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从某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以及其分娩的婴儿中,抽取104对,随机将其分为联合免疫组和参照组,均52对。联合免疫组采用联合免疫法对孕妇、新生儿均实施免疫阻断预防,参照组仅对新生儿出生进行免疫预防,观察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免疫阻断情况。结果联合免疫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免疫阻断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孕期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预防联合新生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免疫预防 母婴传播
  •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市孕产妇感染HIV现状及母婴传播防控措施。方法以2011年至2016年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或产科门诊接受艾滋病咨询、围产期保健的孕产妇中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及其娩出的婴儿为目标人群,对HIV抗体阳性者进行综合干预,对娩出的婴儿进行随访并于出生后12个月检测HIV抗体。结果2011年至2016年郑州市孕产妇人群中接受HIV检测的孕产妇人数逐年增加,HIV抗体总阳性率为1.66/万;2011年后HIV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HIV抗体阳性率出现短暂回升,之后逐渐下降至2016年的1.37/万。HIV感染的孕产妇中,31~35岁年龄段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采供血者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受血者、婚外性传播、配偶间性传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2~3次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分娩1次和分娩4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采取自愿服药、妊娠期避免侵入性操作、剖宫分娩、婴幼儿人工喂养、发育检测等干预措施后婴幼儿HIV抗体阳性率为2.63%。结论郑州市孕产妇HIV感染率偏高,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服务、对阳性孕产妇和婴儿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

  • 标签: 孕产妇 HIV感染 母婴传播 郑州市 防控措施
  • 简介:临床路径是过程管理工具,它利用最优证据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率。但是,我国临床路径的实施程度还不高。临床医师对临床路径的认可度不高,相关政策和管理的激励不足,医院信息系统缺陷,相关研究缺乏,都影响了临床路径的实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将是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助推力。

  • 标签: 临床路径 发展 效果 实践
  • 简介:目的对武汉市6个区的20个街(乡)进行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与消除达标考核。方法按照《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976—2015)》,对武汉市4个传播控制区的15个街(乡)和2个传播阻断区的5个街(乡)开展人群、家畜、螺情、档案资料考核以及现场钉螺调查。结果2012~2016年15个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街血检223361人,血检阳性数6872人,共粪检6839人,累计阳性290例,2012~2016年分别为137、116、26、11、0例,粪阳者全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均为既往感染的历史遗留病人;累计存栏牛27316头,粪检未发现阳性;5年内均未发现阳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029、0.018、0.035、0.024、0.015只/0.11m^2,抽样30个流行村,现场查螺活螺平均密度为0.12只/0.11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连续5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与感染性钉螺。5个消除达标考核街至少连续10年内无粪阳病人,为无牛区,共调查了8个流行村,现有钉螺面积为0,现场调查2500框未查出钉螺。结论2017年武汉市江夏、汉南、蔡甸、黄陂4区的15个街各项疫情指标已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武昌、武汉开发区2区的5个街已达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为下一步全区达标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消除 武汉市
  • 简介:摘要中医药博物馆是发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分析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

  • 标签: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传播 教育
  • 简介:目的分析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孕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病咨询、检测及干预情况,为规范开展母婴阻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7年濂溪区预防HIV、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月报表相关数据,分析三病检测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综合性干预情况。结果2016-2017年濂溪区辖区内孕产妇数5473人,接受HIV、梅毒、乙肝咨询检测率为100%,孕期检测率为89.79%,早孕期检测率为57.37%。三病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37‰、1.64‰和5.35%。通过综合性干预,未发现HIV感染儿童及先天梅毒儿童。结论提高早孕期检测率,规范HIV、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综合性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孕产妇
  • 简介:摘要中医药博物馆是发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分析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

  • 标签: 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 传播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乳路径及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具体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录的8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经胸乳路径及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乳路径组手术时间较胸壁路径组显著缩短(P<0.05),胸乳路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胸壁路径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路径较胸壁路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相比更具有微创的优势,其具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对适应症明确者,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乳路径 胸壁路径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首次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110例纳入本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6月~2018年1月,将样本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55例。对照组采用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输液后瓶内残留液体量为(10.2±2.4)ml,较对照组明显要少,结果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83.6%,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路径在小儿临床输液过程中,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液体残留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小儿输液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理管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管理,护理管理伦理越来越受到伦理学界和医疗业界的关注。护理管理离不开伦理,伦理通过护理管理实践体现其实践价值。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将伦理道德原则引入护理管理实践,从而内化护理管理伦理理念,加大护理管理伦理原则的贯彻力度,以便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伦理 实践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护理路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路径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57%)、ALB(27.75±2.14)g/L高于对照组(88.57%)、(27.17±2.03)g/L,而ALT(56.47±8.68)U/L、TBIL(20.53±4.16)μmol/L、AST(64.33±7.37)U/L、不良反应发生率(4.29%)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74.22±8.90)U/L、(28.14±5.19)μmol/L、(75.85±8.33)U/L、(17.14%),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护理路径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肝硬化症状和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路径 肝硬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PICC护理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首次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各自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传统健康宣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对PICC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掌握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护理过程中引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PICC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89.3%,对照组的满意率67.9%,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管理中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 医疗管理水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化疗患者,研究组(n=60)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n=60)应用基础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住院天数、医疗开支。结果研究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医疗开支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住院天数少,节省医疗开支,从而缓解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具有重大积极护理意义。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药学人员参与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CBM、CNKI、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药学人员参与临床路径作用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包括3667名受试者。药学人员参与临床路径以参与临床路径实施环节为主,可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并改善合理用药情况。结论药学人员参与临床路径有积极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药学人员 临床路径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为肺炎患儿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改善,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且患儿家长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临床路径护理 退热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定植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肠球菌耐药株日益增多,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igh-levelaminoglycoside-resistantEnterococcus,HLARE)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VRE)分离率更是快速增长[1]。

  • 标签: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医院感染 调查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炎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5.1)d,住院费用为(3823±388)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5±6.7)d,住院费用为(6122±517)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炎
  • 简介:摘要在现代人才培养体系中,幼儿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也呈现出新的授课需求,但是幼教体系缺呈现出小学化的倾向,通过在幼儿教育中融入真正的幼教元素,可以助力幼儿教育提档升级。适当的幼儿教育对于幼儿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路线,满足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实现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进行有效治理。

  • 标签: 幼儿 教育 小学化 幼教治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100例,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知识认知达标率等方面都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最佳护理服务。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产科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