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鉴定ApoCⅢ转基因阳性小型猪.从仔猪尾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和Southernblotting等手段进行鉴定;从仔猪肝、小肠、心、肾、肺、脾、胃以及皮肤等冰冻组织以Trizol法提取RNA,以RT-PCR手段进行检测分析.经过对18头仔猪进行PCR分析,显示其中15头含有人ApoCⅢ基因,随后测序和Southernblotting亦证实,猪基因组中已经整合有人ApoCⅢ基因.RT-PCR证实人apoCⅢ基因已经在转基因小型猪肝脏和小肠中进行了翻译.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人ApoCⅢ转基因小型猪,可作为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间关系很有价值研究模型.

  • 标签: ApoCⅢ 小型猪 转基因 鉴定
  • 简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番石榴叶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试验研究,以了解其抗菌谱.结果表明番石榴叶提取物中存在有效抗菌成分,其中以乙醇提取物中白念珠菌、甲醇提取物中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

  • 标签: 番石榴叶 抗菌活性 抑菌作用 提取物 纸片扩散法
  • 简介:从小体鲟线粒体基因筛选出位于COI(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中一段保守序列,针对其设计引物,优化SYBRGreen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建立了一种鉴定小体鲟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小体鲟DNA灵敏度为0.04mg/L.通过对采集和市售小体鲟鱼样品检测,该方法可检测出样品中小体鲟成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对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中小体鲟进行种源鉴别.

  • 标签: 小体鲟 SYBR Green 物种鉴定 COI
  • 简介:基于乙醇/水溶液体系结晶纯化制备了Fmoc-L-亮氨酸.通过HRMS,IR和1HNMR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化学结构分析.被测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Fmoc-L-亮氨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一致,含有芴环、酰胺键和苯环等Fmoc-L-亮氨酸特征基团,其结构与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一致.

  • 标签: 乙醇 水体系溶液 Fmoc-L-亮氨酸 化合物 化学结构 分析
  • 简介:采用HPLC—ESI—MS法建立了一种快速筛选并鉴定补骨脂甲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即利用Z-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与补骨脂甲醇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反应前后色谱图中峰面积变化来筛选出抗氧化活性物质,同时利用电喷雾质谱对这些活性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利用该方法从补骨脂甲醇提取物中筛选出了8个抗氧化活性组分,分别为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异利、骨脂查尔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ylifol和补骨脂酚.这种方法较传统筛选方法省时省力,既不容易造成微量组分

  • 标签: 补骨脂 液-质联用 筛选 抗氧化
  • 简介:基于阿拉山口口岸重要地理位置,结合进口中亚铜矿和含铜物料情况,按照国别收集阿拉山口口岸进口铜矿和含铜物料样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可根据未知物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峰强度、位置和形状,确定该未知物分子中包含有哪些基团,从而推断该未知物结构性质,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对铜矿和含铜物料进行定性鉴定技术研究,并建立符合新疆口岸进口中亚国家铜矿产品谱图库,便于快速确定矿产国别及品质源头,防止低含量铜冶炼残渣易名高含量铜精矿进口,危害国家利益。

  • 标签: 红外吸收光谱 铜矿 含铜物料 鉴定
  • 简介:通过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桑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酚-7-葡萄糖苷、异槲皮苷、山奈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芦丁6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一些特征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和中性碎片信息并与文献中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这一类化合物快速鉴定质谱新方法.

  • 标签: 桑叶 黄酮 电喷雾质谱
  • 简介:首次研究进口可利用含铜物料与进口铜矿属性不同特性并建立了鉴定方法,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光谱法联用技术建立铜矿和含铜物料属性鉴别方法。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铜矿和含铜物料中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再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对铜矿和含铜物料特征谱峰进行扫描,与X射线衍射仪中标准卡片比对分析,能够确定铜矿和含铜物料物相组成。结果显示,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和含铜物料共同特点是铜含量较高,达到冶炼铜对原料要求;硅、铁、钠、钙和镁元素都能够检出;差异性在铅和锌元素在含铜物料中较高,在铜矿石中基本未检出;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出金属元素,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后与标准图片比对,各元素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含铜物料中,且有规律可循。

  • 标签: 铜矿 含铜物料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衍射光谱法 鉴定
  • 简介: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基于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CD-MOF),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Na-CD-MOF细胞毒性和载药及体外释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Na-CD-MOF对5-FU负载量最大为1.18g/g,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Na-CD-MOF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药物载体.

