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间选取300位在我院老年科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风险防范组和传统组,各15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对比可知,风险防范组病人的基础护理满意程度(4.71)比传统组(3.91)高,P<0.05,风险防范组病人的护理技术满意度(4.76)比传统组(4.01)高,P<0.05;风险防范组的出院指导满意度(4.81)比传统组(4.05)的高,P<0.05。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护理中加入风险防范护理服务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升病人对治疗的配合度,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隐患防范 老年科病房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 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法律意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 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强调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及教育,在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根据我院护理工作中多年的经验发现护理风险贯穿始终,因此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降低风险的应对措施非常必要。方法 阐述急性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每个护理风险的关键点进行详述,提出工作要点和应对方法。结论 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在急诊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在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PICC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静脉治疗工具,PICC相关静脉血栓是PICC最严重并发症,且多数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对PICC相关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

  • 标签: PICC 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管理与支持的效果。[方法]将154例自2018年3月~2020年5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所有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营养风险管理及支持。[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BMI、PA及AL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MI、PA及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 营养风险 风险管理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110例产后出血产妇,经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人数各55例。观察组施行护理风险管理,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的产后24h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4h出血量,与参照组的产后24h出血量比较,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应用于体检中心的效果.方法:选择107例体检服务对象为研究对象,风险管理应用前的52例服务对象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应用后的55例服务对象为观察组,比较风险管理应用前后两组对象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对体检中心护理服务安全感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引入体检中心护理服务实践,能降低服务对象中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服务对象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风险管理理论方案实行外科的护理工作,其总体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有76位在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参与其中,开展时间在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将参研患者分成A、B两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血液透析机。近几年来,随着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断增加,需要透析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每个医院的都在扩大规模,针对于透析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保证所使用的设备处于正常且安全的状态。因此设备的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维护,管控设备的质量。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会发生异常情况,此外,定期的维护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质控 风险管理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尽人皆知,外科护理工作具备较强的技术性、较多的交接、较高的服务要求、较强的时间连续性等特点,较大的落实难度。常规的外科护理包含很多的潜在风险,譬如:患者的摔倒、管道脱落、感染等,若是发生以上风险一定会为护理的落实效果造成影响。本文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继续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切之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影响因素。方法:抽选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9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础指标,检测其血清指标及膳食情况,对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营养不良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3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是23例,无营养不良风险16例,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是58.97%。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和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其Hb、Tp、Alb及Cr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营养不良风险组病例的年龄、体质量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病例比较具有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病例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膳食纤维摄入值均低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的病患,差距比较显著(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及营养摄入情况等密切相关,需要强化重视程度,预防患者营养不良。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风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数据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有效避免各类投诉事件的发生。为内科患者的及早痊愈,起到了良好有利的帮助作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7月-2020年7月抽取本院收治的7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6例。前者用常规护理,后者增加风险管理,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实验组少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既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又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对策。方法 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接收的骨科疾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在护理骨科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充分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防范对策,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避免或者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 要:孕产妇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风险管理在临床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从根源上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逐渐被广大临床护士和患者所认可[1]。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医院普外科属于较特殊的科室,病情类型多而复杂,且往往发病较急,因此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即临床定义的护理风险。这些护理风险不仅会对普外科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同时,护理风险也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掌握了解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普外科护理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水平、高安全性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普外科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 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