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10种含有微量元素或微量元素丰富的药品作为待测样品,分别编号为1~10;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或间接测定10种药品中锌(Zn)、铁(Fe)、锰(Mn)、铜(Cu)、碘(I)等五种重要微量元素的含量,先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待测元素的样本液,再测定标准液样本,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结果各药品样品Zn、Fe、Mn、Cu、I元素检测结果为药品样品1为31.52μg/g、1125.35μg/g、41.02μg/g、23.65μg/g、21.03μg/g;药品样品2为12.03μg/g、71.36μg/g、150.24μg/g、322.08μg/g、22.03μg/g;药品样品3为152.36μg/g、45.69μg/g、152.36μg/g、263.27μg/g、18.67μg/g;药品样品4为132.29μg/g、528.25μg/g、91.25μg/g、102.36μg/g、45.61μg/g;药品样品5为89.06μg/g、257.03μg/g、32.68μg/g、40.08μg/g、28.69μg/g;药品样品6为521.36μg/g、145.26μg/g、182.03μg/g、26.36μg/g、23.35μg/g;药品样品7为72.03μg/g、153.62μg/g、52.12μg/g、96.37μg/g、28.06μg/g;药品样品8为78.31μg/g、91.36μg/g、142.36μg/g、72.56μg/g、18.69μg/g;药品样品9为369.58μg/g、75.36μg/g、132.69μg/g、216.36μg/g、69.15μg/g;药品样品10为128.13μg/g、232.52μg/g、240.36μg/g、158.27μg/g、15.06μg/g。结论药物分析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有效测出Zn、Fe、Mn、Cu、I等元素的含量,进而为药物分析及药理研究提供确切的资料。

  • 标签: 药物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应用 金属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的消毒方案应用于血透机表面消毒中对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对32台血透机进行两种方案消毒,通过随机分组法将32台血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录入16台透析机。对照组血透机选择常规消毒剂清洁毛巾消毒方案。而实验组则选择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进行消毒。对比两组血透机在该时间段内的菌落计数平均值。评价两种消毒方案的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各个时间段内,实验组血透机的菌落计数数值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透机表面进行消毒时,选择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血透机表面进行擦拭方式消毒,能够有效降低血透机表面的菌落计数数值,对于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消毒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透机 消毒方案 擦拭消毒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表面激素吸入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作者: 王皓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的眼表面损伤患者80例(96只眼)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50只眼)和观察组(n=40,46只眼)。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2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VAS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眼睛刺痒、短暂性视力模糊、眼结膜充血、角膜擦伤发生率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 作者: 刘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 663099)  【摘  要】目的:分析于鼻内镜检查(NBI)前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所具有的价值。方法:2016.1~2018.12期间,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从我院挑选150例需实施鼻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组、2组以及3组,各50例,1组应用表面麻醉剂与收缩剂、2组应用收缩剂、3组不应用表面麻醉剂与收缩剂,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与疼痛评分。结果:与1组作比较,2组与3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与疼痛评分均较长,1组与2组与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应用于鼻内镜检查前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检查时间,且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討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表面激素吸入 安全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还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助恢复患者关节活动,提高关节稳定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髋关节表面置换在临床上治疗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入院的44例髋关节骨折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2例,A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进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3年,A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2%;B组22例患者中,髋关节功能优20例,良2例,可0例,优良率为1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后的骨关节炎采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疗效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表面置换 髋臼骨折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剂型的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90例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粉剂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布地奈粉剂型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不同剂型 布地奈德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3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17例。对照组接受PS+nCPAP治疗,研究组接受PS+nSIMV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通气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S与nSIMV治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改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探讨患者足部溃疡皮肤的组织学结构的改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皮肤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在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存在126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38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48例、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53例,而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在16.1%,餐后血糖达标率为13.2%,充分说明糖尿病足患者普遍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且存在其它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下肢血管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此外,经过HE染色光镜可以明显看出糖尿病足患者皮肤组织异常,具有明显结构变化。结论糖尿病足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此类患者的群体主要为中老人,对血糖没有合理的进行控制,最终造成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愈合周期才会比较长。

  • 标签: 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 皮肤组织学结构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30例,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30例,对比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LAD、LVDd、LVEF、LVMI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VST、LVPWT、E/A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未育女性,设为对照组。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估各组对象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结果静息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中部的增厚情况和宫颈外口位置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中部的增厚情况和宫颈外口位置存在差异,剖宫产组与对照组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中部的增厚情况和宫颈外口位置存在差异,且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盆底器官的位置与选择性剖宫产组相比明显降低,尤其在最大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的位置及宫颈外口的位置显著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不影响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产妇出现盆底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的妊娠行为。

  • 标签: 初产妇 盆底结构 妊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