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性闭青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 86 例 急性闭青光患者为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心理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观察组,起止时间为: 2019.01-2020.02 。 对比两组并发症与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 结果: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 9.30% ,对照组总发生率为 30.23% ,有差异特性( P<0.05 );两组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经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闭青光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闭青光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56例慢性闭青光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参照组行西医治疗,实验组行中医治疗。检验研究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治疗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6.43%(27/28)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为71.43%(20/28),比较卡方值=6.4870,p值=0.0108。结论:对慢性闭青光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将视野缺损情况予以减少,控制眼内压,使疼痛情况减少,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有利于顺利恢复。

  • 标签: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闭青光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 从我院在 2010 年 9 月 -201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闭青光患者中随机选取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 , 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 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疗效和满意程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后的有效率( 97.78% )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有效率( 77.78% );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95.56%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82.22% )( P<0.05 )。 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闭青光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急性闭青光护理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 68例急性闭青光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患者分别有 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添加心理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视力及眼压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依从性也在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 0.05), 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急性闭青光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视力和眼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共情技术应用于急性闭青光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6月入院接受诊治的 90例 性闭青光患者,使用掷硬币法分组(各45例),分别为采用共情应用技术(观察组, n=45)及常规护理(对照组, n=45)开展实验 。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者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 28.89%),差异均呈显著意义( P< 0.05)。结论 将共情技术应用于急性闭青光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技术 青光眼 闭角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急性闭青光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急性闭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青光白内障联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闭青光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 方法: 选择 20 例 来我院治疗急性闭青光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8 月期间纳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给常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组患者心理护理,现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高, P < 0.05 ;心理组患者的 GAD-7 、 PHQ-9 评分在护理前无异于基础组,在护理后心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青光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在护理后得到良好改善,并且护理后患者会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满意,因此心理护理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全球三大致盲疾病中危害为第二的即为青光;其以眼压升高、视野萎缩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视觉健康。急性青光患者发病急骤,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出现视力急促下降,头部局部疼痛,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因患者对疾病了解减少,常根据全身疾病反应选择内科治疗,严重耽误青光疾病治疗时间,危害患者视觉健康。促进人们了解什么是青光,其发病原因,且如何治疗青光在保护患者视觉健康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球三大致盲疾病中危害为第二的即为青光;其以眼压升高、视野萎缩等严重威胁患者的视觉健康。急性青光患者发病急骤,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出现视力急促下降,头部局部疼痛,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因患者对疾病了解减少,常根据全身疾病反应选择内科治疗,严重耽误青光疾病治疗时间,危害患者视觉健康。促进人们了解什么是青光,其发病原因,且如何治疗青光在保护患者视觉健康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青光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原发性闭青光患者共 74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段设置为 2019年 8月 1日 ~2019年 10月 31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 37例。围手术期内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眼压变化差异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眼压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在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基础上,积极改善患者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急性闭青光应用小梁切除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急性闭青光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例),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例),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急性闭青光患者采用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荐价值。

  • 标签: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室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晶状体不全脱位导致 的 继发性青光临床 诊疗方案 。方法 选择 201 7 年 1 0 月 至 201 9 年 1 0 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晶状体不全脱位导致 的 继发性青光患者共 17 例 17 进行回顾性分析 。 结果 术后 角膜透明度恢复后视力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眼压基本控制 良好 ;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详细 的病史采集,散瞳检查 及 UBM 等检查结果结合术中所见悬韧带情况进行选择 相应的手术方案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及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晶状体不全脱位 继发性青光眼 UBM 囊袋张力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手术患者 施行 整体护理干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间在我院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其生活品质和护理满意度较高,恢复情况也比较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手术患者,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生活品质,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期间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视力/眼压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的循证护理效果为90%,护理满意度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效果为80%、护理满意度80%、并发症发生率为20%(6例),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护理前后均出现改善,且无显著差异。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青光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期间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视力/眼压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具有推荐价值。

  • 标签: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循证护理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 100例青光患者为试验对象,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2月为收治时间,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成对照组、观察组,各 50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青光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是( 34.92±4.28)分、( 35.08±4.98)分、( 90.11±7.28)分,均比较对照组各项数据有优势,差异有意义( P< 0.05)。结论:对于青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消除负面情绪,改善就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执行。

  • 标签: 青光眼 护理干预 就医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青光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青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和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情绪变化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和80.0%,管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青光眼 方法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后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院内收治的 80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均在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性质随机分组, 40例划入常规组(基础护理), 40例划入优质组(优质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疗效。结果 优质组内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常规组,优质组内患者视力的改善情况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 对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围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原发性青光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74例原发性青光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眼压控制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控制总有效率(97.30%,36/37)高于对照组(75.68%,28/37),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的效果明显,可对患者眼压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