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做好中央空调节能运行管理,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医院运行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央空调 节能运行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节香烟提取物(CSE)诱导心肌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机制及白藜芦醇(Res)心肌保护作用。方法H9C2细胞分5组:C组(对照组)、二甲亚砜组(DMSO溶剂对照组)、CSE组(CSE刺激组)、CSE+Res组、Res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IRTI的mRNA表达、WestonBlot检测各组细胞SIRTI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微量平板法检测不同浓度CSE刺激H9C2细胞产生ROS的变化、特异性荧光探针CM-H2DCFDA检测活细胞内ROS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CSE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ROS表达显著增强。与CSE组相比,CSE+Res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ROS表达显著减少。随CSE刺激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产生增加。提前给予Res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产生减少。结论Res可通过刺激SIRT1的表达而抑制CSE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ROS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损伤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治疗的10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有创造性休克病例89例,其中85例得到了纠正。因为静脉毁损而死于手术中的2例;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固定而后送入ICU中维持生命,但仍于伤后9小时死亡的3例;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伤后20天死亡的3例;在进行剖腹探查术的过程中有2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现象,后经过心肺复苏治疗,成功存活;对胫腓骨骨折进行急诊的时候,有1例采用的是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方式并在伤后一周对其进行髓内钉固定的更换,但发现有局限性骨髓炎的现象,后来经过开放植骨与开窗引流的方式治愈。85例病例骨折愈合,对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表示满意。结论对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严重多发的伤患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损伤性手术 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调节性B细胞(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的B细胞亚群,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介导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中综述了Bregs的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Breg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TGF-&beta 1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 标签: 早产 氧疗 脉搏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调节及应激干预护理模式对儿科ICU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就诊的100例儿科ICU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儿科ICU患者主要心理反应类型包括焦虑、恐惧、孤独、不安全感、急躁和紧张等,其中,焦虑恐惧、孤独和不安全感等的发生率最高,且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儿科ICU患儿通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类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调节 应激干预护理 儿科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人员4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腹式呼吸训练和平静休息。结果实验组人员经过腹式呼吸训练,心率变异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变心血管的自主神经调节

  • 标签: 腹式呼吸训练 心血管 自主神经调节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联合生物效应调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37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观察组采取顺铂联合生物效应调节剂治疗,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2.16%,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铂联合生物效应调节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顺铂联合生物效应 调节剂 恶性胸腔积液 疗效 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前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评价综合性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确定驻某一城市的糖调节受损官兵及家属作为干预组,给予综合性干预;另一城市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宣教。1年后通过知识知晓率、态度认可率、行为养成率的变化,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态度认可率、行为养成率在28个指标中有23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前后自身比较在各指标上均有大幅度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是使糖调节受损人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糖调节受损进展为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双氢青蒿素是在抗疟治疗的基础上发现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主要包括通过作用于T细胞、NK细胞,促使其增殖,增加其免疫活性发挥作用;其还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相关基因转录,促进免疫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双氢青蒿素 免疫调节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采用超短时间曝光的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技术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1-2012年所做DR调节控制和固定控制随机各选80例婴幼儿胸片,对所有胸片的质量由放射科中级以上医师和技师各2名进行分析,对甲、乙、丙、废片分别统计,并通过细微结构的显示率来对所做婴幼儿胸片进行评价。结果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的胸片甲片为72%,乙片为18%,丙片为10%,未出现废片;数字X线摄影固定控制的胸片甲片仅为40%,乙片为50%,丙片为26%,废片为2%。DR调节控制影像的婴幼儿肺内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达到了100%,而DR固定控制影像的该项数据为90%。结论在婴幼儿胸片的诊断图像质量方面,DR调节控制要明显优于DR固定控制影像。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调节控制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年龄≥60岁)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特点的研究,探究其可能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住我院的首次确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计52例以及老年健康志愿者计52例、中青年健康志愿者计52例。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三组共计156份外周血标本,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的CD4+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给予足疗程常规化疗后,再次收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标本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三组被试外周血中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其所占CD4+T细胞比例作为标准,其中老年AML组、老年组、中青年组的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7.913±1.692%、6.804±1.315%、5.734±1.036%;老年AML组指标高于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指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敏感的AML患者计17例,其中CR后复发的患者计10例;化疗敏感的AML患者较难治AML患者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后复发患者的表达水平较长期CR患者高,获得长期CR患者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正常老年对照组相当,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的的发展和预后存在一定联系,可作为临床对于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标准之一。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性髓系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