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2013年接受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8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单纯应用静脉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4年的随访,记录并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4.0%(17/5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1%(136/186)更具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在常规静脉化疗基础上应用腹腔灌注化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晚期胃癌 腹腔灌注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灌注化疗,对化疗期间护理配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和护理,21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4例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结论灌注化疗可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在治疗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灌注化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自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类型的差异导致其灌注方式、血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富血供肌瘤患者而言,其肌瘤周围血管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管径以及阻力指数均较高。结论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灌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肌瘤体积越大,血供越丰富,其血流量及流速均较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血流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护理。认为SPECT心肌灌注显像效果的好坏,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生的诊断技术,护理也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显像的效果和诊断的符合率,护理配合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科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35例,给予灌注前护理、灌注中护理、灌注后观察及护理指导。结果35例患者中有3例因疾病原因未完成化疗周期,余均完成治疗出院。结论做好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恶性腹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d、术后6~8d和30~40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灌注成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在胃癌腹腔热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随即分为实验组(热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骨髓移植,重度消化道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3年生存率,2年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奥沙利铂腹腔热灌注不增加相关术后并发症及化疗毒副反应,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 标签: 奥沙利铂 胃癌 腹腔热灌注 临床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肺肿物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灌注成像检查,并对患者肺部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4项指标的数值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的各项灌注参数数值均显著高于肺良性肿物,其中BV、BF、MTT和PS等4项指标的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肺癌和肺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鉴别 诊断 肺癌 肺良性肿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经尿道气化切割术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本院药物联合应用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调取70例药物联用不合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引起与联用目的无关的拮抗作用;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有配伍禁忌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结论临床医师在联合用药之前应熟悉所用药物的说明书,了解药理学、药代学等相关知识,达到即控制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又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药物联用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减灭术加术中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腹膜转移癌患者行细胞减灭术加术中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术后腹痛5例,腹胀8例,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7例,发热1例(体温38.2oC)。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护士应掌握热灌注化疗的相关知识、基本原理及治疗进展。提供熟练、专业的护理有利于减轻不良反应、保证疗效。

  • 标签: 腹膜转移癌 细胞减灭术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35%)优于对照组(81.39%),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88,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灌注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ischemicalreperfusioninjury,RIRI)的防护机制。方法2012年7月—2013年10月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硝苯地平组(N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A组)。于缺血60min再灌注24h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BUN和Cr水平,并测定NO活性和TNF-α含量。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UN、Cr、NO和TNF-α水平S组分别为[(9.13±0.95)mmol/L、(151.78±25.75)μmol/L、(2.38±1.09)μmol/g蛋白质、(0.42±0.06)ng/ml],IR组分别为[(17.32±0.86)mmol/L、(456.20±53.78)μmol/L、(8.51±2.08)μmol/g蛋白质、(0.78±0.09)ng/ml],N组分别为[(11.60±0.71)mmol/L、(243.02±43.48)μmol/L、(3.91±1.27)μmol/g蛋白质、(0.53±0.07)ng/ml],A组分别为[(12.67±0.76)mmol/L、(248.99±25.12)μmol/L、(4.22±1.51)μmol/g蛋白质、(0.59±0.05)ng/ml]。与S组比较,其余三组血清BUN和Cr水平升高,肾脏NO活性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与IR组比较,A组血清BUN和Cr水平降低,肾脏NO活性和TNF-α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RIRI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NO TNF-Α
  • 简介: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探讨ω-3脂肪酸预处理对其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HIRI组)及缺血再灌注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预处理组(ω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予缺血60min,恢复血流后再灌注1h和6h后取材。各组分别于再灌注末抽取静脉血、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观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IRI组和ω组血清ALT、AST水平、血清MDA含量及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HIRI组比较,ω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及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ω-3PUFAs预处理对大鼠HIRI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 标签: HIRI NF-ΚB ω-3 PUFAS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的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因此不易控制。大多数患者需要用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来控制血压,本文对联合用药进行探讨。

  • 标签: 高血压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1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主任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婚姻、生育状况、肌瘤部位、大小、数目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才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新辅助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后病理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行含奥沙利铂的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25例行全身静脉化疗。前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根据癌灶部位选择相应的动脉插管,化疗方案选择奥沙利铂85mg/m2,替加氟1000mg/m2、阿霉素25mg/m2。两周期后7-10天手术治疗;后者25例患者选择奥沙利铂85mg/m2d1,亚叶酸钙200mg/m2d1-2,氟尿嘧啶400mg/m2ivd1-2,氟尿嘧啶600mg/m2CIVd1-2。两周期全身化疗后10-14天手术治疗,对术后胃癌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分别55.6%,3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5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含奥沙利铂的新辅助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并发症少于全身化疗,对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有提高,有待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进展期胃癌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