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00例该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 标签: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临床特征 非ST段抬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骨滑移修复治疗肿瘤型大段骨缺损、重建肢体完整性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35例骨肿瘤行手术彻底切除后,用骨滑移技术修复骨缺损。其中对6例恶性肿瘤采用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从X线片、感染率、再骨折率、肿瘤再复发等方面统计,得出骨滑移修复骨肿瘤切除术后大段骨缺损优势。结果随访2-6年,平均37个月,其中30例骨折端达到骨折愈合标准,3例骨肉瘤患者复发,2例骨肉瘤患者随访期内死亡。结论骨滑移修复治疗肿瘤型大段骨缺损方法可行,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骨段滑移 肿瘤型骨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老年脑梗塞病人的疾病特点,以及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方法对64例老年脑梗死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伦理要求等方面的护理。结果64例老年脑梗死病人,20例痊愈,40例好转,4例生活不能自理。结论护理人员要加强伦理理念的学习与实践,要树立“服务第一,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知情权、隐私权,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以诚信服务、规范服务使病人尽快进入角色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时有效的伦理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促进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梗塞病人 伦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不同年龄之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为临床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6~2017年入住本院并经病理证实且有手术指征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成青年患者、中年患者和老年患者3个组。对3个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病灶大小和Ki67在3组间存在微弱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47,P=0.048)。淋巴结转移、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病灶最大,发生其他组织学类型癌的比例最高,并且ER、PR和E-cadherin的阳性率也最高。青年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最高。结论老年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最好,青年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最差。青年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年龄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胸腰脊柱骨折采用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随机自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选取54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组,实施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单纯的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88.88%、治疗后凸Cobb角(4.48±2.05)°、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8.12±2.95)mm、治疗后椎管内占位(27.66±2.67)%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凸Cobb角、治疗前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椎管内占位对比结果为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胸腰脊柱骨折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板间植骨手术治疗的疗效明显更佳。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不同固定方式 疗效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除了高龄、合并疾病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开始治疗的时间和治疗模式的改变也是影响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减少再灌注治疗延迟的时间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因此,早期识别可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尤为重要。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早期识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典型 再灌注治疗 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年龄人群对无偿献血宣传途径与宣传方式的选择倾向,探讨如何提高宣传效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在昌高校和街头献血点随机选取20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献血知识来源途径最主要的是献血活动现场,其次是互联网、宣传海报/宣传单、单位/学校宣传栏、电视等。结论依据宣传对象不同合理选择宣传途径和方式,有利于提高献血宣传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宣传方式 年龄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孕产妇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6日~2017年12月5日收治的不同年龄孕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患者产妇小于3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5岁到46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早产、巨大胎、剖宫产)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率比普通产妇的几率更高,高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要比普通产妇的结局情况差,所以需要对高龄产妇孕期做好监护工作,降低高龄孕产妇的临床反应,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 标签: 高龄孕产妇 临床特点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颈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高颈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早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颈髓外肿瘤术后脊髓损伤加重实施早期综合性护理能够更迅速改善脊髓损伤情况,提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颈段髓外肿瘤 脊髓损伤 早期观察 护理
  • 简介:心电图是广泛使用和容易获得的最初诊断工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赖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综合判断。识别高危心电图及其微妙变化将使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明显获益。本文主要对非典型的心电图诊断相当于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些规律,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满足Sgarbossa标准、Wellens′综合征、QRS波终末变形、超急性T波、deWinter征和aVR导联抬高等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准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体毛发移植治疗秃发的临床价值及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4-2018.4收治的84例秃发患者,按照不同秃发类型分为42例雄激素源性秃发组42例瘢痕性秃发组,均给予自体毛发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其两组患者治疗后植发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毛发存活率显示,雄激素源性秃发组(97.26%)明显比瘢痕性秃发组(90.48%)高,均达90.00%以上,雄激素源性秃发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比瘢痕性秃发组(4.76%)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毛发移植治疗不同类型秃发均具有较高的存活率,最高可达(97.26%),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针对雄激素源性秃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毛发移植 秃发 临床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30例患者,其中1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直肠癌肠造口 综合护理 心理状态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0bb角改善程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手术之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CObb角均得到有效改善,同时VAS评分和JOA评分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连接棒内固定法 胸腰段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住院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患儿中随机抽查128例,按年龄分成4组,每组32例,A组5个月-1岁,B组1-3岁,C组3-7岁,D组7-14岁,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分析和比较4组患儿的护理结果。结果和护理前相比,4组患儿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不同年龄住院患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缓解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同年龄 住院患儿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中医治疗方案对胸腰脊髓损伤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接收的58例胸腰脊髓损伤患者入组研究,分为常规康复组和中医康复组,分别将常规康复方案和中医康复方案作为治疗凭证。结果与常规康复组相比,中医康复组患者的肢体感觉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状况较佳。结论在胸腰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以中医康复方案为指导,形成治疗安全性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胸腰段脊髓损伤 中医康复方案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救治175例,将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痛患者护理流程,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及院内死亡率.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高于对照组(P<0.03),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3).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3),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实施再灌注救治流程在ST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及上胸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及上胸食管癌患者60例分组研究,接受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处理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放疗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则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肺炎、气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及上胸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相比常规放疗而言,可以更好地改善疗效,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颈部 上胸段 食管癌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1级高血压实施八锦锻炼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干休所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间80例老年人1级高血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实施八锦锻炼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1级高血压实施八锦锻炼康复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1级高血压 八段锦锻炼 康复治疗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瑞替普酶溶栓治疗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T提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冠脉再通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对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溶栓 ST段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