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乔玉兰王新李洪美

乔玉兰王新李洪美

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255000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危害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怎样预防、减少职业危害风险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也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主要指标。其中,化学因素影响最大、最为复杂,后果最为严重,控制化学因素在职业病整治工作上有着重要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展开分析。

关键词: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分析

现阶段,我国风险评估在职业卫生领域处于发展阶段,评估方法逐渐趋于多样化,缺少简单定量评估方案。由此提出,创建客观的化学因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职业危害评价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成为职业病预防、控制重要方法。

一、化学因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创建

(一)专家咨询结果研究

选择30名专家,其中职业卫生教学研究人员10名,职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人员4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16名。参与专家中,一半以上人员为研究生,工作年限均10年,详见表一。发放调查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恢复状况表:疾控中心发放调查表数9份,回收调查率6份,回收率66%,有效回收率4,有效率66%。医学院校6份、回收调查表数5份,回收率83%,有效回收率4,有效率80%。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发出查表数18份,回收调查表数17,回收率94%,有效回收数17,有效率100%。设定专家权威程度:Cr表示专家权威程度指标;Ca为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专家权威参数指的是对指标判断参数与熟悉度参数的算数平均值,熟悉度参数与判断依据参数主要经过专家填写熟悉度与判断依据自我评价表得出。得出:咨询专家熟悉程度参数为0.73,判断依据参数为0.76--0.89,几类指标权威参数为0.81、0.75、0.81,平均参数为0.79。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对不同指标重要作用赋分意见的集中程度,该研究是利用赋分算术平均参数,以变异参数与众数代表。本研究获得各项指标重要赋分参数算术平均参数为2.33--4.87,最大线束为5、最小参数为2,均数与众数越高表示指标越重要。

(二)作业场所评价标准

通过化学因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标制定综合指数法进行工作场评估,相同工作场环境下带有多种化学物质,毒性程度不一,风险参数不一。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分数最大人员表示工作场危害风险水平。此外,通过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数方法进行相同工作场风险评估,对比不同方法评价结果相通性。现场调查过程中,搜集企业投产到今年职业健康状态,包含中毒事故、健康受损、职业病毒等。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危害状态结果为:低于50的不同工作场没有发现职业健康损伤,参数在50与60的两个工作场发现可疑健康损伤后果发出现。69体育70工作场出现过急性中毒事故,分为一氧化碳中毒与二氯乙烷中毒。研究以上工作场风险评价结果看,与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标的评价结论趋势相同。不过,相对于具体危害状态,该方法与显示危害状态相同,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标方法的评价结果和具体状态相同率为37%。

二、化学因素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化学因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仅要重视应县危害,也要创建系统的体系结构。本研究中,基于多方面影响分析,根据国内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特征将危害因素作用人群--劳动人员特征为一类,应用了化学因素、人群特征、影响因素,综合反映风险状态,满足职业卫生评价要求。专家调查权重方法应用在指标体系中综合了不同专家建议,其中,有效比例咨询回复率为有效性、可信保证,专家主动参与到本研究中,有着较强的代表性,满足统计学样本数。评价研究稳定性与专家权威性有着密切联系,文章将咨询三类一级指标专家权威参数控制在唉0.75--0.9之间,高于平均参数。专家协调参数作为这种方法核心指标,若偏差控制较好可以保持在0.4--0.5变化之间。

关于化学因素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中,第一,与有害作业场评价分级指数方法对比,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数方法危害风险等级0级、I级为轻度、II级为中度、III级为重度。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数方法和研究方法评估结论对比:两种方法评价结论基本相同。相对于工作场具体环境,研究方法评价结论和具体状况相同,有害作业场分级指数法和现实状态相符率约37%,表示这种方法可以综合反映出具体危害风险水平,表示不同方法对工作场评价结论偏差。第二,化学因素工作环境状态研究。现实评价工作中,不仅要评价工作环境职业接触化学因素危害风险,还要经过评价风险找到职业卫生隐患,制定整合建议从而减少风险、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第三,结合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企业要加大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尽可能使用无毒物质或低毒物质。重视人工管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前展开技能培训与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增强人们防护认知。所有工作人员均接受体检,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检查,避免加剧职业病危害。使用有毒物质过程中做好防毒保护,例如:个人防护、排毒设施。重视职业卫生管理,提高紧急救援水平。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模式,减少人力资源投入。该方法适合应用职业性接触化学毒物工作环境,但是对于特殊化学物质作业环境并不适用,例如:邻苯二甲酸、苯等。

结语:

综合分析,企业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确定指标体系内分级标准,应用指标量化确保合理性。扩大现场应用规模,健全指标体系,结合评价结论与现实状态关系保证风险等级科学性。此外,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便于进行现场评估。

参考文献:

[1]陈会祥,黄德寅.Excel表格在某机械加工企业化学因素检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01).

[2]陆敏芳,苏小媚,劳少泉,邓振威,郭丽华.佛山市三水区某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7(03).

[3]柳春雨,袁永新,雷荣辉,陈志军.西安市职业病危害分布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6(04).

[4]朱志良.新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与职业病目录的对应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