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当孩子们逐渐长大离开家庭,屋里只剩下两个人时,夫妻之间可能“相看两相厌”。随即便可能发现,除了养育孩子,两人的共同语言已经很少了,日子过得很不快乐。其实,夫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重新发展关系,“复联”其性生活。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法。

  • 标签: 性生活 夫妻 空巢 共同语言 孩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9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98名老人,有抑郁症状的有33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6.67%。其中中、重度抑郁占2.52%。结论抑郁症状是社区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之一,尤其是老人。应引起社会、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的注意,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老年人心理保健。

  • 标签: 空巢老人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老人骨折后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将两院2011-2013年收治的51例老人骨折病人与2007-2010年收治中的52例老人骨折病人进行比较,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焦虑(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骨折后病人的焦虑情绪。能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远期疗效。

  • 标签:
  • 简介:家庭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人独自居住家庭。预计2010年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率将达到80%,2030年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化。

  • 标签: 空巢老人 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50例综合症的老年干部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运用类属分析法,归纳出住院老年干部的心理状况的3大主题优越和指挥感、失落和孤独感、猜疑心重易误解。结论分析住院老年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心里护理措施。

  • 标签: 质性研究空巢综合征老年干部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老人通常解释为居住在家庭的老人,即具有子女但不与其共同居住的独居老人及配偶两人居住的老人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老人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老人的养老和就医问题正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关心和重视老人健康问题,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探讨目前我国老人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旨在寻求解决老人身心健康的护理对策,提供他们生活质量。

  • 标签: 空巢老人 身心健康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对干休所老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部2012年3月份至2013年5月份240例70岁以上空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0例,A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B组为对照组,没有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针对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合理用药、体能活动、相关疾病防治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老人在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合理用药、体能活动、相关疾病防治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入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使老人自觉采用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自我保健的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干休所 空巢老人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空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空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市2~3个社区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关系、经济收入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有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社会支持.老人的SCL-90测评结果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CQOLI-74)结果呈一致性,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既要重视老人的躯体健康,更要重视老人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提高空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空巢老人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机能的改变以及特殊的心理特点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儿女们长期离家工作所致他们“”状况,他们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就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针对提高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建议。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农村 &ldquo 空巢&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市4个社区的老年人200名,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老年人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而实验组老年人则给予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老年人的居家环境安全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让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有效改善,让老年人的居家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区空巢老年人 居家环境 安全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对空老人抑郁孤独状况、幸福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调查深圳市福田区≥60岁居民老人情况,将轻中度抑郁老人15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予家庭医生团队综合服务干预方案,对照组予常规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18个月。将干预前后试验组与同期对照组、无抑郁组(867例)的抑郁、孤独、幸福感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深圳市福田区老人检出率22.60%(1035/4580),老人抑郁检出率16.23%(168/1035)。有抑郁症状者GDS(t=42.33,P=0.00);UCLA(t=55.38,P=0.00)评分高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UNSH(t=-48.89,P=0.00);WHOQOL-BREF(t=-36.46,P=0.00)评分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干预6、12、18个月GDS、UCLA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NSH、WHO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18个月GDS、UCLA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6、12、18个月的GDS、UCLA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NSH、WHOQOL-BREF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干预前后与无抑郁组比较,GDS、UCLA评分均高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NSH、WHOQOL-BREF评分均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8个月后,试验组抑郁(χ2=39.212,P〈0.01);孤独(χ2=47.997,P〈0.01)与干预前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老人抑郁孤独状态,提高幸福感及生存质量,但干预后结果仍未达到无抑郁老人的水平。

  • 标签: 空巢老人 抑郁 孤独 幸福感 生存质量 家庭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干休所老人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干休所老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调查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对于观察组调查者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调查者的抑郁症状、孤独感及幸福感。结果GDS、UCLA及MUNS评分在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但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三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干休所老人具有积极影响,可减轻其抑郁、孤独感受,并提升患者的幸福感。

  • 标签: 心理干预 空巢老人 抑郁症状 孤独感 幸福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连汉信(原大连高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发及生产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围绕着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病毒免疫等学科方向,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重组戊肝疫苗";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重组水蛭素"等的研发工作.

  • 标签: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重组水蛭素 肝炎 摘除 疫苗研发 攻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