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配合新医改卫生信息化的实施,卫生部近年陆续发布了多项卫生信息化标准。全国各地积极遵循卫生部的卫生信息化标准建设卫生信息化项目。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测试将推动我国区域间卫生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医疗服务的提升,使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能够长效、科学地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测试方面的研究,并对中国的卫生行业,卫生信息标准的现状和背景作了相关分析和阐述,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测试的下一步工作思路。

  • 标签: 卫生信息化 卫生信息标准 符合性测评认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结果16例囊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结论囊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肾脏肿瘤 囊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检测,保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安全检测步骤和评价方法,分析评价5种不同品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机械精度、输出剂量和射野输出均匀等指标。结果:经对5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检测,其等中心精度、光射野一致、射野输出均匀以及机架角度改变情况下的X射线输出剂量存在明显差异;而治疗床、治疗头及机架机械精度、输出剂量以及不同剂量率下X射线输出剂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制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安全测评价方案,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可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提供保障。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安全性检测 国产放射治疗设备 进口放射治疗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膜肾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

  • 标签: 膜性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核空洞的CT征象,以提高结核空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工作中收集的经实验室及临床证实的50例结核空洞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结核空洞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圆形或类圆形,多中等大小,可呈无壁、薄壁、厚壁,少有液平,壁可钙化,内壁多光滑但可有窄基底结节,外缘粗长毛刺,洞周有卫星灶,有引流支气管征,胸膜下脂肪增厚等。结论CT在病变性质的判断上颇有帮助。掌握结核空洞的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是提高结核空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关键。

  • 标签: 肺结核性空洞 诊断与鉴别诊断 CT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新入伍战士功能胃肠病发病率及心理活动水平。方法根据功能胃肠病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2010年1月-2010年6月某驻军医院门诊诊断为功能胃肠病200名新入伍战士、150名地方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心理测评。结果200例功能胃肠病新兵主要表现为肠易激综合症49例(24.5%),其次是功能腹痛35例(17.5%),功能便秘24例(12.0%),功能腹泻21例(10.5.0%),功能烧心20例(10.0%);其中SDS分值≥50分148例(74.0%),HAMA分值≥14分106例(5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伍战士功能胃肠病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精神心理障碍,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是保障部队正常工作、学习、训练至关紧要的。

  • 标签: 功能性胃肠病 新战士 焦虑 抑郁 心理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胃炎患者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镜检查与病理活检实验,观察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并分析其相关。结果胃镜诊断CAG倾向32例,病理诊断CAG96例,两者均符合的为24例,病理诊断准确显著高于胃镜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胃炎行胃镜检查的准确偏差,采用病理诊断具有良好临床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 病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或特发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结肠病。主要病变累计直肠、乙状结肠,也向大肠近端连续不问断地逐渐扩展遍及整个结肠和末端回肠。青壮年多见。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专家、学者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和精神状态是其促发因索。饮食失调,过度疲劳亦为本病复发的常见诱因。临床通常依据病理经过、病情程度、病变部位和范围分型,按病程经过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按病变范围分型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结肠炎和全结肠炎。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源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诊断并进行鉴别。结论患者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史,如出现脉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并有心电图、X线改变,再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图、肺功能检查等,即可诊断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显像对盆腔囊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09例经手术、病理、生化检查所证实的女性盆腔囊肿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误诊原因。结果女性盆腔囊肿表现为盆腔内,甚至累及腹腔的形态规则,部位固定,边界几包膜不清的较大囊包块。不同疾病导致的包囊积液有其不同的声像图特点。其中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74%,误诊率为8.13%。结论超声检查在女性盆腔包囊积液的诊断及其病因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某些肿瘤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超声可作出较准确诊断。部分盆腔肿块声像图不具有特征,单从声像图判断困难,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进行鉴别。

  • 标签: 鉴别诊断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超声检查 囊肿/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难治哮喘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论美国胸科学会(ATS)2000年使用“难治”来描述这类哮喘,将其定义为除外其他诊断,导致哮喘加重的因素得到治疗,且治疗依从较好,患者仍同时具有下文列举的1~2个主要特点和2个次要特点的哮喘。哮喘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所以在建立诊断时,需要除外其他可以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 标签: 难治性哮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酒精肝病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有饮酒史,血清A1T及AST增高,AST/A1T>2,GGT升高;血清酒精透明小体抗原及抗体阳性;肝脏活组织检查可见肝组织中酒精透明小体(Ma11ow小体),考虑酒精肝病的诊断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防治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8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取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进行产后出血的防治,对照组产妇不进行评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以及产后的宫缩强度。结果在产后的1、5、9、12h等时间,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宫缩强度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后大出血率为3.4%,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为13.5%,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相关的方法进行预防,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的概率,提高产妇的宫缩强度,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应用
  • 简介:嘉祥县自开展计划免疫以来,已连续20余年无白喉疫情。为了解该县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客观评价免疫预防效果,预测流行趋势,为消除白喉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9月我们对该县438名健康人进行了白喉免疫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免疫水平监测 健康人群 白喉 测评 免疫预防效果 预测流行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院职能科室工作效能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评价。结果职能科室工作效能测评综合得分为86.55分,不同层面人群对不同测评指标的评价有一定差异。结论职能科室需要在管理创新、管理沟通、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从而有效发挥医院整体的管理效能。

  • 标签: 职能科室 工作效能 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阑尾黏液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肿瘤的CT表现。结果黏液囊腺癌1例、黏液囊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 标签: 黏液性肿瘤 CT检查 诊断 阑尾
  • 简介:目的总结纤维骨皮质缺损的X线表现,并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纤维骨皮质缺损的临床和X线资料,并与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纤维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后缘;多呈圆形、椭圆形,大小约0.3~3.2cm,边缘硬化;切线位呈皮质“陷入”髓腔或缺损之表现。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无缺损表现。结论纤维骨皮质缺损切线位摄片显示皮质凹陷缺损是其特点;非骨化性纤维瘤之病灶呈多囊状或分叶状,骨皮质膨胀变薄但无明显缺损是与纤维骨皮质缺损鉴别的关键。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于防治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护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4例,一组为对照组34例。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观察组实施针对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3.53%,低于对照组的50.00%,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产妇进行针对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确保产妇能够顺利分娩。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防治 宫缩乏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