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糖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患者100例,随机的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硫糖联合法莫替丁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单一的法莫替丁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的治愈人数达到48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治愈人数达到40例,总有效率为82.0%,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中P<0.05组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传统单一的治疗方法相比,硫糖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硫糖铝 法莫替丁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社区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治疗,而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7.8%,对照组为85.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胃溃疡患者应用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胃溃疡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所有患者进行幽门杆菌根除三联治疗1周,之后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为5.6±1.1分,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为8.8±1.6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胃炎患者经硫糖联合法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法莫替丁联合硫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胃炎通过硫糖、法莫替丁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并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 标签: 急性胃炎 硫糖铝 法莫替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厄贝沙坦/氯噻嗪复方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氯地平以及美托洛尔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4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有5例出现低血压,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4%vs27.3%)。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 难治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45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2.5%碳酸钠漱口,疗程4-6周,40例治愈无其他系统的真菌感染,5例复发后治愈,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8天。结论2.5%碳酸钠是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配合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白色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胃溃疡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实验前1周均给予幽门螺菌根治,即兰索拉唑60mg/d+克拉霉素0.5g/d+甲硝唑0.8g/d,一周后,对照组继续服用30mg/d兰索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碳酸镁(1000mg/次,3次/d),连续服用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铝碳酸镁 兰索拉唑 胃溃疡
  • 简介:目的分析辽宁省农村集中式供水不同地下水源类型和水处理方式对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影响,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819个监测点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基本信息收集,每个监测点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采集出厂水样进行检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下水源类型中,泉水水源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均合格;深井水源的超标率低于浅井水源,分别为7.10%和7.90%。水处理方式中,未处理的超标率(8.10%)最高,其次为仅消毒(4.20%),沉淀、过滤(0.60%),完全处理的(100.00%)。结论不同地下水源类型和水处理方式对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有影响。

  • 标签: 水源 水处理方式 农村 集中式供水 饮用水 硝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对Notch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87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DHA,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DHA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基质渗透率测定试验检测DHA对人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DHA后人胶质瘤U87细胞Notch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DHA处理后,人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均明显受到抑制(P<0.01或P<0.05);随着DHA浓度的增加,人胶质瘤U87细胞内Notch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均P<0.01或P<0.05)。结论DHA可能通过下调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人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标签: 双氢青蒿素 神经胶质瘤细胞 Notch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明显高与对照组的78.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5.1±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1.0)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1%,与对照组的10.6%对比,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碳酸镁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溃疡 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和血栓通联合NS静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4.2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硫酸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 低分子肝素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与碳酸镁结合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的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碳酸镁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碳酸镁结合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在临床上持续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溃疡合并胃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联合应用硫糖和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各20例;硫糖组服用硫糖剂,黄连素组服用黄连素剂,联合组服用硫糖剂和黄连素剂,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的95.0%分别高于硫糖组的60.0%和黄连素组的65.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2.5%与硫糖组的5.0%和黄连素组的7.5%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黄连素或硫糖相比,联合应用硫糖和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应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黄连素 硫糖铝 慢性顽固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病患采取厄贝沙坦氯噻嗪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采取厄贝沙坦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且血压、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更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取厄贝沙坦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疗效显著,有较好临床价值。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美托洛尔 高血压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B组给予缬沙坦+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中心动脉压(CAP)、桡动脉增强指数(AI)、血压达标率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24hSBPV、白昼SBPV、24hDBPV和白昼DBPV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夜间SBPV仅在治疗16周后显著低于入组时(P<0.01)。B组患者24hSBPV、白昼SBPV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A组治疗16周后24hSBPV、白昼SBPV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A组治疗8周后、16周后24hDBPV、白昼DBPV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AI及CAP均较入组时显著下降,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时的血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控制白昼血压波动、维持冠状动脉持续而稳定的血液供应、降低CAP以及改善动脉硬化的改善作用方面更具优势,且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较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 标签: 缬沙坦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老年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中心动脉压
  • 简介:目的基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面制品中的含量已经成为政府监管部门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而作为面制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籽粒中的本底含量直接影响着面制品的食用安全性。方法文章通过分析论证了我国主产区小麦籽粒中的本底调查的必要性,并据此对调查方案的设计、调研结果的应用以及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结果经论证,建立我国主产区小麦籽粒中的本底数据库,可为政府监管部门、居民膳食中暴露量的评估和风险管理、出口面制品行业等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支持。结论我国亟需对主产区小麦籽粒中进行本底值的相关调查研究,另外,建议筛查影响本底值的关键因素,由相关监管部门实施风险监测,并确定后续研究方向。

  • 标签: 小麦籽粒 本底值 主产区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镁、奥美拉唑联合方案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30例(2012.11月~2015.10月期间),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1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单一奥美拉唑为主的方案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实施碳酸镁、奥美拉唑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Hp根除概率(93.33%)、复发概率(6.67%)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4.68±1.24)分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2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采取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的方案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效果可观。

  • 标签: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胃溃疡合并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