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红比色法测定水中Br是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在GB8538.38-87和地矿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中都推荐此法.该方法多用于淡水分析,但对于卤水中含有大量的Cl-是否干扰Br的测定未有报道,目前卤水中分析Br均采用溴-品红比色法,但此方法明显比溴-红比色法流程长,操作手续

  • 标签: 澳-酚红比色法 氯离子 干扰实验 地下水
  • 简介:磺化净化六六六提取液时,残留在石油醚相中的丙酮引起β、δ六六六两组分部分损失.本文研究了丙酮残留量与β、δ六六六两组分磺化损失间的关系,实测了常规条件下丙酮的残留量,找出用2%NaSO4溶液两次洗涤提取液,有效降低丙酮残留量,减少β、δ六六六组分磺化的简便方法,用于土壤样品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农药残留 磺化法 净化 丙酮 洗涤 土壤
  • 简介:本次研究以淮南矿区C_(13)、B_(118)、B_(10)、B_(4b)和A_3煤层为实验样品,应用Rock-EvalⅢ(OilshowAnalyzet)仪器分析其热解色谱特征,并五层煤的产烃能力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热解色谱 有效碳 淮南煤矿
  • 简介:空气中甲苯用TenaxTA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提取出来,再经AT.SE-30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HL-3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定量结果。

  • 标签: 甲苯 气相色谱 Tenax TA
  • 简介:论述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 标签: 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 穆龙套型金矿 成矿特征 远景分析
  • 简介:变质核杂岩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变质核杂岩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杂岩核为上太古界南黄片麻岩套,中间韧性流变层由中元古界大理岩段及上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震旦系沉积盖层零星出露于南东,指向构造反映由北北西往南南东的剪切滑动。同构造期闪长玢岩K-Ar年龄147±4.4Ma,表明南变质核杂岩是燕山运动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属陆内造山型变质核杂岩。

  • 标签: 扬子地块 变质核杂岩 中间韧性流变层 伸展作用
  • 简介:在传统的地质实验测试中,我们常使用碘化钾.硫脲光度法测定矿物中锑的含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这种方法步骤繁琐,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重现性也比较差。本文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创新,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简化,提高了可操作性和重现性。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基于在试样分解后,在硫酸介质中,三价锑与碘化钾形成黄色配合物,430nm处,直接用光度法测定。

  • 标签: 创新 简化 光度法
  • 简介:依托于“北京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自然重砂和化探专题,结合北京松峪地区的金矿分布特征,已有的1:20万自然重砂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松峪地区金矿物自然重砂异常与地球化学异常,两者的吻合程度高,自然重砂异常完全在地球化学异常的范围内,且93%的范围存在于地球化学异常II级与III级富集带中,所圈出的自然重砂和地球化学异常能直接指示相应地质体的含矿性.同时,自然重砂异常亦表明,在一级异常点密集的区域,是寻找金矿的最有利部位.从而验证了,利用自然重砂寻找金矿的有效性.

  • 标签: 自然重砂 地球化学 黄松峪 区域找矿方法
  • 简介:展安徽省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地方检测标准方法的研究和编制,将能填补我省目前缺乏相关标准的空白,按照地方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来优化泡塑吸附-ICP—MS含量的测定方法,得到方法检出限为0.140ng/g,重复性限r=0.2092m+0.9503,再现性限R=0.4948m-0.1478,适用范围为0.82-108ng儋。所测Au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试验中共检测到2个歧离值,但在分析中予以保留。正确度评价采用精密度实验数据和相关统计量数据。对于四个水平,分析方法偏倚的置信区间包含0,表明在置信水平α=5%下偏倚不显著。|AIgC|都小于0.1,符合《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要求。经过准确度的验证实验说明该标准方法(审批稿)是正确、实用的,可以作为地方标准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地方标准 金测定 等离子质谱 准确度
  • 简介:影响矿石体重的因素很多,如矿石的密度、湿度、物质组成的种类、含量等。确定矿石体重的传统做法——平均体重主要考虑的是前二种属于物理方面的因素;而测重于考虑后二种属于化学方面的因素的方法——回归预测,是确定矿石体重的另一个方法,它是依据矿石中元素的含量与矿石体重的相关关系,应用回归分析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用矿石中元素的含量来动态地确定矿石的体重。将这个方法的使用效果与平均体重进行对比,前者比后者好。

