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转瘤(brain metastases)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占内肿瘤的10%~15%, 转移灶主要出现在脑实质、硬脑膜、颅骨等部位,以脑实质转移最常见。其中内转瘤的常见来源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及肾癌。尽管现如今的全脑放射治疗以及靶向治疗已经相当成熟,但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内转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术切除不仅可以帮助明确内转瘤的来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这有利于制定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例如,肾细胞癌和黑色素瘤对全脑放射治疗(WBRT)较为不敏感,而小细胞肺癌则相反。对于边界不清楚的转移瘤,术中如果能够辨识转移瘤边界,势必会降低完整切除转移瘤的手术难度,同时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会下降。荧光素钠辅助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术者判断肿瘤的边界问题,提高肿瘤的安全切除程度,本文就荧光素钠引导下的内转瘤切除的临床应用、应用效果、局限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转移瘤 荧光素钠 肿瘤边界 显影效果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转瘤的效果及预后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室治疗的18例内转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18例内转瘤患者肿瘤病灶全部切除,术中无死亡,手术成功率可达100.00%,随访12个月,死亡3例,占比16.67%,1例原位复发,其他2例因外病变死亡;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内转瘤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转移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鼻咽癌确诊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MRI联合CT诊断,回顾其临床诊治资料,观察分析MRI和CT对鼻咽癌转移的影像学表现,评价MRI联合CT诊断鼻咽癌转移的价值。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MRI检查示共有38例发生了转移,占总数的76.0%;经CT检查示共有29例发生了转移,占总数的58.0%;MRI和CT诊断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诊断均可检查出鼻咽癌转移,相较而言MRI的检出率更高,对底组织侵犯的敏感度更强,两种方法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MRI CT 诊断 鼻咽癌 颅底转移 检出率 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内及肺部同时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报告一例7年后同时出现内及肺部转移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男,53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和左侧颞叶肿块,分别切除活检,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呈上皮样,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部分区域呈编织状、旋涡状排列,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示:Vim(+)、P53(+)、Bcl-2(+)、CD99(部分+)、Desmin(-)、STAT6(胞质+)、CD34(部分+)等,结合患者8年前肩背部发生包块的病史,右肺及内包块均考虑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转移,纤维肉瘤型。结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低度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病例中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在转移或复发病例中,组织形态会发生一定改变,且免疫表型可能出现丢失或异常表达。需结合病史加以诊断。

  • 标签: [] 隆突性,纤维肉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4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其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本组34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病例死亡,共接受3~6次,平均治疗次数3次。治疗结束后经MRI检查显示完全缓解18例(52.94%),部分缓解12例(35.29%),病情进展4例(11.76%),治疗有效率为30例(88.24%);治疗方式、KPS评分、转移瘤数目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预后影响因素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动脉灌注化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原发肿瘤及其转移瘤数目在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作为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瘤 颅内动脉灌注化疗 预后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本院急诊科于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并予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予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62例则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仪器电源不足或故障、氧气不足、药品准备不全等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耗时。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后,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中转运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院内转运实践有效缩短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耗时,对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循证 院内转运实践 急诊危重症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取了准确的处理措施。结果50例病人中有8例途中出现危急情况,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被安全转运。结论机械通气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院内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120例,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意外发生率与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在院内转运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类意外事件,不利于患者抢救治疗,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意外发生率,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于安全转运急症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急症内科危重患者,快速分析临床资料,正确评估伤情,实施针对有效的急救护理以及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到相应科室。结果选取的急症内科危重患者经急救护理以及安全转运护理措施后,其中372例抢救成功,28例死亡,转运过程中无伤亡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与安全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对急症内科危重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伤残率,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内安全转运 创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ICU是收治全院各类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这些患者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例如行CT、MRI检查,急诊手术,放射介入治疗。不得不进行院内转运。为了使危重患者获得更好的诊疗措施,规避危重患者转运存在风险,转运前应该充分评估,做好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出现各种危险因素的安全管理,转运前与接收部门联系,并做好人员、器材、药品的充分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支持,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ICU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安全护理对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院内转运的150例危重病人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相关并发症。结果150例危重病人中有32例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7例病人心搏停止、5例病人呼吸停止、4例病人误吸、16例病人静脉穿刺针头堵塞。结论对院内转运的危重病人实施安全护理,有利于缩短转运时间,降低病人并发症与死亡概率,获取良好的转运效果,实现有效转运,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危重病人 院内转运 安全护理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中,急诊科室是不可缺失的一个部门,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科室。由于受到疾病的各种因素影响,危重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并发症,例如呼吸困难、窒息、休克等,这对于其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所以,在急诊中进行气管插管能够使患者的呼吸通畅得到保障,让接下来的救治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初步抢救成功后,需进行院内转运,让患者得到专科治疗,因此,为了确保在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必须要加强转运前评估、准备工作,以及密切观察转运中的病情状况,做好最后的转运交接工作,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 气管插管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突然心跳呼吸骤停等

  • 标签: 急诊科 急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内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各种内血肿患者84例。结果8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7例。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33例(ADL评分100分);42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9.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内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68-01摘要通过回顾我院ICU145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方法,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际运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为院内转运的急诊科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来避免意外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安全。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护理经验,对院内转运时容易造成患者意外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方法,转运前先对患者做好病情评估,在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都做好相应护理来保证患者的安全。结果在数据研究中发现对于急诊科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会因为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患者自身原因,转接过程中才在问题导致患者发生输液中断、心跳停止、呼吸骤停等现象,在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后,这些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针对造成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院内医护人员操作的专业性,建立完善的院内转运机制,能够保证院内转运安全、有效的进行。

  • 标签: 急诊科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风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