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并同时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出率为33.75%,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62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38.89%、65.31%、77.14%、100%。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HPV也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率与年龄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到2012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1612例。用SLAN荧光定量检测仪和核酸分子快速系统导交分型技术(HybriMaX)对21种HPV进行检测,将筛查人群分为7个年龄段,分别计算出高危、低危、中国人常见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分析其HPV阳性检出率与年龄段的关系。结果在1612例中共检出HPV471例,阳性率为29.22%;其中单一感染344例,占21.34%,多重感染127例,占7.88%;且HPV阳性检出率和年龄段相关,分别为26~30岁和36~40岁两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西安地区妇女HPV的阳性检出率和年龄段相关,且以26~30岁和36~40岁的两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最高。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检测仪 核酸分子 导交分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检测中应用价值进行探索;方法选取54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54例,以阴道镜下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54例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PV阳性检出率为87.04%;高危型HPV-DNA检测CNⅢ及以上病变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58.97%,阴性预测值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46.67%;结论通过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在CNⅢ及以上病变检测中其阴性预测值与灵敏度都相对较高,并且高危型HPV感染率会随着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不断上升。

  • 标签: HPV-DNA检测 宫颈病变 筛查
  • 简介:摘要子宫颈癌是由子宫颈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其中约90%为鳞状细胞癌,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子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性生活、产次、男方因素、吸烟、避孕方法、免疫因素、种族因素、社会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是子宫颈癌发病最主要原因。近二十年来研究发现,经性传播HPV感染可能是子宫颈癌致病因素之一。HIV感染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HIV合并宫颈癌病例国内已有报道1,但是HIV合并HPV感染致宫颈癌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本院1例如下

  • 标签: HIV感染 HPV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PV-DNA检测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妇科病人53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PCR加膜杂交法技术检测,并借助病理学镜检辅助诊断。结果在530例病人中,HPV-DNA检出可疑尖锐湿疣35例(阳性率74.28%)、慢性宫颈炎356例(阳性率57.86%)、HPV亚临床感染133例(阳性率90.97%)、宫颈癌HPV高危型DNA表达6例(阳性率100%)。结论HPV-DNA高危型检测对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HPV DNA检测 宫颈疾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在HPV阳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216例我院门诊检验HPV阳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临床路径在HPV阳性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妇女关爱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了妇女生殖系统健康水平,提高了人类生存的质量。是及时发现和预防、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一种有非常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健康教育方法。

  • 标签: 临床路径 HPV阳性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妇科门诊行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1505例,随机分为三组进行TCT检查、HPV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查,同时对高危型HPV阳性和TCT检查ASC-US以上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检查ASC-US以上、高危型HPV(HR-HPV)阳性及两者联合检查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3%、59.0%、92.9%,联合检测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阳性检测提高了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对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薄层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广社区HPV筛查的现状,及HPV早期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选取2010-2012年本社区门诊1680例妇女进行筛查,统计HPV感染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患率,以及通过HPV早期检查,早期治疗,治疗率的观察。结果经过HPV筛查,1680例妇女中HPV阳性者228例(13.6%),有75例患者被检出CIN,检出率为4.46%,CINⅠ组的患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两组。CINⅠ、Ⅱ、Ⅲ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PV的感染率也逐渐增加。结论研究显示,由于宫颈癌早期症状极难发现,而筛查预警能够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从而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人乳头瘤病毒具有较强的感染性,采用筛查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可以降低病变的可能性,降低妇女宫颈癌的病发率。同时在宫颈癌的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人群自觉参与子宫颈癌筛查。

  • 标签: HPV筛查 社区妇女 必要性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由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初级筛查,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检测是目前最主要的筛查方法。

  • 标签:
  • 简介:张女士前几天突然拉肚子,她以为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便吃了点黄连素,可是腹泻反而更加严重了,还出现了头晕、乏力等症状,家人把张女士送到医院时,她已经出现了轻度脱水现象。各项检查后,医生告诉家属,张女士拉肚子并不是因为吃了不洁食物,而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抗菌 脱水现象 轮状病毒 拉肚子 黄连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慢性肝细胞损伤,肝脏实质发生弥漫性炎症的病变。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柯萨奇病毒疹临床研究。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症状可提示诊断。确诊须从患者各种体液或活检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或有血清学检测证据。主要是支持及对症治疗。

  • 标签: 柯萨奇病毒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儿科2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治愈19例,1例因下肢无力、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重组人类α干扰素每次300万U/m2,肌内注射,每周3次,4个月后改为每周2次,总疗程6个月至1年。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轮状病毒胃肠炎的防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粪便应消毒处理;重视水源及食品卫生,餐具进行消毒;婴儿室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对6~24月龄幼儿口服含各型轮状病毒的减毒疫苗。

  • 标签: 轮状病毒胃肠炎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特别是乙型肝炎病人,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还不能长时间住院治疗,大部分时间要在家庭中自我护理。因此在家庭病床条件下,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治疗、护理以及必要的消毒隔离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肝炎传播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和营养、消毒隔离、预防各方面来阐述肝炎患者的家庭护理。

  • 标签: 乙型肝炎 家庭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病毒性肺炎治疗除首先积极抗病毒治疗外,还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等。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将得出的有相关性的单因素代入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电图中重度异常、CT异常6个因素与预后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仅年龄、精神症状、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