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脂肪Novozym435催化高酸值燕麦酯化脱酸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确定了脱酸的方法和条件。得出燕麦酯化脱酸最佳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1. 0%、甘油添加量0.32 mg、温度50℃。实际测得脱酸后燕麦酸值(KOH)由56mg/g降为5.04mg/g。

  • 标签: 燕麦油,脂肪酶,酸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肪(LPA)和淀粉(AMY)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美国强生350干式化学分析仪分别检测71例AP患者患病不同时间(2—4h,4—8h,16—24h,2—4d,6—8d)的AMY和LPA,并以40例其它疾病的患者作对照。结果AMY及LPA的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二者呈平行改变。16—24h时LPA阳性率明显高于AMY;2—4d后,AMY阳性率明显降低,而LPA的阳性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LPA对AP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高于AMY。结论血清AMY和LPA联合测定可以快速诊断AP和有效预测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脂肪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脂肪浓度以及脂肪浓度/血清淀粉浓度,得出实验结论。结果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明显低于胆源性和其他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脂肪浓度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浓度、脂肪浓度以及两种指标的比值均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患者能够通过血清淀粉浓度来鉴别,而轻、中、重度患者则不能通过脂肪浓度/血清淀粉浓度来判定。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血淀粉(S-Amy)、胰脂肪(LPS)、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观察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检S-Amy、LPS、PCT以及CRP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急性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淀粉酶 胰脂肪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急诊组标本检测要求准确、快速,能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方法:每个亚组都配备两台仪器用于临床检测,而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均应具有可比性,其偏差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质控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两台设备差异,从而我们发现两台仪器脂肪的质控偏差差距较大,本文就此展开探讨。结果:通过探讨,我们发现基质效应对脂肪的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实验和临床中应该加以重视和区别,推动了在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广泛应用。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脂肪酶  质控  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脂肪配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健康的体检者、重型的胰腺炎患者、轻型的胰腺炎患者当作此次的A组(轻型)、B组(重型)、对照组(健康),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的含量,对体征缓解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A组和B组的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的含量都比对照组高,而B组又比A组高(p<0.05);三种指标所联合的检测在准确度、特异性以及灵敏性上都高于一种指标的检测或者是两种指标的检测(p<0.05);B组不良反应的时间也比A组长(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以及淀粉配合检测可以让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并且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准确的判断病情。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肪酶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新加坡一项研究显示,食用燕麦有助于缓解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研究人员让一些中年男子食用燕麦制成的天然植物保健品,4周后发现,这些男子

  • 标签: 改善性功能 燕麦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100例未患脂肪肝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先后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能够为预后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转氨酶检验 B超 脂肪肝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检测的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确诊的100例脂肪肝患者与随机选取的同段时间进行体检的非脂肪肝人士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脂三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血糖升高;肝功学的三项指标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卜谷氨酰转移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预防、确诊及诊断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标准,早期的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的检测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脂 血糖 肝功酶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并探索其临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去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ALT)、γ-谷氨酰转移(γ-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等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TG、TC、LDL以及FBG水平均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T、AST以及γ-G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机体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水平存在异常,检测上述指标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酶学指标 血糖 血脂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以变性淀粉为壁材,燕麦为芯材,吐温-8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了燕麦微囊粉的制备,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喷雾干燥条件。结果表明:1%的吐温-80添加量、燕麦与壁材芯壁比1:1、进风温度为180℃、进料量4 L/h、转速为21000 r/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制备的微囊粉包埋率为94.01%。该燕麦微囊粉感官性状良好,储藏稳定性强。

  • 标签: 燕麦精油,微囊粉,喷雾干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值在常见老年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RO-PAP法分析患者血样151例并行对照测定55例,按URO-PAP法判断高尿酸血症的标准,男>420umol/L,女>360umol/L。结果高尿酸血症在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脑梗死、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中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说明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高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倾向。

  • 标签: 血尿酸值 老年病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类肝素在非酒精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类肝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为脂肪肝的临床监测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正常大鼠模型(30只),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30只),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肝脏组织中类肝素的表达。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类肝素的阳性率高于正常模型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类肝素的表达增加,提示类肝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 标签: 类肝素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各种肥胖病人及糖尿病人,缝合切口前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组织,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1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50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后我们采用切口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组织,共50例,作为试验组。结果应用传统方法的方法有6例脂肪液化,然而经去除切缘脂肪组织的无1例脂肪液化。结论适当的去除切缘的坏死的脂肪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腹部切口 去除切缘脂肪组织 液化
  • 简介:研究发现,海带含有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阻止身体吸收脂肪,对减肥瘦身大有好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海带中含有的藻脘酸盐能有效抑制人体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一种藻脘酸盐含量攀升4倍之后,人体对抗脂肪吸收的能力将提升75%。也有人说,虽然海带的研究成果喜人,但防止发胖最好的办法还是少吃。

  • 标签: 脂肪吸收 海带 纽卡斯尔大学 化学物质 研究人员 酸盐
  • 简介:脂肪肝的人很多,常有人问起防治问题,特在此简要解答一些脂肪肝防治的基本问题。

  • 标签: 脂肪肝 防治 临床 患者 医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