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以传染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县河滩地区2个血吸虫病流行较严重的村(行春、腰埂)实施传染控制、综合治理和卫生血防项目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4年的措施实施观察其预防血吸虫病效果情况.结果实施综合防治措施4年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2个试点村人群感染率分别由试点前(2006年)的3.95%、3.19%下降到试点后(2010年)的0.48%、0.41%,分别下降88.1%和87.1%;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均降为0,下降100%.结论河滩地区实施以传染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感染性钉螺、控制人群感染,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效果.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染源控制
  • 简介:(接上期)血吸虫病的流行包括5个环节:一是人、畜等哺乳动物传染排出虫卵二是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三是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四是毛蚴在螺内发育逸出尾蚴五是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畜等哺乳动物.

  • 标签: 传染源控制 血吸虫病 防治 哺乳动物 尾蚴感染 中间宿主
  • 简介:目的探索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评估家畜传染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效果.方法在洞庭湖区君山区选取6个乡镇42个相邻的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示范区,以洲滩或村垸为建设单元,因地制宜地实施易感地带封洲禁牧、建立定点牧场、开展舍饲圈养、家畜疫病监测管理、以及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等以家畜传染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措施,观察优化干预措施前后人畜病情和螺情变化,评估优化干预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实施优化干预措施3~5年后,家畜放牧率、牛存栏数(主要传染)、以及有螺洲滩野粪密度和阳性率分别减少了99.89%、67.09%、99.90%和100%,人、牛、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3.28%、95.88%和100%.同时,垸外水体感染性降低了100%,居民依存性提升了81.23%.干预措施前后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情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措施,对控制江湖洲滩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染源 家畜 防治措施 集成优化 洲滩型流行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控制。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食源性疾病进行讨论。结论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就食品安全问题本身的严峻性而言,重视并大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 标签: 食品卫生安全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社区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社区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对如何制定有效的社区传染病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方法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将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范围内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6078例传染病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问答,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社区传染病的特征和发病趋势。结果三河市辖10个镇、4个街道办、4个园区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2.30%;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8.46%;手足口病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33.85%;肺结核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0.72%;其他感染性腹泻大约占社区传染病总患者例数的14.67%,罹患传染病的患者中儿童所占比率较大。结论对于社区传染病的控制应当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防控和治疗,定期加强社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的预防工作和接种工作。

  • 标签: 社区 传染病 病种 控制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具体措施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及《国际卫生条例》机场检验检疫局与急救中心签定具体协作计划分工实施。

  • 标签: 深圳机场 传染病 疫情处理 实验室检验
  • 简介:摘要常见的突发传染病频发现象不仅对民众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更对很多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从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保证民众的正常生活出发,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系统和机制,这是迫在眉睫的研究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如何建立常见传染病突发危机预警系统,预防新出现的传染病危机,完善突发疫情危机管理计划,对危机管理和危机处理的应急机制的设计,为我国制定突发传染病危机管理综合系统提供必要的科学理论基础借鉴。

  • 标签: 常见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危机管理
  • 简介:摘要: 2019 年由湖北省武汉市引发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国人民为之颤栗,并且时至今日疫情还未完全消除,在此同时,该传染病又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扩散,造成极为劣质的发展情势。 短文介绍了针对传染病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对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后又讨论了该如何开展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索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动物传染病防治的多部门合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方法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和专家论证等方法,分析吉林省主要动物性传染病防治中多部门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多部门合作机制。结果吉林省动物传染病防制由多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在部门间合作中存在职能划分不清,缺乏动物疫病本底资料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经费匮乏等问题。结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多方共同参与,是吉林省动物传染病防制中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机制。

  • 标签: 动物源性传染病 防治 合作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取得的控制效果。方法针对我区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心管理部门所管辖区域运用的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为指导理论所取得防控效果。对我区防控管理部门辖区内2012年1月—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以及通过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防控的理论,辖区内2013年1月—12月传染病发病率和发病类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运用该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1种,发病率为11.8%,发病频率降低;没有运用该理论思维前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4类,发病率为19.2%,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有利于控制传病的发病频率,缩小发病种类的范围,取得良性的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人们公共安全,稳定社区环境。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控制 理论思维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真菌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即传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中传染可为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或受感染的动物。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病学以及不同预防治疗方案的影响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018年期间经实验室确认的的 203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 n=102)和对照组( n=101),对两组患儿的传染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不实施预防宣教,观察组则结合相关部门进行早期的健康宣教等。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具备传染性强和发作频繁等特征,且传染发病情况不稳定,故而应该注重对患儿的早期预防和对症治疗,并加强全面的健康宣教。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传染病学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