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移动学习方法的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中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的8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所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素质、智力水平及学习能力均比较接近,对照组学生给予传统课堂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学生给予移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和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考核成绩及研究组学生应用移动教学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移动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妇产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操作能力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移动教学方法在卫生职业教育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妇产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操作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卫生职业教育 妇产科 护理教学 移动学习 教学效果
  • 简介: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职业前冠以“美丽”二字,是因为我对它的热爱么?还是源自心底的对它那份深深的感情?虽被尊称为“天使”,但却做着最最平凡最最普通的工作。工作中成长着、快乐着,收获着自信、满足,也有些许挫败与无奈。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也在平凡琐碎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 标签: 计生工作 医生 医疗 职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职业防护现状及教育需求。方法2014年6月对我院100名护士进行问卷及访谈形式的调查。结果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率为94.6%,高年资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度与防护行为高于低年资护士;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污物后”防护行为较好,但对“标准预防”措施不到位;护士自诉影响其职业防护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忙或情况危急,来不及防护”,而对于职业危害防护培训的需求率为88.6%。结论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行为不够理想,尚未达到目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提到的“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有必要提高床护比、适当调整工作强度,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建立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及完善防护设施。

  • 标签: 护士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该文分析了长春市职业病危害企业在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长春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职业病危害现状的成因与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薄弱、用人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政府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度不够等因素有关,应进一步加强。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防护状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现状,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法调整以及护理技能实训等来提高其职业能力。结果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实践学习,学生在护理技能上得以显著提升。结论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培养实践对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职业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国家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在了解和运用这部法律时,应当先理解为什么需要制定这部法律,为什么制定这部法律。我国职业病防治体系应当以《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重视预防体系建设,改革完善鉴定、监管机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积极保护劳动者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

  • 标签: 开胸验肺 职业病防治体系 职业病预防
  • 简介:摘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于卫生部门开展卫生监管工作具有重要帮助作用,能为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本文介绍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其在卫生监管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因素 检测 卫生监管
  • 简介: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医药卫生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从事的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事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更应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目标。

  • 标签: 职业道德,德育,专业教学,社会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手术室中职业防护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职的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中选取22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布情况及暴露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职业防护现状并提出相关防护措施;结果22名研究对象中,共发生3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64%,其中医师1例,护理人员2例,主要暴露方式包括针刺、粘膜暴露、皮肤直接接触,2例上报感染控制科,占66.67%。结论在门诊手术室中,较多因素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不利于医护人员健康及安全,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职业防护工作。

  • 标签: 门诊手术室 职业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煤矿作业场所的恶劣环境,导致煤矿工作者往往会患有由于噪音,粉尘等引起的职业病。其中以肺病的危害最为突出。煤矿职业病的患病人数,在众多易患职业病的行业中,排到了前三,可以属于高危职业。近年来,国家对于煤矿设施和开采流程的管理,使得煤矿工作的事故发生率大大减少。但是煤矿开采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尘肺导致死亡的案例占到了煤矿工作人员死亡人数的一大半。所以,加强煤矿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是目前煤矿行业管理的主要工作。

  • 标签: 煤矿 职业病 职业卫生
  • 简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1月23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主任李斌2015年3月26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 标签: 职业健康检查 管理办法 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诊断 医疗卫生机构
  • 简介:摘要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职业安全问题越发凸显。本文针对职业病的防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的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供应室护士30名,进行职业暴露现状与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采取问卷和现场评估的方式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一般涉及感染性和化学性职业暴露,其中以感染性和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放射性(紫外线)职业暴露发生率次之,明显高于其它职业暴露危险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应室的护士经常需要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在进行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紫外线等均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供应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供应室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外科护士特点,分析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外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方法。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必要措施,才能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基本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职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民群众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要求,对护理人员提出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患者,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用于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 标签: 护理 职业道德 养成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大大减少了职业伤害的发生。结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各项防护措施。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