  • 标签: 地质总体 致密块状部分 浸染状部分 回归分析 标准差
  • 简介:通过部署在西昆仑新疆叶城县南提孜甫河与和田市南喀拉喀什河山前3条河谷阶地横剖面所提供的实际资料和ESR、^14C年代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昆仑这两条相距250km河流属于同一个山前地貌单元:②剖面Ⅰ、剖面Ⅲ的T4、T3、T2、T1分别形成于约100kaB.P、80kaB.P、50kaB.P、30kaB.P;③依据形成时代,剖面Ⅰ的T3、T2、T1分别对应剖面Ⅱ的T4、T3、T2,剖面Ⅱ的T1形成于8.5kaB.P.横剖面的对比并结合纵剖面,认为该地区100kaB.P以来山前河谷地貌的形成,气候作用大于新构造作用:8.5kaB.P前后发生过一次新构造的抬升作用。

  • 标签: 西昆仑 提孜那甫河 喀拉喀什河 河流阶地 构造抬升 气候变化
  • 简介:基于正在进行的砀山县后楼凹陷区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根据调查区区域地质背景、调查区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成果,阐述了后楼凹陷区盐矿的找矿前景。

  • 标签: 岩盐 找矿发现 后黄楼凹陷 安徽
  • 简介:基于正在进行的砀山县后楼凹陷区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根据调查区地质特征与物理特征的分析研究,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成果,阐述了后楼凹陷区油页岩的找矿方向与找矿潜力。

  • 标签: 油页岩 找矿潜力 后黄楼凹陷 安徽砀山
  • 简介:通过中几种常用方法的分析,说明其在岩溶探测中有效,并提出了七种确定岩溶的方法.

  • 标签: 电法 岩溶探测 探测
  • 简介:菏泽泛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采用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分析开采程度的强弱,判定其开采潜力。全区浅层地下水尚处于正均衡状态,属有开采潜力区。但区内浅层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开采强度不均,开采布局不合理。为保持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全区按照科学合理的采。补,控,改等原则分为增源区、增采区、节水区和咸水改造利用区。

  • 标签: 黄泛平原 浅层地下水 潜力 对策
  • 简介:合肥市望江东路某小区因新建住宅楼使相邻建筑物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地面多处裂缝,裂缝的发展很快,采用硅化-水泥灌浆快速地阻止了不均匀沉降,保证相邻建筑物安全使用.

  • 标签: 相邻建筑物 灌浆 水灰比 合肥
  • 简介:龙桥铁矿是继罗河一大鲍庄之后327队在庐枞地区发现的又一个大型铁矿床,未经处理的原地磁,航磁异常不甚明显。最初仅是根据多金属化探样异常上钻验证,连续施工6个钻孔均未见到理想矿体,直到最后一个孔(617孔)才见到具工业规模的磁铁矿,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经过重新施测并经计算处理后的地磁异常与勘探后控制的铁矿位置、规模

  • 标签: 磁法 铁矿床 地磁异常 航磁异常 找矿效果 矿体产状
  • 简介:确定矿产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主要有地质统计学法、SD和经验。SD精度具有度量地质可靠程度和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功能,按照精度的要求计算和预测工程间距。本文通过SD阳山金矿带311号脉工程施工间距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SD法 工程间距 SD精度 勘查
  • 简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运用电探测井筒含水体的方法特点。在井筒掘进中配合电探测含水体,可以减少钻探工程量,缩短工期,因而对井筒掘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井筒 含水体 电法探测
  • 简介:高密度电作为广泛地用于硅化木勘探的物探方法中的一种。研究其在硅化木勘探中反应出的各种特性,该方法在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在高密度方法的各阶段中选择不同参数进行试验,并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本实验最终确定了高密度这一方在该地区硅化木勘探中较为合适参数选择,同时也探讨了此方法对于硅化木勘探的优点与不足。

  • 标签: 硅化木 高密度电法 参数选择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