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术后认知项目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认知度,改善科室服务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程度 术后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慢性疼痛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认知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评分(SAS)及抑郁评分(SDS)相似,无较大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4.94±7.43)分和抑郁评分(32.28±6.5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中采取认知护理,可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调节,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 标签: 认知护理 慢性疼痛 骨科护理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社区医学是关系到社区群众健康的一门科学。社区医学是以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实地统计,并通过社区诊疗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健康保健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健康计划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 标签: 临床医学 社区医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认知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首次诊断癫痫的患儿60例及其主要监护人(父亲或者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对患儿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12周的干预后,对照组与心理干预组的HAMA评分(15.9±7.3vs9.8±3.6,p<0.05;15.4±6.6vs6.2±2.3,p<0.05)及HAMD评分(13.4±5.4vs9.4±4.6,p<0.05;13.2±5.8vs6.4±3.2,p<0.05)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的焦虑评分(6.2±2.3vs9.8±3.6,p=0.008)与抑郁评分(6.4±3.2vs9.4±4.6,p=0.017)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癫痫患儿家属存在显著的焦虑与抑郁障碍,全程认知护理可以显著改善癫痫患儿家属的焦虑与抑郁障碍。

  • 标签:
  •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将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相结合的疗法,它涵盖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着眼于对患者认知的改变以扭转其负面的情绪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是在假设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程度上的认知机能障碍的前提下而提出的,有其自身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并在诸多的社会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是一种极为影响力的心理治疗范式,对于提升患者的疗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理论 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慢性脑缺血患者9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和无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为(22.47±2.39)分,无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为(28.05±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焦虑、抑郁、病变部位、心房颤动、脑白质疏松、LDL-C偏高、hs-CRP偏高、Hcy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焦虑、抑郁、左侧大脑半球病变、hs-CRP偏高是影响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其中病变发生于左侧大脑半球、高龄患者及合并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期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慢性脑缺血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年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安宁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护士安宁护理认知在安宁护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护士安宁护理认知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我国护士安宁护理认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安宁护理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医生对信息处方的认知情况和相关态度,为利用信息处方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整体抽样法,以学科服务的形式与被访者建立良好关系后进行结构化访谈。结果医生对信息处方的有用性认知较高(79%);对健康信息处方实施的支持程度(48%)与有用性认知不匹配;患者健康信息需求于所患疾病具有相关性;医生对信息处方实施的认知是既有益处又有潜在风险,但总体上支持占优(支持占48%,反对占27%)。结论知信息处方的实施能够促进医患沟通,帮助医生节省时间,从长远角度符合医生的总体利益需求,对提高诊疗效率和促进患者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信息处方 健康教育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乙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模式进行护理外,还对其进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的依从率。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结论认知干预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依从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乙肝患者 认知护理 方式 观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本科室9名护理人员组成。发放问卷调查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运用头脑风暴法、柏拉图、鱼骨头等方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认知率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和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可在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 认知功能 系统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认知疗法护理为实验组,实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护理后的疼痛率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中使用认知疗法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的疼痛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认知疗法 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2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全身麻醉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50%,麻醉苏醒后第1天MMSE评分为(22.41±2.95)分;硬膜外麻醉组患者苏醒后第1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67%,MMSE评分为(25.87±1.93)分。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其中全身麻醉的近期影响较大。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踪护理服务对居家慢性肝炎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出院的68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跟踪护理服务,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方式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行为方式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肝炎患者在出院后实施跟踪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行为方式得以有效改善,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以及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踪护理服务 慢性肝炎 认知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45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4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分析的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未进行护理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并未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药以及中药保健品,是我国中医治疗的瑰宝,而就目前来说,随着西医治疗的广泛应用,现代中药在目前高中生中普及度较小。这一方面不仅会导致现代高中生对中药和中医保健品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物的传承也会存在影响。所以为了发挥中医治病求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就需要对现代高中生进行相应的宣传投入,这样才能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并且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增强高中生对中医药和相关保健品的信任度,使我国中医药发展得到相应的人才基础。

  • 标签: 高中生 中医药 保健品 认知度 信任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小檗碱组(n=31)和对照组(n=33),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0周)及治疗12周末进行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是学习记忆和信息处理速度功能。结果组内比较发现两组治疗12周末的各项测验得分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是学习记忆以及信息处理速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小檗碱 学习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期间接收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94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评价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价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在肾内科血液透析治疗中加强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排解患者不良情绪,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行为护理 肾内科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第二类疫苗的认知情况及接种意愿。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在某地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随机抽取6家接种单位,然后从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826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对二类疫苗的认知情况及接种意愿。结果被调查家长中对二类疫苗有所了解的占72.40%;73.73%的家长认为有必要给子女接种二类疫苗;愿意为子女自费接种二类疫苗的占60.65%;若二类疫苗免费则自愿接种率会提高(83.30%);63.68%的儿童至少接种过1种二类疫苗,而只有26.03%的儿童二类疫苗全程接种。结论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度及自愿接种率仍然有待提高,且接种意愿率与实际接种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 标签: 家长 二类疫苗 认知 接种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情况。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认知行为干预进行应用。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住院冠心病患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