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疾病。它是威胁老年人视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总结了如下预防治疗方法。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激光 中药 预防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感染实施预防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50例产褥感染的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孕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发生率为93.33%,对照组孕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发生率为76.6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褥感染孕产妇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着显著作用,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褥感染 预防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使用开塞露对神经内科病人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有便秘可能的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15例除便秘常规护理外预防的使用开塞露,对照组15例按便秘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未发生便秘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未发生便秘为93.3%(14∕15),对照组为60%(9∕1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使用开塞露可以有效预防神经内科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解除病人便秘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预防性使用 开塞露 神经内科病人 预防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预防护理干预对临产室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临产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产程时间。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总量(342.2±239.7)mL多于研究组(260.4±222.0)mL,且总产程时间(11.8±6.6)h显著多于研究组(7.7±5.2)h,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并缩短产程,对临产室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展开讨论,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5月前来我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64例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总结尿潴留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给予患者最需要的治疗,防止尿潴留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结果60例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其余患者身体康复良好。结论临床上根据宫颈癌根治术的特点以及尿潴留发生的概率和特征,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的过程中,降低了尿潴留出现的概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 标签: 宫颈癌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防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感染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10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护理,对比分析对2组老年患者感染因素的控制。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也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于老年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预防护理效果更好,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形成对感染因素的有效控制,应当推荐使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 预防性护理 控制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62-01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预防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病区住院的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和护理满意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必须认真对待预防与治疗老年患者呼吸内科的感染,从患者、医护人员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感染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患者能够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三类预防抗菌性药物预防I类切口感染的效果和经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采用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及头孢唑啉预防I切口感染患者84例,依照药物的不同分为1组、2组和3组各28例,1组患者采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2组患者采用五水头孢唑啉预防感染,3组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静脉滴注2.0g药物,术后每天采用2.0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1~4天,比较几组患者预防感染的效果。结果三组药物预防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人均费用(8.2±2.4)元以及人均住院费用(3154.5±1526.3)元明显低于1组(人均费用(278.4±52.1)元,人均住院费用(5271.4±2361.5)元)和2组(人均费用(233.3±72.3)元,人均住院费用(5760.4±2208.9)元),P<0.05,3组经济最佳,三组患者在治疗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在预防I类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及头孢唑啉三种药物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头孢唑林的经济更强。

  • 标签: I类切口感染 头孢唑林 头孢硫脒 经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452例,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预防应用指导原则》的指导,对这452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骨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190例,应用率100%(190/190);普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68例,应用率为25.95%(68/262)。单独应用298例,联合应用119例。单独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中,使用频率前四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替安、头孢米诺。手术前给药89例,手术后给药102例,手术中给药226例;一直静脉给药289例,先静脉再口服给药128例,平均给药(3.21±0.12)天。结论本院外科手术进行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比例还比较高,依旧存在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抗菌药物使用针对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力度。

  • 标签: []外科手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对于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实施住院治疗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数量为5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预防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感染发生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出现的呼吸道感染率、消化道感染率、血液系统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就均为显著的差异,因此有可比。结论对于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感染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老年呼吸内科患者 医院感染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重型脑外伤鼻饲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策略和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我院近年来接收的20例特重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病例数分别为10例,均施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实施鼻饲并发症预防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存活率、家属满意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和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过程中,采取预防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临床 特重型脑外伤 鼻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了解本院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6月份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236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180例,使用率为76.3%;使用频次最高的抗菌药物品种是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为1280次,占总用药频次的73.1%;术前0.5-2h给药为零;二联用药39例,占总用药的16.5%;术后用药时间基本合理的9例,占总用药的3.8%、不合理的227例,占总用药的96.1%。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药时机及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都有一定问题,医院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使用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行方案方法对80例特重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试验,以随机分配为分组原则,对照组采用正常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加强鼻饲并发症的方法进行护理,一个阶段后,两组对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生命体征优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小,存活率较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的不同结论对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促进营养吸收,提高生命体征的活跃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特重型脑外伤 鼻饲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成因及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阑尾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预防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所有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原因中,护理不当所占比例最大,而给予患儿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阑尾炎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成因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尿道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预防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共11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之间,将112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尿道结石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尿道结石患者的疾病认知及预防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尿道结石 疾病认知 预防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和家庭预防消毒的日常消毒的方法,进一步加强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法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方法进行消毒。结果在进行个人卫生防护的同时,加强对周围物品和环境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发现病例时,及时的进行隔离处理,减少流感的发生和传播。结论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及家庭预防消毒进行日常消毒,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的身体健康,还能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流行。

  • 标签: 甲型H1N1 流感疫源地 预防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实施预防肠造口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预防横结肠造口,B组实施预防末端回肠造口,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A组患者术后出现造口周围感染、造口脱垂、造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B组为27.50%,但是B组的造口狭窄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更换肛袋时间较短,肛袋贴合时间较B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造口及横结肠造口均有并发症发生,临床需要针对两种手术的特点实施针对护理措施,可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预防性肠造口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