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研究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残留情况,探究该测定方式的可行性及中药饮片毒素残留的情况。方法提取样品溶液后使用免疫亲合柱净化后使用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其中的黄曲霉残留量。结果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残留的概率为9.2%左右,其中以种子类中药饮片的污染的最为严重。结论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测定法能准确监测出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残留量,值得推广与应用;因种子类的中药饮片污染最高,应扩大监测中药饮片的范围。

  • 标签: 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 中药饮片 黄曲霉毒素残留
  • 简介:目的探讨黄曲霉B1(AFB1)诱导性大鼠肝癌模型超微病理特征及N-rasmRNA表达变化规律。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诱癌组(28只)用AFB1(400μg/kg)间断腹腔注射雄性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应用RT-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损伤病变、早期癌变和癌变肝组织中N-rasmRNA表达水平。结果本组大鼠肝癌模型中,肝细胞呈变性损伤,异型性到癌变;线粒体由增生肿胀到枯竭、空泡变;糖原颗粒呈逐渐减少等特征性变化。观察到典型肝细胞吞噬细胞现象。N-rasmRNA在早期癌变组织、癌变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和损伤病变肝组织(F=5.47,P=0.019;后者F=6.98,P=0.006)。结论AFB1诱导性大鼠肝细胞出现变性、异型性及癌细胞渐变的超微结构特征,N-ras异常表达参与大鼠肝细胞癌变机制。

  • 标签: 肝癌 超微结构 N-RAS基因 黄曲霉毒素B1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花生及花生制品中黄曲霉B1、B2、G1和G2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粉碎、由甲醇,水提取、Afla-P黄曲霉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学衍生器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结果]黄曲霉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0.5、0.15、0.5、0.15μg/kg,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回收率为64%-9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需要。

  • 标签: 免疫亲和柱 光化学在线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花生及花生制品 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液质联用(LC-MS/MS)技术,建立农产品中黄曲霉B1、B2、G1、G2的定量检测方法,对市场中的农产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乙腈水(84+16)提取,不经免疫亲和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过0.22μm滤膜。滤液经反向C18柱分离,以0.1%甲酸水-甲醇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4种黄曲霉。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4种毒素在各自的定量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回收率>80%,且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相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灵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多种农产品中黄曲霉的检测。

  • 标签: 液质联用技术 农产品 黄曲霉毒素
  • 简介:某些真菌在食品中繁殖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某些含有有毒成份的天然真菌引起食物中毒叫真菌性食物中毒,后者又称毒蕈中毒,也有时把毒蕈中毒列入植物性食物中毒的范畴。进食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导致的人和动物中毒谓真菌毒素中毒

  • 标签: 毒素中毒 食品卫生 真菌性食物中毒 野生蘑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事件经过2012年5月23日,明光市古沛镇卫生院上午8点至9点陆续有15名患者前往治疗,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不适反应,无其他伴随症状。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肠炎,对症给予抗感染及补液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明显,无留观病例和住院病例,无死亡病例。

  • 标签: 食物中毒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鱼肉毒素中毒是海产品中毒的最常见原因。中毒是由于进食珊瑚礁鱼引起,这种鱼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中最普遍。从1991年至1996年,夏威夷共发生157次鱼肉毒素中毒,涉及到353人,平均年发病率为5.9/十万。年龄分布从1岁至83岁均有。大多数病例(56%)为男性。有关的四种常见鱼为鲑鱼、旨鱼、鳗鱼和海鲈。自1994年至1996年对132例病人的详细资料研究发现,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有痢疾(53%),虚弱(51%),麻痹(48%),周边麻痹(41%)及味觉障碍

  • 标签: 毒素中毒 味觉障碍 旅行者 珊瑚礁鱼 海鲈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博乐市一起食用自制豆豉所致 A型肉毒梭菌 毒素中毒事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宣传防制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疑似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依据GB4789.1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进行肉毒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肉毒毒素的检测。结果 3人进食自制豆豉, 3人发病, 1份样品检测 A型肉毒梭菌阳性,动物实验检测 A型肉毒毒素阳性。 结论 该起中毒事件为A型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 标签:   A 型 肉毒梭菌 毒素 食物中毒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查明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患者和厨房工作人员肛拭标本14份,厨具涂抹液、自备的泉水和水池水标本10份。依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T4789.6-2003进行检测。结果在4份病人肛拭子及厨具涂抹液、自备的泉水和水池水中检出7株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O6K15。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污染食物引起。

  • 标签: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食物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先生是某私营业主,腋下多汗,尤其是夏天,经常是大汗淋漓之后两腋下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一大片。跟人谈生意、应酬等也没有自信。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这方面的问题。26岁的沈小姐是平面广告模特,长期腋下多汗伴有轻度腋臭,自用止汗露,需要经常使用还不敢剧烈活动。因为长期使用止汗露腋下皮肤出现色素暗沉,因为怕被人看到腋下暗黑色皮肤不敢穿无袖衣服或去泳池游泳。为此,失去了好多拍摄的机会。

  • 标签: 肉毒素 腋下多汗 疗法 大汗淋漓 剧烈活动 止汗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1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该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及肺结核规范抗结核治疗之后治愈。结论:合理地治疗措施能够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菌肺炎治愈。

  • 标签: 肺结核 曲霉菌肺炎 治疗
  • 简介:当一种外部化学物质进入人体时,它与人体组织发生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损害,这就是中毒。所有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中毒。按照发生发展过程,中毒有着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区别。其中急性中毒迅速开始,病情发展很快,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尽快筛查并采取急救措施。在中毒事件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毒物对机体的伤害,提高救治成功率。本文就中毒急救原则及常见中毒等知识进行科普!

  • 标签:
  • 简介:鲜芸豆:又名四季豆、刀豆。鲜芸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前者存于豆荚表皮,后者存于豆中。食生或半生不熟都易中毒。芸豆中的有毒物质易溶于水中且不耐高温,熟透无毒。

  • 标签: 蔬菜 食物中毒 秋扁豆 鲜木耳 青西红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