预防导管对血管的损伤,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 标签: 中线导管护理 置管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线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进行中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6例,将入选的患者平均分成实验A组与实验B组。分别使用一般护理模式和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与实行一般护理模式的实验A组患者相比较,实验B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

  • 标签: 循证护理 中线导管 静脉炎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10年中我校中高职贯通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课程思政建设、就业率、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旨在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总结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 人才培养 成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中线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有效性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中线导管所致静脉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线导管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中线导管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5-2022.5月期间选取19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9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线导管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中线导管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讨迷你中线导管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6月至2023.6月期间我院中收治的130例肿瘤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静脉治疗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方式,研究组在静脉治疗时使用迷你中线导管,对应用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每次留置时间更长,穿刺次数更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静脉治疗期间采用迷你中线导管,其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静脉留置针方式,且缩减穿刺次数,可起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值得运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静脉治疗 迷你中线导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中线静脉导管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置管护理,观察组实施中线静脉导管置管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情况明显 (P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中线静脉导管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COPD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再插管发生情况、ICU治疗时间及通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再插管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序贯通气治疗期间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序贯通气 系统性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有创通气治疗,给予研究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效果,该通气方式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有创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合并呼吸衰竭的4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通气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意识恢复清晰。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SaO2及MA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中,提从循证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静脉炎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4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份,患者的数量为90例,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5位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对中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数量更小,对于中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认知度更高,P<0.05。结论:在使用中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中提供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可能降低患者出现静脉炎的机率,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导管静脉输液治疗 循证护理 护理干预 静脉炎 发生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