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层作为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所涉及到的因素也相对较为复杂,如地理位置、卫生资源、经济条件、防疫人员业务水平、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与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要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形成一定保障,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以便于寻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实现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有效进行。

  • 标签: 基层 免疫规划工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地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经实施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社区以及尚未实施该管理模式的社区免疫疫苗接种资料,比对研究组(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以及对照组(常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接种率以及异常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2012年免疫疫苗接种率为97%、2013年为98%、2014年为98%,平均疫苗接种率97.7%,与对照组2012年89%、2013年90%、2014年91%、平均接种率90%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上研究组2012年9.3‰、2013年8.5‰、2014年4.7‰,平均不良反应率7.5‰,同期对照组2012年19.1‰、2013年18.4‰、2014年12.5‰,平均不良反应率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并降低其不良反应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计划免疫疫苗 管理模式 疫苗接种率 不良反应率 异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方法分别从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金配备、门诊建设、疫苗接种及流动儿童管理等多个角度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结论要确保免疫规划工作高效运转,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良好的设备条件,优秀的专业队伍,本职人员强烈的责任心以及社会大众的积极配合

  • 标签: 免疫规划 基层 预防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选取南江县2012年~2014年0岁组儿童各210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不合格接种及未接种疫苗的原因,得出影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主要因素。结果近三年来南江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分别为(见附表1)BCG99.02%、99.52%、100%,HepB90.95%、92.86%、93.81%,OPV95.71%、97.62%、99.05%,DPT95.24%、97.62%、98.57%,MW/MR95.24%、96.67%、98.1%。疫苗不合格接种和未接种主要原因为(各种疫苗有一针次不合格或未种者均为不合格或未种)初始接种提前、间隔不足、超期接种、卡证不符,流动儿童(外出务工生育后入学时才返回)、怕接种反应、儿童患病未去接种或医生不予接种、对禁忌症理解错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家庭因素、社会环境是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的指导及培训能力、提高免疫规划接种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及早建成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改善接种单位和社会氛围、提高接种人员待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监护人法律及责任意识等是提高儿童免疫规划合格接种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逻辑斯蒂 疾控机构 免疫规划 健康教育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通过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了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消除了危险因素,预防了疾病,促进了健康。正是由于在预防接种工作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家长懂得了预防接种知识,主动带小孩接种,从而提高了儿童接种率,保证了疫苗接种效果。同时,健康教育在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健康教育在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免疫规划工作是我国充分发挥生物制品在防病灭病工作的作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开展的特别医疗防护工作,免疫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我国居民防病减病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尤其是乡镇机构,虽然由于基层工作环境和人员配备相对来说比较的落后,但是免疫规划工作同样能够顺利的开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化,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疫苗研究成果、新的设备与工作环境以及人群健康意识的强化,促使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模式随之更新调整。文章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乡镇单位为载体,对新形势下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模式进行探究。

  • 标签: 免疫规划工作 乡镇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与2014年流动儿童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流动儿童为对照组,2014年流动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结果观察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97.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接种率为87.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动儿童感染疾病发病率为0.33%,对照组流动儿童的感染疾病发病率为2.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降低疾病发生,提高预防能力,是普及流动儿童免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管理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定点医院免费门诊承担城区肺结核患者诊疗工作开展的情况。方法通过市卫生局下达文件,将原来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肺结核门诊负责的城市五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患者以及随访肺结核患者的诊疗服务改由省结核病医院和市中心医院结核病免费治疗门诊承担。结果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定点医院免费门诊登记的某市城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654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85例。比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市疾病控制中心免费肺结核门诊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比例增长18.06%;新涂阳患者比例增长14.58%。治愈率从86.01%提高到了90.13%。结论设置定点医院免费门诊,可以使肺结核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有利于病人的发现和诊疗。在执行医防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定点医院免费门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定点医院 规划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抗原以及抗体的检测情况。方法选择165名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血清样本测定白喉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麻疹抗体以及脊髓灰质炎抗体情况。结果165名儿童,HBsAg免疫合格率99.39%,HBsAb合格率89.09%,脊髓灰质炎Ⅰ型、Ⅱ型和Ⅲ型抗体阳性率100%,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4%,白喉抗体阳性率100%。结论儿童棉衣计划真毒性疾病抗体检查处于较高水平,但麻疹以及乙肝抗体检查与预防工作尚有待完善。

  • 标签: 免疫规划针对性疾病 儿童 检测 抗原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市青云谱区免疫规划服务新形式影响和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对青云谱区预防接种门诊随机抽取的100名对照组儿童家长,100名实验组(参加过新服务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72.50%,实验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参加一种新方式),92.5%(参加两种新方式),95%(全部参加)。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实验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8%。对照组二类疫苗接种率40%,实验组二类疫苗接种率90%。对照组儿童家长对门诊的满意度为80%,实验组儿童家长对门诊满意度98%。结论免疫服务新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能提高疫苗接种率,特别是提高自愿接种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能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免疫规划 服务新形式 效果分析
  • 简介:为做好国家卫生计生“十三五”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编制研究课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和上海市闸北区卫生科技与信息中心于201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课题研讨会。委规划信息司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人口健康信息领域有关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共20余人参会。规划信息司司长侯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主持。

  • 标签: 信息化工程 卫生科技 编制 信息中心 上海市闸北区 健康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可续卒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老年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多科学干预护理,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40d后两组患者Berthel评分指数、Fugl-Meye运动功能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科学卒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重度创伤患者抢救应用创伤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90例)和对照组(n=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创伤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46.84±16.3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6.34±19.27)min,抢救成功率(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81.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创伤患者采用创伤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重度创伤患者 创伤护理程度 有效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套路并分析在重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重,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预防,采用循证护理综合效果明显,方法值得借鉴。

  • 标签: 中重度烧伤 瘢痕增生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体检超声诊断在肝血管瘤的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到我中心进行健康及职业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超声诊断筛选,选出其中60例被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结果使用常规黑白二维超声对60例肝血管患者进行诊断后得出低回声型7例(11.67%),中等回声型12例(20%),高回声型32例(53.33%),混合回声型9例(15%);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则能清晰检测到37例(61.67%)患者肝血管瘤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在体检,对于诊断肝血管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上不能只单纯使用一种超声检测方法,应结合使用CDFI、CT等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可靠性。

  • 标签: 体检 超声诊断 肝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TA根尖诱导成形术与传统氢氧化钙根尖诱导的成功率,对于根尖孔发育未完成,根尖孔粗大或出血的病例,如直接根充而不做根尖诱导成形术,即使根充效果当时看上去再好再完美,远期效果也可能要失败。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012年完成的根尖诱导103例,探讨采用MTA(三氧化钙无机枕合物)和传统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MTA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成功率要大于传统氢氧化钙糊剂的牙齿。结论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使用MTA可以大大提高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根尖诱导成形术 根尖孔 三氧化钙无机枕合物(MTA) 氢氧化钙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