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唐国清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襄阳市441200

【摘要】目的:探索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合并呼吸衰竭的4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通气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4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意识恢复清晰。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SaO2及MA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字】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效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的重症,其发病急,病死率较高,且发作时随着其缺氧症状的加重,常伴发相关并发症,其中又以呼吸衰竭较为常见[1],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疗效,本科室收集接收的合并呼吸衰竭的4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先总结治疗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合并呼吸衰竭的4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入组标准:(1)均满足急性左心衰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伴有意识模糊、浅昏迷、重度发绀、呼吸困难等表现,且双肺存在大量的湿罗音;(3)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本组4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最低年龄者41岁,最高年龄者77岁,平均年龄(60.27±8.43)岁;基础疾病:18例为冠心病,12例为高血压心脏病,4例为风湿性心脏病,5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酒精性心肌病;其中30例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0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1.2方法

本组40例患者确诊后均常规予吸氧、强心、镇静、利尿、解痉平喘及血管扩张等治疗,若0.5h后患者的症状依旧没有减轻,迅速帮助患者构建人工气道,行气管插管,取SIMV+PEEP模式,参数:初始呼吸频率设置为12~20次/min,I:E设置为1:1.5~2,潮气量设置为6~10ml/kg,PEEP设置为8~15cmH2O。控制气道平台压低于30cmH2O。仪器选取Drage-Saina呼吸机,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PEEP水平及SIMV潮气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待其神志清晰且符合有创-无创切换点时,将气管导管拔除,转取美国产伟康无创呼吸机,以S/T模式,经口或鼻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按照其呼吸状况对压力与吸氧浓度进行合理的调节,保持呼吸频率≤25次/min,PaO2>60mmHg,PaCO2为35~45mmHg,待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可将呼气末正压逐渐降低至0cmH2O,IPAP降低至5cmH2O,待其自主呼吸低于20次/min,心率低于100次/min,且血气恢复正常后即可撤机。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意识等变化,且对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aCO2、SaO2及MAP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在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且以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若P<0.05即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后,经机械通气2.0h后有35例患者的气促、心悸及紫绀等症状显著缓解,肺部大量啰音消失或显著变少,意识恢复清晰。经表1可见,本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SaO2及MA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5例(12.5%)患者由于原发疾病恶化抢救无效而死亡。

3讨论

通常左心衰患者经常规吸氧、强心、镇静、利尿、解痉平喘及血管扩张等处理后病情可获有效的缓解,但重症患者行常规治疗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易伴发低氧血症,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循环衰竭,部分患者甚至还会引发MODS,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患者的低氧血症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是抢救该疾病的关键[2~3]。

序贯通气是指先行有创通气,待患者达到有创-无创通气切换点后再更换为无创机械通气[4]。其中无创通气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呼吸机疲劳情况,且因无需构建人工气道,除了可将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缩短之外,还能够将其因有创通气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但是开展无创通气时,必须确保患者的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且能够自主排痰。本研究可见,本组4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意识恢复清晰。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SaO2及MA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刘平洋[5]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针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文通.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重度左心衰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2):67-69,91.

[2]牟燕飞,王胜强,廖开友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658-660.

[3]刘平洋.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评价[J].临床研究,2016,24(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