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心理契约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在岗的护士100名,使用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和心理契约量表进行评价,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护士心理契约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护士的工作绩效主要受心理契约的影响。

  • 标签: 护士 心理契约 工作绩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癌症患者化疗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4例我院已确诊为癌症的患者,排除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于化疗前、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时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舒张期二尖瓣口E峰、A峰,应用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应用组织多普勒获得Tei指数,启用QLAB9.0CMQ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和整体纵向平均应变数值(GSL)及应变率(GSRs),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得出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前、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时E/A值仅化疗结束时E/A值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化疗中期GSL无明显变化(P>0.05)仅部分节段GSL下降,Tei指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化疗结束时GSL下降明显,大部分节段应变峰值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i指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前、化疗中期GSR无明显变化(P>0.05),全疗程结束时GSR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好的评价化疗后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图 化疗 左室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中医药立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出台,也随着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医药发展正在回归正确轨道。中药质量是体现中医治疗效果的基础,中药质量的评价和检测控制方法越来越成为焦点话题。

  • 标签: 中医药认识 中药质量控制 方法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学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准确率高,同时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TP生物荧光技术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复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大镜检测的方法评价清洗效果,观察组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评价。结果观察组弯盘清洗合格率93.3%、组织剪合格率90%、镊子合格率100%、止血钳合格率72.7%、其他器械合格率80%。对照组弯盘清洗合格率100%、组织剪合格率100%、镊子合格率100%、止血钳合格率90.9%、其他器械合格率100%。两组清洗合格率、感染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ATP生物荧光技术应用到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不合格器械的检出率。

  • 标签: ATP生物荧光技术 复用医疗器械 清洗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协同建立病情早期预警工作对精神科危重症识别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建立病情观察早期预警工作流程,对住院患者病情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住院病区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识别率由实施前的78.26%提升至100.00%。结论建立医护协同病情早期预警工作流程可提高住院病区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的识别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降低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安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MEWS) 危重患者 SBAR 精神科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省太仓市健康自我管理工作模式及工作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取2014—2015年太仓市社区居民中的慢病人群组成自我管理小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太仓市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体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纳人研究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90个,共1461人。干预后总体健康知识得分(4.13±0.82)高于干预前的(3.07±1.28)分,均P〈0.05;干预后正在使用控盐勺和控油壶的比例为53.6%和51.6%,分别高于干预前的22.2%和22.6%,均P〈0.05;干预后BMI为(23.8±4.9)kg/m^2、收缩压为(131.5±31.9)mmHg、空腹血糖为(5.7±1.1)mmol/L、餐后血糖为(8.1±2.4)mmol/L,分别低于干预前的BMI(24.1±5.0)kg/m^2、收缩压(136.1±15.8)mmHg、空腹血糖(6.0±1.3)mmol/L、餐后血糖(8.6±2.9)mmol/L,均P〈0.05。结论江苏省太仓市健康自我管理工作模式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健康自我管理 工作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急诊科护士36例进行分析,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管理)与研究组(层级管理模式),两组各18例。结果研究组护士工作质量、工作能力、综合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层级管理模式后,可以大大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 标签: 层级管理模式 急诊科护士 综合素质 工作能力 影响
  • 简介:生命在于运动,晨练开启了-天的活动,让处于休眠状态的身体苏醒过来,让我们-整天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晨跑作为最常见的晨练形式益处颇多.晨跑可增强人体生物钟的有序性,提高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及-天的新陈代谢.晨跑还有利于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天的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晨跑 户外 科学 人体生物钟 休眠状态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数字化病案技术在病案复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数字化病案技术方式及采用传统方式提供的病案服务在复印接待时间、复印工作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采用数字化病案技术模式提供复印服务较传统模式的复印接待时间由平均5.22±2.13分减少至2.94±1.68分,人均复印份数由1.67±0.83份提高至2.57±1.81份,人均复印张数由28.87±19.22张提高至37.19±22.68张,患者的总满意度得分由3.58±1.96分提高至4.29±2.84分,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病案技术提供病案服务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而且也减轻了病案复印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是一种实用、有效、科学的病案管理方式。

  • 标签: 数字化病案技术 复印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治疗小儿骨折的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儿高18.0%,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二者相差18.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采用外固定技术治疗骨折患儿时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技术 小儿骨折 护理效果 安全性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中药毒性分级评价研究是中药毒性理论研究、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摆脱传统毒性分级的局限性,依照客观科学的实验数据,使中药毒性分级指标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控制中药毒性效应的发生,保障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当前中药毒性分级的现状以及毒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药毒性分级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标签: 中药 毒性分级 标准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镜技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断治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子宫出血患者70例(2014年7月-2016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组,观察组患者进行宫腔镜技术检查与诊断性刮宫术联用诊治,对照组进行阴道B超与诊断性刮宫术联用诊治,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确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腺肌病确诊率99.98%、宫黏膜下肌瘤确诊率75.64%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技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宫腔镜技术 子宫出血 诊断治疗价值
  • 简介:引起的皮肤损伤。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到底谁更安全、有效呢?现在很多消费者谈『化学』色变,认为化学的就一定是不安全的,这是一个大大的误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化学』的,我们每天喝的水(H20)也是化学物质。言归正传,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并没有绝对的谁优谁劣,只要在法规允许的一睛况下,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就能做出安全有效的产品。

  • 标签: 防晒 化学物质 科学 皮肤损伤 配方设计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作为高血压患者药物流行病学调查评价手段的有效性。方法分层整群抽取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青年病例,根据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为A组(美托洛尔+氨氯地平)和B组(缬沙坦氨氯地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的差别。结果A组与B组降压有效率(89.32%Vs88.78%)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E/A值、E’/A’值治疗前后比较提示A组患者与B组患者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可有效地评价高血压患者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推广性较强。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流行病 心脏超声技术 临床药物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外科手术疼痛程度的评价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适用作为术后疼痛的治疗药物,观察组则采用双氯芬酸钠片作为术后疼痛的治疗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的改变情况以及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清醒时、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疼痛程度分别为(5.12±1.01)、(4.02±0.95)、(3.13±0.63)、(2.16±0.55);相应的,对照组分别为(7.89±0.90)、(7.23±0.93)、(6.89±0.68)、(5.93±0.61);观察组清醒时、术后8h、术后16h、术后24h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其次,观察组镇痛总有效性(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且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且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片有助于降低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提高镇痛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积极作用,可推广。

  • 标签: 耳鼻喉 手术 疼痛程度
  • 简介:科学研究表明,肾虚分阳虚、阴虚、阴阳双虚……89%的男性补肾越补越虚。”“权威专家披露,超过140多种疾病与全身性的湿气有关。”

  • 标签: 伪科学 科学研究 全身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临床应用进行方法分析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产后康复护理门诊中治疗的6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2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康复护理与咨询,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服务与优质护理门诊心理咨询。使用Likert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门诊中给予产后科学的康复护理及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指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妇科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药物分析学的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并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眼睛,贯穿于工业药学和临床药学研究的始终。文章重点就药物科学研究中药物分析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药物科学研究 药物分析学 应用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