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万向锁定钢板治疗AO-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掌侧万向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比较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发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更加方便准确。分析了影响测试的色谱条件,发现在选用反相色谱柱、偏磷酸溶液作为提取液,以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pH=2.5),柱温为25℃时,测定饮料基质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获得较好的线性、稳定性及回收率。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饮料 维生素C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样本,将其设为实验组,依据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每组各50例,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以上150例受检者进行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高(P<0.05);且细菌感染组各项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能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有利于判定感染类型,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具体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素以及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在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素之后,CRP明显升高,且患儿康复效率较好,也实现了康复治疗和各项因素的知识与改革。结论 CRP是机体感染创伤后,最为敏感的一种急性反应。也需要结合这项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出患者的生理状况,它是急性研制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 小儿急性呼吸道 感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验,探究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期间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71例(实验B组),同时随机选择71例健康体检者(实验A组)。通过以下的比较事项对结论进行验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测结果,比较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实验B组患者的CysC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均比实验A组的含量大。实验B组患者的凝血酶等三种时间均比实验A组的时间短。完全型患者的凝血酶等三种时间均比进展型患者的时间低。结论:本次所研究的两个方面进行共同检验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较好的效果,尽早检查并诊断,可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值得推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辅以3C全程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岗的9名护理人员,以及200件器械,按不同的管理方法分成2组,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接受常规护理100件器械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接受3C全程优质护理的100件器械设为观察组,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器械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以及科室管理质量,建议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3C全程优质护理 器械管理 管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把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按照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成实验1组(未合并肾病)与实验2组(合并早期肾病),各35例,另选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比组,观察三组胱抑素C、Hcy、血肌酐(Scr)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实验1、2组的胱抑素C、Hcy、Scr均高于对比组,GFR低于对比组(P<0.05);实验2组的胱抑素C、Hcy、Scr高于实验1组,GFR低于实验1组(P<0.05)。结论:胱抑素C和Hcy与早期DN存在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关键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肾病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4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水平,并分析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17.82±2.15)mg/L、WBC(13.66±1.24)x109/L,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纤维蛋白原对老年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肺炎严重指数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32例以及高危组30例。比较观察组各亚组与对照组血清CRP、PCT以及FIB水平,分析血清CRP、PCT、FIB水平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    结果:血清CRP及PCT水平比较,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血清FIB水平比较,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 05)。   结论:血清 CRP、PCT 及 FIB 会影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用于预测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纤维蛋白原 老年肺部感染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半年内(即2023年1月-2023.6月)医治的80例小儿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且视为观察组),在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内前来我院开展健康体检者(80例,视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研究分析其临床检验结果与应用价值。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检测结果指标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均处于较高水平之中(P<0.05)。结论:将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使用于临床疾病检测过程中,有利于明显增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疾病的临床阳性检出概率,存在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给予较高有效性的检测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可广泛将其普及于临床诊断与检测环节之中。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中菌斑控制对孕妇妊娠期龈炎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龈炎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50例,牙周基础治疗)和观察组(40例,牙周基础治疗+菌斑控制),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管理前后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龈炎孕妇的牙周基础治疗中加强菌斑控制,可快速降低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保障牙周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和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作为早期糖尿病肾损害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病例组,n=40)和糖尿病非肾病组(对照组,n=40)。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 YKL-40和Cys-c水平,探讨上述三个血清学指标作为DN早期肾损害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病例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6±13.4岁,糖尿病病史10.2±5.1年;对照组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6.42±12.5岁,糖尿病病史11.1±6.1年。病例组血清Hcy和YKL-40水平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清Hcy,和YKL-40为标志物鉴别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69和0.73。结论 DN患者血清Hcy, YKL-40和Cys-c水平明显升高,并可作为诊断DN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血清学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同型半胱氨酸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胱抑素
  • 简介:摘要: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病因很多,常见的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后天自身因素等。2型糖尿病占比较高,约为90%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及C肽诊断,从而在早期检出疾病,促进治疗。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胰岛素 C肽 2型糖尿病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半年内(即2023年1月-2023.6月)医治的80例小儿患者(均被诊断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且视为观察组),在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内前来我院开展健康体检者(80例,视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研究分析其临床检验结果与应用价值。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检测结果指标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均处于较高水平之中(P<0.05)。结论:将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使用于临床疾病检测过程中,有利于明显增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疾病的临床阳性检出概率,存在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给予较高有效性的检测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可广泛将其普及于临床诊断与检测环节之中。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 肺炎支原体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细菌性感染性患者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分析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已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对比检验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总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随着CRP以及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增加,患者的感染程度随之加重。结论:针对细菌性感染性患者实施全血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有助于早日明确疾病分析患者的感染类型和感染程度,开展对症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工作中,予以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研究时段介于2023年5月~10月,抽取我院1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规范分组处理(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血常规单一检验,观察组在血常规的基础上,与CRP联合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96.00%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82.00%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受血常规与CRP联合检测是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较高(P<0.05)。结论: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血常规与CRP联合检测优势明显,更符合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绕阴虚热盛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作用效能。方法:2021年2月-2022年10月,将我院84例阴虚热盛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FPG指标、2.00hPG指标、HbA1c指标、HDL-C指标、LDL-C指标、TC指标和TG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FPG指标、2.00hPG指标,以及HbA1c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PG指标、2.00hPG指标,以及HbA1c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HDL-C指标、LDL-C指标、TC指标,以及TG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DL-C指标、LDL-C指标、TC指标,以及TG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阴虚热盛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 阴虚热盛型 老年糖尿病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联合治疗对患者FCP、INS2H、P-CP2H、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中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FCP、INS2H、P-CP2H、HbA1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CP、INS2H、P-CP2H、HbA1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添加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优化FCP、INS2H、P-CP2H、HbA1c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罗格列酮 胰岛素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