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肖泓教授为“吴氏扶阳理论”第三代传人,文章介绍肖泓教授基于“扶阳理论”,认为慢性阻塞肺疾病的基本病机多为“肺肾气(阳)虚”,临床上活用“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经验。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扶阳理论 吴生元 肖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医学事业都在持续发展,我国也是如此,和医学事业相配套的医药事业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这项事业事关重大,人们的身体健康有赖于此,所以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现在医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行业内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化,所以医药企业在经营销售的手段上要改变陈旧观念,同时注重自身的销售信用是在市场中获取一席之地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信用销售在医药企业中的作用和发展情况。

  • 标签: 医药企业 信用管理 销售管理
  • 简介:目的:主要研究慢性乙肝中医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39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患者进行中医型、血常规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慢性乙肝中医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肝郁脾虚型患者的RBC、HGB水平最高,肝肾阴虚型患者的PLT、WBC水平最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中医型与血常规检查指标中存在密切关系,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帮助,因此应该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

  • 标签: 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血常规检查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分别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作用。

  • 标签: 肺炎喘嗽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痰热闭肺证
  • 简介:摘要月经前后诸是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反复性出现乳房胀痛、头痛、肢体浮肿、身痛、泄泻、吐血、衄血、发热、情志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者。本文根据其病因病机、众医家治疗经验及对病例分析,对月经前后诸有一定的认识。

  • 标签: 月经前后诸证 中医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数据资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肺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肺功能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患者不仅疗效确切,还能确保肺功能安全且稳定。

  • 标签: 参芪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气虚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肺炎喘嗽(痰热闭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分别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整体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肺炎喘嗽(痰热闭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整体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作用。

  • 标签: 肺炎喘嗽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痰热闭肺证
  • 简介:对于广大青年女性朋友而言,锻炼身体是其强健身体、减脂塑型、追求皮肤紧致有弹性和增加自身魅力的重要手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适当的锻炼也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加大脑的工作效率。步入冬季,天气寒冷、干燥。适合进行活动量小、平缓轻松的锻炼项目。冬季女性在室外活动可以选择如徒步、慢跑、骑自行车、滑雪等项目。在室内活动可以选择高温瑜珈、普拉提、游泳等项目。

  • 标签: 锻炼身体 青年女性 冬季 身体免疫力 现代生活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寒Hp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起至2016年11月间到我院门诊部就诊,确诊为脾胃虚寒Hp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法,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附子理中汤进行门诊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HP感染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脾胃虚寒患者Hp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Hp感染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中医药综合疗法与常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风阳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中风阳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医药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各项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风阳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病机变化灵活用药能显著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中风阳类证 中医药综合疗法 常规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成为准妈妈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会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但由于受到经济、生活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限制,孕妇对怀孕期间用药对胎儿产生的影响有着不正确的认识。本文从孕妇用药对胎儿不同方面的影响出发,结合长期的实践观察,对孕妇在孕期合理、安全用药提出一些使用原则,希望能够有所助益。

  • 标签: 孕妇用药 对胎儿影响 用药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干预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谷维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月后连续随访观察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观察组为(8.92±3.45),明显低于对照组(4.36±3.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参与治疗原发性失眠发挥了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轻失眠带来的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应用的是资料回顾方法,研究者对各个中医辩证等进行信息登记,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年龄为59~64周岁,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在所有的中医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从中医论证频次演变角度来说,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而最容易引发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

  • 标签: 中医证型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提取慢性心衰患者的侯要素,采集心衰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相关信息,对各侯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心功能中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提取病位类素5种,分别为心、肺、肾、脾、肝,出现频次合计576次,构成比39.61%,在各级心功能中出现频次构成比由大到小排列均为心>肺>肾>脾>肝,其分布构成比均具有显著差异;病素12种,其中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要素,按各素出现频次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为气虚234次(26.65%)、痰浊159次(18.10%)、血瘀131次(14.92%)、水饮106次(12.07%)、阴虚105次(11.96%)、阳虚69次(7.86%),6种基本素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心功能心衰患者中的分布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随着心衰病情的发展,心衰的病位是动态变化的,其由心→心肺→心肺脾肾。心衰的候多为虚实夹杂,出现以痰浊、水饮、血瘀等实证类素占比例增大时,病情相对较轻;而以气虚、阴虚或阳虚等虚素占比例加大时,病情多较重。通过分析慢性心衰中医候要素分布特征,可为慢性心衰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及参考。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为了准确评估抗高血压药物毒性及用药安全,从而降低个体间用药差异性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进而为我国心血管科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高血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以合理用药为切入点,就提出具体的应用进展进行深入探究。然而,从现阶段我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水平来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尚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 简介:摘要医院的职工思想建设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思想建设不仅能有效促进职工间的和谐发展,而且还能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医院应在大力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职工的思想建设。本文以加强医院思想建设的作用为出发点,重点阐述医院思想建设的规律和原则,以便能制定各种措施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准,使医院各项工作得以和谐发展。

  • 标签: 医院 思想建设 规律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浊阻滞型心悸效果及对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接诊的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①中医候总积分对比治疗组总积分4.48±1.91,对照组总积分6.81±1.98,对比t值为3.88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有效率95.24%,对照组有效率71.4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能明显降低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的中医候总积分,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对痰浊阻滞型心悸患者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温胆汤加减 痰浊阻滞型心悸证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黄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肾衰竭属脾肾气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芪黄益肾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口服,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候积分、血肌酐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降低,两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候总有效率是94.45%,对照组为6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淡不渴等候积分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黄益肾汤应用于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肌酐水平,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脾肾气虚证 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