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药代动力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主要为48只白兔。其中24只为雄兔,24只为雌兔。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入选的白兔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3d组、诱导3d组、对照组5d组、诱导5d组,每个组为12只。观察和对比四组实验对象的药代动力指标。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分析,诱导3d组药代动力参数同对照3d组数值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5d组药代动力参数同对照5d组数值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诱导3d组药代动力参数同诱导5d组数值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厄贝沙坦药代动力存在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辛伐他汀 厄贝沙坦 药代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流动力变化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用门静脉超声测定门静脉血流和门静脉管径。结果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程度严重而下降。结论门静脉超声能判断肝硬化损害的程度。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 彩色多普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尿流动力检查在女性排尿困难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55例排尿困难女性患者的尿流动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逼尿肌收缩乏力24例,占总例数的43.6%;神经源性膀胱11例,占总例数的20%;膀胱出口梗阻(BOO)11例,占总例数的20%;不稳定膀胱3例,占总例数的5.5%;非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占总例数的3.6%;膀胱颈梗阻合并逼尿肌收缩无力2例,占总例数的3.6%;未见明显异常2例,占总例数的3.6%。结论逼尿肌收缩乏力、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BOO)、不稳定膀胱、非神经源性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颈梗阻合并逼尿肌收缩无力是女性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尿流动力检查对女性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治疗女性排尿困难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女性排尿困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肛肠动力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30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观察比较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后,与术前相比患者肛肠动力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大收缩压(AMCP)、以及肛管静息压(ARP)的变化情况。结果300例患者手术前后AMCP及ALCT均无显著的变化(P>0.05),患者可以自主有效的控制排便;术后患者ARP、RRP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但ARP仍明显大于RRP(P>0.05),所以患者无肛门失禁现象出现。同时可见高位肛瘘患者治疗后各项肛门动力参数与低位肛瘘患者相比,显著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手术患者可有效控制排便且没有肛门失禁现象出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

  • 标签: 中医挂线 肛瘘 肛肠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慢诱导插管与快速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将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慢诱导插管,对照组予以快速诱导插管,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变化。结果研究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显著(P〈0.05)。结论慢诱导诱发的心血管反应较轻,可确保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诱导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子宫以及卵巢动脉的血流变化大小,并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在不孕症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本院近1年来接受药物治疗的PCOS(子宫卵巢综合征)患者20例,对患者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并对患者的子宫卵巢动脉进行检测。结果,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在月经的不同时期,其卵巢动脉在不同时期的收缩期峰值速度以及阻力指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过hMG治疗后,患者的卵巢动脉回复了周期性变化,其子宫膜增厚,优势侧卵巢动脉PSV、RI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通过检测,卵巢动脉的血流阻力出现了动态性变化,通过此可以判断,采用药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患有子宫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治疗与诊断过程中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作为子宫内膜接受性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子宫卵巢综合征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卵巢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全髋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肢静脉通路后,观察组将0.4μg/kg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采用微量泵从静脉10min内泵入,维持量为0.3μg/(kg·h);对照组将50ml0.9%NaCl溶液从静脉泵入,方法同观察组。分别记录患者入室(T0)、开始泵药(T1)、泵药10min(T2)、切皮(T3)、切皮30min(T4)、拔管(T5)、拔管后30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功能状态指数(CSI)等参数,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30min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SBP、DBP、HR在T5、T6时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I在T2-T6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稳定,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维持OAA/S。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全髋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髓腔内径大小的改变对牙移动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6种不同髓腔内径的下颌第一双尖牙模型进行比较。分别是①髓腔钙化后髓腔;②髓腔大部分钙化,向内缩减0.5mm;③髓腔小部分钙化,向内缩减0.25mm;④正常牙髓腔;⑤髓腔小部分吸收,向外扩展0.25mm;⑥髓腔大部分吸收,向外扩展0.5mm。加载垂直力160N,计算牙周应力分布及牙的位移。结果在牙齿中央窝垂直加载下,从没有髓腔到髓腔逐渐增大,牙周应力分布与牙齿最大初始位移均增大。结论髓腔内径的改变对下颌第一双尖牙牙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改变有明显影响,随着髓腔内径的扩大其牙体牙周组织应力及位移均相应增大。

  • 标签: 下颌第一双尖牙 结构力学 应力分布 位移 三维有限元
  • 简介:摘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失眠症时,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等各种优势,因此对失眠的治疗上广泛使用。本文探究了采用中医药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理,分析了采用中医药治疗所取得最新进展。

  • 标签: 最新进展 作用机理 中医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CIN合并HPV感染者分为A组及B组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微波治疗,B组接受光动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分别为66.67%及83.33%,明显高于A组的22.22%及36.11%(P<0.05)。同时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及20.59%(P<0.05),明显低于A组的50.00%及69.44%。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N合并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治疗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6±19.21)min、(207.56±85.34)ml、(64.25±20.15)ml、(12.16±2.12)周,以上数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0VS72.0%,P<0.05)。结论实验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重建型交锁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股骨复杂性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方式,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复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治疗的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利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及减少了手术创伤。

  • 标签: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