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在治疗骨关节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关节骨折治疗的患者138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9),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情况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可吸收螺钉的运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影响,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常规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骨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的方法对其进行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的治疗,手术所采用的治疗器具均是采用可吸收的螺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切口均I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个月。骨骼的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时长8.7周;并且没有血管、神经症状发生,也没有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肱骨小头缺血坏死的情况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能够有效治愈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病症,不仅能够减少骨折愈合的时间,还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对病人的伤害,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因而,可以广泛的运用到类似的骨折病例中。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肱骨滑车骨折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可吸收螺钉术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传统手术 可吸收螺钉 四肢骨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结果精确,实验方法易于控制,实用性强的血锰分析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标准1、以及锰分析资料查阅2,对职业工作人员进行血锰测量。结果原子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量血锰3,血锰浓度在0~20μg/L范围内本方法线性良好。回归方程A=0.0118C-0.0019相关系数r=0.9999经过对标准系列零管20次的重复试验,标准偏差Sb=0.0017,检出限DL=0.27μg/L。结论原子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测量血锰,该方法各项测量结果达到《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的要求,适用职业接触者的血锰检测。

  • 标签: 原子分光光度计石墨炉法 血锰 血锰检测
  • 简介:摘要妊娠试验(pregnancytest,PT)是指根据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免疫学和生物学特性对人体中血、尿、腹腔血及腹水中的hCG有无及浓度进行测定的方法。目前,妊娠试验除了用于妊娠的定性诊断以外,也可以用于某些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肿瘤(GTT)和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GTD),还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诊,本文中所述的GTD均包含GTT。

  • 标签: 妊娠试验 妇产科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8~2016.8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700例,均行痰标本培养且葡萄球菌属均为阳性,开展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结果729株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69.5%,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1%,另溶血葡萄球菌占10.7%,腐生葡萄球菌占3.3%,模仿葡萄球菌占1.4%。以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5.7%;其次为庆大霉素,耐药率为80.8%,第三为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3.7%,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耐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球菌属十分敏感于万古霉素,其次为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0、13.0%。结论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葡萄球菌属为主要分离菌,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与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敏感于万古霉素、利福平,需高度重视并合理用药。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药敏试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的80例梅毒患者,全部患者都通过通过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研究组)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参照组)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Ⅰ期梅毒阳性的检出率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之中应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时,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的确认试验检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霉素螺旋体 血浆反应 诊断试验 梅毒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总镉含量。方法对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在灰化温度1000℃,原子化温度1850℃条件下测定。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3.0μg/L,r=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23μg/L;精密度为1.2%~7.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5%~109%。结论所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能够准确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中总镉的含量,方法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微波消解 水样 石墨炉&mdash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镉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对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影响,为采血方式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385例患者,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192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并比较2组采集血样的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1次性成功率(97.93%)和患者舒适度(7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和70.83%,P〈0.05)。但在溶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所采集样本的溶血总发生率(8.29%)和轻度溶血发生率(6.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和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操作成功率较高,患者体验较为舒适,但其溶血发生率方面略高于直型留置针,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留置针采血。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静脉留置针 采血 溶血
  • 简介:目的创新自贸试验区入出境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建立一整套符合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求的船舶检疫监管模式。方法研读《国际卫生条例(2005)》、《船舶卫生指南(第三版)》、《国际船舶医疗指南(第三版)》、《船舶卫生操作手册》及相关文件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卫生检疫工作实际和已有的应用实践,研究子自贸区入出境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创新。结果给予自贸试验区入出境船舶"无疫通行",鼓励创建"国际卫生船舶",形成"国际卫生船队"。结论"国际卫生船队"创建工作服务于自贸试验区建设,并推广应用于全国口岸以及全世界范围。

  • 标签: 自贸试验区 船舶 卫生检疫 无疫通行 国际卫生船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平板运动试验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动态心电图组和平板运动试验组患者分别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诊断,联合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诊断。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一致率与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一致率与动态心电图组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24h动态心电图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随着中国邮轮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内运营的国际邮轮数量不断增加,邮轮产业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其中国际邮轮食品供应是邮轮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邮轮食品供应市场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源于监管制度的束缚,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破解制度,更好的促进邮轮食品供应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从检验检疫制度创新角度出发,对自贸试验区内邮轮食品供应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进行探索、研讨、制度固化,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政策突破,可有效助推邮轮食品供应链的发展。

  • 标签: 自贸试验区 国际邮轮 食品供应 检验检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平板运动实验的临床观察。方法按我院康复医师设计的方案做次极量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一级速度2.7km/h、坡度0、运动3分钟;二级速度3.0km/h、坡度5、运动3分钟;速度3.5km/h、坡度10、运动3分钟,详细描记运动前、运动中每一阶段以及恢复时间的12导联心电及血压。结果出院前在医生的监护和陪同下,5例患者顺利完成运动试验。随访3个月,5例患者均无不适症状恢复良好。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后,早期进行运动试验是安全和可行的,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平板运动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南省食物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构成特点,为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到我科住院的432例0~12岁河南省内疑似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2例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有98例为阴性,334例为阳性,食物过敏原试验总阳性率为77.3%,食物过敏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牛奶49.4%,鸡蛋48.5%,带鱼24.3%,海虾18.0%,鲫鱼13.7%,牛肉15.0%,花生12.9%,羊肉11.4%,小麦9.9%,番茄8.7%,菠萝8.7%,大豆7.2%,桃子6.9%,芒果5.0%。结论河南省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带鱼、海虾、鲫鱼、牛肉、花生、羊肉等,早期发现并回避这些过敏原,可预防和减少儿童食物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共11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口服德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胃炎清胶囊治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痊愈11例,总有效率75.54%;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痊愈43例,总有效率96.36%,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时,可以采用中药胃炎清胶囊治疗后,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中药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胃炎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给心脏神经症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接治的52例心脏神经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及TET结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细降低,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TET阴性有大幅提升,高于干预前,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临床症状,提高心脏神经症患者TET结果的阴性率和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脏神经症 平板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