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医学中涉及到的高中化学和生物知识进行了阐释,并通过举例进行了证明,同时对如何加强高中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学习,以使自身在医学中应用这两门课程的能力得到提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为同学们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医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药学中的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及医护人员的重视,两者为药学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对于药学研究也具有较重的指导性意义。文章重点就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物理化学 药学 作用 探讨
  • 简介:摘要丹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常见的中药材,对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丹参基于丹酚酸及丹参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促进组织修复、降低血脂、抑菌等作用。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丹参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危害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怎样预防、减少职业危害风险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也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主要指标。其中,化学因素影响最大、最为复杂,后果最为严重,控制化学因素在职业病整治工作上有着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展开分析。

  • 标签: 化学因素职业病 危害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建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免疫检验方法的差异性作为参考依据,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放射免疫组和化学发光组,放射免疫组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检验方法,化学发光组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结果与放射免疫组相比,化学发光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生化免疫检验结果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结论应加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运用,提升对甲状腺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灵敏度
  • 简介:目的:探究免疫组织化学在肺小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1例疑似肺小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肺穿刺活检标本或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其形态学和TTF1、NapsinA、CK5/6、P63、CD56、Syn、CgA、CD45以及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在所有61例疑似肺小细胞癌患者当中,被确诊为肺小细胞癌的患者为55例,被确诊为肺低分化鳞形细胞癌的患者为4例,被诊断为非典型类癌的患者为2例。讨论:将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肺小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中,诊断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肺小细胞癌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抗风湿(炎)类中成药中添加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准备适量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吲哚美辛、氢化可的松等对照品与风湿安泰片、抗炎散等市售抗风湿(炎)类中成药,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进行检测,观察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等成分能否被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经检验,上述化学成分均可被较好地分离,并且在一定进样量范围内还可以与各峰面积积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迅速,可以同时准确定性与定量分析各种化学成分,辨别抗风湿(炎)类中成药中是否被添加了化学成分。

  • 标签: 抗风湿(炎)类中成药 添加化学成分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寻求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梅毒的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取600份病房及门诊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33例,阳性率5.5%,TPPA法阳性28例,阳性率4.6%.以TPPA法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8.04%.结论化学发光法可作为TPPA法的替代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梅毒 化学发光法 TPPA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尿液复检的规则以及应用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400份诊疗患者尿液样本,平均分为两份分别作为复检规则制定以及验证的研究对象,再选取来我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无问题的人群尿液200份,据此制定尿液复检方案,确定方案的复检规则。结果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对于复检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分析法联合使用后(第三组),本组样本尿常规检验结果较好,漏诊率为最低,验证复检规则,第三组方案的复检率也相对较低,特别是患有肾功能疾病的患者检查尿常规后结果符合患者身体实际情况,该方案优于其它方案,三种方案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结论两种尿液检测技术连用效果理想,为最符合患者尿常规复检的方案。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 有机成分 分析 复检规则 制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效果,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0例接受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共取样50份,探讨尿液样本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检验效果。结果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符合率是98%,红细胞符合率是97%,白细胞符合率是96%。结论临床中尿常规检验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检验效果都比较好,两种方式均有局限性,所以掌握常规化学检验和尿分析仪检验的优缺点,协同使用,能够提升阳性检出率,值得面向大众进行推广。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间医治的159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理判断。结果经过病理诊断,159例卵巢肿瘤患者中患有原发性肿瘤的有131例患者,131例原发性肿瘤中表面上皮一间质性肿瘤的患者有53例,34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4例患者诊断为性索-间质肿瘤,20例患者为非特殊性软组织肿瘤;余下的28例患者诊断为转移性肿瘤。结论免疫组织化学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高中学习的科目较多,每个科目的知识都会有对应的应用领域,同样的领域包含了广泛的知识。例如,医学涉及高中生物、物理、化学等的课程内容。本文以生物学科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作为高中学生的我们,在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时,可以同时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把课堂所学的和医学知识融合起来。

  • 标签: 高中生 生物 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实验(CMIA)与免疫层析技术(GIC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采用TPPA法作为金标准检测1500例住院患者血清标准,评价CMIA与GIcA在梅毒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金标准中1500例血清标本梅毒检出率为12.1%,CMIA阳性检出率为12.5%,GICA为12.7%。CMIA法灵敏度为92.86%,特异性为98.,6%,阳性预测值为89.89%,阴性预测值为99.01%。GIcA法灵敏度为98.35%,特异性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98.35%,阴性预测值为99.77%。两组间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GIcA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优于GIcA法,可以提到TPPA成为梅毒检测的血清学检测首选方法。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检验 CMIA GICA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升学来说极为关键,此时高中生在学习层面总会便对较大的压力。因此,学校以高中生为对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先就高中生心理健康相应现状以及教育意义进行反思,而后对推进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总结,以期为促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推进心理教育作出贡献。

  • 标签: 高中 心理健康教育 反思 有效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中学生结核病综合健康教育短中期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给予观察组的学生综合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结核病健康教育,调查周期为6个月,在进行干预后1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各率分别为(88.78%、88.78%、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54.3%、62.2%、5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各率分别为(81.8%、81.4%、89.6%,)明显高于对照组(49.2%、59.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健康教育的高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水平提高显著,短中期效果明显。

  • 标签: 高中学生结核病 综合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中医药以及中药保健品,是我国中医治疗的瑰宝,而就目前来说,随着西医治疗的广泛应用,现代中药在目前高中生中普及度较小。这一方面不仅会导致现代高中生对中药和中医保健品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物的传承也会存在影响。所以为了发挥中医治病求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就需要对现代高中生进行相应的宣传投入,这样才能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并且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增强高中生对中医药和相关保健品的信任度,使我国中医药发展得到相应的人才基础。

  • 标签: 高中生 中医药 保健品 认知度 信任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所有乙肝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乙肝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乙肝患者),分别实施化学发光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检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乙肝患者中,阳性患者有48例、阴性患者有2例、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进行对比后,化学发光法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广泛应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病毒血清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状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自填方式对上海市长宁区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高中生中曾有过不同程度自杀意念的占33.75%。认为自杀是一种疯狂行为的占42.82%,认为自杀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的占66.39%,26.32%的高中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和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交往,且不同性别高中生对上述提及的自杀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8.33、9.19及9.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371)。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比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1.515)。检出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更易出现自杀意念(OR=9.195)。经历过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因子方面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OR值分别为2.651、1.372及1.643。【结论】上海市长宁区高中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有过自杀意念,且女生、就读普高、检出抑郁、经历人际关系、家庭及健康适应生活事件是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应关注女生的心理情况,尽早发现学生的抑郁倾向,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自杀意念 高中生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