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子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增生是指子宫在激素的调控下过度增生,可能会导致子宫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子宫增生妇女发生子宫的因素以及对其生存状况的影响。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影响因素 生存状况
  • 简介:摘要子宫上皮内瘤变(EIN)为子宫前病变,包括子宫腺瘤型增生过长伴细胞不典型子宫原位子宫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妇女。目的讨论子宫上皮内瘤变与子宫的诊疗。方法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子宫上皮内瘤变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就容易发展成为子宫

  • 标签: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endometrialcarcinoma),又称为子宫(carcinomaofuterinecorpu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仅次于宫颈,在部分国家已经超过宫颈,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并与地理性差别,经济阶层的差异,家族史、复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月经病(月经失调、初潮提前、绝经提前)、放射线影响等因素有关。目的探讨子宫的治疗。方法配合诊断进行治疗。结论子宫以手术治疗为主。还可配合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与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积极的术后护理与观察是子宫手术治疗预后的积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进一步加强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与病情观察。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护理
  • 简介:摘要:子宫,有时被戏称为“嫌贫爱富”的癌症,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癌症。就像“嫌贫爱富”一样,子宫似乎更倾向于在富含营养的内膜层生长,而这也成为引发讨论的关键。我们将深入探讨子宫,为女性健康提供健康科普,引起对子宫的重视和理解。本文对子宫的相关内容进行科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病率在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之后,位居第四。目的讨论子宫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子宫是一种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首选治疗是手术,因此,护士要患者讲解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手术,手术后护士要和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制定康复计划,如营养饮食计划、功能锻炼计划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应对以后的放疗和化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病例讨论,为患者选择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病例讨论。结果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病检结果回报子宫宫腔非典型腺型子宫增生,宫颈、双侧附件未见病变组织,双侧卵巢囊状滤泡,双侧输卵管积水。结论子宫诊断在基层应更加倾向于简便、检查阳性率高的检查,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最大程度的治疗患者疾病同时降低经济负担。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段性诊刮 病理学检查
  • 作者: 邱有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邱有琴(泸县奇峰镇奇峰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2-02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该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成为了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几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手段,通常是以手术为主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若是患者希望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或是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才依据患者的实情考虑给予药物治疗或是放射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大致可分为传统开腹手术、传统腹腔镜手术、单通道腹腔镜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四种手术形式。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充分暴露手术的视野,能够让主刀医生直接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接触,且若发生了手术并发症能够及时进行高效处理。其主要内容为对患者进行盆腹腔冲洗并找到脱落的细胞、对患者子宫实行全部切除、对患者双附件实行切除,并以病理学结果作为依据例对患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或是盆腔进行切除。该手术方式的手术范围大且造成患者术中风险以及死亡率极大幅度上升,但能够降低患者在术后的放疗次数,保障了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提高了其在术后生活质量的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着重大的治疗意义。传统腹腔镜手术是借助二维成像系统、光源以及相关机械设备来进行治疗的手术模式,体现了外科手术的革命性进步。传统腹腔镜手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改良完善,在当下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具备着创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且患者术后更快恢复等优势,且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但传统腹腔镜术对主刀医生的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的状况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且手术空间和视野相对受限,即该手术模式的技术操作较难,因此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的运用比较受限。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技术,其仅需要在患者脐部做出约16-30mm切口,并通过多通道套管来让腔镜仪器能够进入患者腹腔实行手术。其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术而言,切口更小几乎达到无痕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镇痛剂药量,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且同时也降低了伤口出现感染得风险,是具备美容效果的手术方式。但该方式由于仅通过单通道来进行,且器械的使用相对集中彼此会造成干扰,因此会导致操作的精准度下降,加大了手术难度以及延长了患者手术时间,因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