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为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注射低、中、高(10,20,40mg·kg-1·d-1)剂量丹参素溶液(溶解于生理盐水)的试验组,2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30d。检测血清TG,TC,HDL-C及LDL-C含量及肝脏ACC1,FAS,HMGR,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注射丹参素后,大鼠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肝脏FAS和HMG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通过降低TC含量,抑制LDL-C水平,及时清扫多余的胆固醇,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通过降低FASmRNA表达减少脂肪酸的合成,抑制HMGRmRNA表达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 标签: 丹参素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水平 mRNA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在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的今天,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个必要而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们的精神需求,被认知的需求,健康和合理用药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和方法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本文着重阐述了老年人应少用药而多强化自身调节的观点,陈述了长期以来所观察到的一些体会,以便和各位同仁交流。

  • 标签: 老年 用药 调节 适时 锻炼 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用玫瑰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小鼠的血压血脂影响作用。方法通过观察药用玫瑰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压伴有高血脂的小鼠的是否具有降压与降血脂的作用,并选用不同层次的多项实验指标探讨药理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玫瑰花50%乙酸乙酯洗脱物花提取物低、高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脂与血压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1P,2P,3P均<0.01)。结论证实了玫瑰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小鼠有一定的降低血压调节血脂的药理作用,玫瑰花提取物具有的抗氧化和改善血脂水平的药理作用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之一,玫瑰花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还有更大的发掘空间。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玫瑰花提取物 人工造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水平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医药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备受关注。结合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科学发展,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明显。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实践实验过程中,都可以证实中医药能保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主要研究中药复方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为研究肠道微生态系统的中医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中药 复方 肠道微生态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员主要对对中医偏颇体质和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工作人员主要对糖尿病以及糖调节受损患者的体制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对其在偏颇体质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和糖调节受损患者在偏颇体质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以三种体质为主,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其中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阴虚质为主,糖调节受损患者以痰湿质为主。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等都比阴虚质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调查和研究中可以看出,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等偏颇体质和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升糖尿病的防控效果,医学人员应该从集中不同的偏颇体质入手,并且辅之以科学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偏颇体质 糖调节受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对于THP-1细胞发生自噬性凋亡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以及AnnexinⅤ-FITC染色法对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染色处理以后,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空载体转染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02±0.42)%与(3.86±0.46)%;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是(10.01±0.69)%,同空载体转染在组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载体转染在组与阴性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可以通过上调THP-1细胞的自噬而使其更迅速的凋亡。

  • 标签: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THP-1细胞 自噬性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社区居民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浙江省玉环县健康队列基线调查基础上,选取26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与其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3岁且无血缘关系的条件随机选取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各269例。采用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估计调整比值比(a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从NGT到IGR到T2DM,腹型肥胖比例(χ趋势2=20.834,P〈0.001)、血脂异常比例(χ趋势2=16.299,P〈0.001)和高血压比例(χ趋势2=10.670,P=0.005)呈增高趋势。在校正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与NGT相比,饮酒(aOR=2.06,95%CI:1.18-3.60)是IG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IGR相比,腹型肥胖(aOR=1.63,95%CI:1.14-2.35)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GT相比,高血压(aOR=1.69,95%CI:1.14-2.50)、血脂异常(aOR=1.80,95%CI:1.24-3.63)和腹型肥胖(aOR=2.12,95%CI:1.46-3.08)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社区居民糖调节受损的患病风险主要与饮酒有关,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应在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加以关注。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霉唑栓联合定君生调节阴道菌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较单一克霉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在其有效率及预防复发各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门诊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研究组,常规予克霉唑栓阴道用药治疗VVC后使用定君生调节阴道菌群;对照组,单一克霉唑栓阴道用药,观察两组治疗结束1周后的有效率及治疗结束后2周及1月的复发率。结果霉菌性阴道炎常规治疗后辅予调节阴道菌群治疗对其治疗的有效率及预防复发均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定君生克霉唑栓霉菌性阴道炎(VVC)阴道菌群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