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促进病变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糖尿病足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表现。方法用VikingSelec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0例2糖尿病患者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的SCV异常率64.2%,MCV异常率49.8%,SCV和MCV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共检测神经2400条,1240条异常,异常率51.7%;下肢检测神经1800条,1142条异常,异常率63.4%;上下肢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V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通过测量19-22岁男、女生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正常值,得出34份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形图。整理出志愿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在51.17-72.98m/s之间,平均为58.74m/s。从而得出结论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是一种简便、客观、敏感的无创伤性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和精确性高等优点,检测的图形清晰明了,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为以后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正常男 女生 正中神经 速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在男性人群中吸烟因素与臂踝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是否存在关系。方法随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60例,分为吸烟组40例,非吸烟组20例,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被抽样人群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测定,并做好相关记录。结果<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可以发现吸烟人群中的动脉硬化趋势,提早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硬化 男性吸烟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神经电传导速度变化的特点及与主自神经病变关系。方法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10例、女104例,年龄52+13岁,病程2—20年)测定其胫、腓神经和正中、尺神经传导速度,与临床症状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此法检出率高达76%,明显高于临床自觉症状出现率(39%),下肢神经病变重者(腓神经传导速度<40米/秒〉多合并上肢神经病变,而无上肢神经病变者腓神经病变较轻。结论周围神经电传导速度的测定可在自觉症状出现前早期发现神经病变,病变早期累及下肢神经,后期同时累及上肢神经,病变严重程度与消化系统胃轻瘫变程度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电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在脑卒中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脑卒中偏瘫经康复治疗的2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未经康复治疗的对照组22患者,运用神经传导速度分析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参数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康复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数值比较临床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评价中一个比较明确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 标签: 神经传导速度 脑卒中后偏瘫 康复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理生理基础。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作为评价亚临床靶器官侵害的工具,已经成为检测大动脉僵硬程度的金标准。目前普遍使用的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已成为心血管危险性评估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视网膜血管作为惟一能够无创、直接观察到的人体血管,它的病变直接反映了全身各个脏器微血管的病变情况,因此视网膜血管被认为是评估心脑血管意外非常重要的指标。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视网膜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美国尼高力VikingQues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12例临床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和60例健康人,进行了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及研究,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MCV或SCV至少有一项异常者74例,占66%。其中正中神经异常率为35.7%,尺神经异常率为26.8%,腓总神经异常率为61.6%。而临床上确诊有周围神经病变者仅为17.9%。病程大于10年的糖尿病患者组MCV、SCV与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且传导速度的改变呈双侧对称性并与病程有关。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有价值的。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本文对已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者60例分为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1组)和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2组),并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其进行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及研究。结果为DM-1组和DM-2组与正常值的MCV和波幅(CAMP)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DM-1组与DM-2组上下肢MCV异常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糖尿病(DM)患者虽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但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可能,且下肢神经损害重于上肢,MCV测定对DPN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治有较为肯定的应用价值,应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的变化。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缬沙坦组35例,氢氯噻嗪组35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30例;观察血压及24h尿白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空腹血糖(FPG)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00例患者经3药联合治疗8周后,显效85%,有效8.0%,总有效率93.0%。各组治疗后SBP、DBP、24h尿白蛋白较治疗前下降(t=2.314、2.225、2.314,P均<0.05);BUN、C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3组FPG治疗后低于治疗前(t=2.254、2.325、2.304,P均<0.05);与PWV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有SBP(r=0.769,P=0.000)、脉压(r=0.807,P=0.000)、FPG(r=0.729,P=0.016)。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ABI和PWV的测量,对其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过程中,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本医院接受诊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2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患者100例,列为A组,有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患者100例,列为B组,同时选取正确的健康对照组100例。结果A组患者所有检测神经的MCV、SCV平均传导速度值与B组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照组减慢,计算出之后,得到P<0.05,B组患者的胫后神经以及腓浅神经的MCV、SCV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慢,计算出之后,得到P<0.05,所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及B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但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来说是一项敏感指标,可以用以显示某些亚临床病例。

  • 标签: 神经传导速度 F波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糖代谢状况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微量白蛋白尿(MA)等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门诊及病房就诊诊断为糖调节受损(IGT)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M)及正常糖耐量(NGT)组患者,每组各40例。以上患者均检测baPWV,hs-CRP及UACR等。结果血糖异常组(IGT+T2DM)病人,hs-CRP、UACR及baPWV数值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结论hs-CRP及UACR可能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C 反应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PN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足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足部护理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来笔者医院进行DPN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式的实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护理DPN患者时加强足部护理,对照组则不加强足部护理,实验时间为60天,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护理前后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比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高,并且两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足部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有助患者病情恢复,同时在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显著,值得护理工作者广泛应用与研究。

  • 标签: DPN 足部护理 神经传导速度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血管弹性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患者每晚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同时对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为期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脉压(PP)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能坚持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能定期门诊复查。3个月后,患者的LDL-C、PP和baPWV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依从性。阿托伐他汀治疗不仅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弹性。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脏传导系统,顾名思义是心脏的“通讯网络”,它能将窦房结形成的激动迅速传遍整个心脏,引发心肌协调收缩,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和排血功能。心脏传导系统由具有较高兴奋性及传导性的心肌纤维所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束支及浦氏纤维。

  • 标签: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纤维 通讯网络 心脏正常 浦氏纤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