  • 标签: 金属有机骨架 环糊精 5-氟尿嘧啶 载药量 药物缓释
  • 简介:讨论并比较了由2,6-二叔丁基苯酚、甲醛和均三甲苯合成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抗氧剂330)各种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并介绍了抗氧剂330基本性质。

  • 标签: 抗氧剂 均三甲苯 苯酚
  • 简介:利用C-O键上C原子电荷Qc和分子所含C原子个数Ⅳ作为醇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其沸点巩、在水中溶解度Sw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进行了QSPR研究.Qc计算采用Chemoffice8.0中MOPAC-AM1量子化学法,容易获取,它表征了醇分子同分异构体之间结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醇分子Tb,-lgSw,lgKow都随分子所含C原子数Ⅳ增加而增加,随着C-O键上C原子电荷Qc增大而减小,复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MOPAC-AM1方法计算量化参数Qc用于与脂肪醇水溶解性关联优于分子连接性指数.

  • 标签: 量子化学参数 AM1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辛醇/水分配系数
  • 简介:给怀孕10d小鼠胃灌流视黄酸(100mgRA/kg体重)6和24h后,对视黄酸合成酶基因Raldh2和代谢酶基因Cyp26a1,Cyp26b1在胚胎肢体表达进行了分析.Cyp26a1和Cyp26b1在灌流6h,表达增加;灌流24h,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Raldh2在此时间段表达降低.这些结果提示:在小鼠早期胚胎肢体发育中,存在视黄酸诱导视黄酸代谢.

  • 标签: 视黄酸 肢体发育 视黄酸合成 视黄酸代谢
  • 简介:选用60个结构多样HCV复制抑制剂分子作为数据集,随机选择其中46个分子作为训练集,剩余14个分子作为验证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每个分子646个理化和结构参数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分别建立各自最优模型.结果表明MLR中逐步和向前法所建模型最佳,模型结果为:训练集R2=0.827,验证集R2=0.850,模型能够直观地反映影响化合物活性主要因素.该模型将有助于筛选和开发新HCV复制抑制.

  • 标签: HCV复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分析
  • 简介:简单介绍了世界采样大会由来与PierreGy采样理论产生与发展。重点阐述了PierreGy公式和采样理论涵义与应用,以及化学计量学对采样理论发展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采样理论发展也推动了过程分析技术应用以及各类先进采样、制样和混样设备研制和应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消费国,对采样理论和实践应用有着迫切需求,将第九届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引入中国,必将促进和提升我国采样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和检验检测市场服务。

  • 标签: 世界采样与混样大会 PIERRE Gy采样理论 化学计量学 过程分析技术 采制样设备
  • 简介:用简单可行方法合成了功能化石墨烯(GNSPF6)和磁铁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它们吸附亚甲基蓝(MB)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和温度增加其吸附量也随之变大,从而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因为GNSPF6吸附过程只用了不到20min时间,所以它吸附是高效.用经典准一级反应、准二级反应和粒内扩散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从结果可以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用于描述吸附过程.采用传统Langmuir,Freundlich和L-F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模拟分析数据,在20℃时,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模拟分析得知GNSPF6和RGO-Fe3O4对MB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4.4和118.4mg/g.

  • 标签: 石墨烯 磁性 亚甲基蓝 吸附
  • 简介:合成了2种不同钒取代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Na4PMo11VO40和(HGly)4PMo11VO40,以下分别简写为PMo11V和Gly-PMo11V),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这2种化合物为效应物,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其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抑制效果、抑制机理和抑制类型.结果表明:PMo11V和Gly-PMo11V对酪氨酸酶均有明显抑制效果,其IC50分别为0.522和0.447mmol/L.其中,PMo11V对酪氨酸酶抑制过程属可逆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2.629mmol/L,而Gly-PMo11V对酪氨酸酶抑制属不可逆抑制.综合比较,Gly-PMo11V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效果优于PMo11V.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甘氨酸 酪氨酸酶 抑制机理
  • 简介: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含哌嗪吡唑酰胺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一定抗菌活性和较好抗TMV活性.

  • 标签: 哌嗪 吡唑酰胺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以分子设计,采用界面缩聚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含联萘基团聚氰酸酯——聚2-氯-4-1,1′-联萘氧基-1,3,5-均三嗪(PCCBN),通过了GPC、IR、1HNMR、UV-vis、荧光光谱、TG等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该聚氰酸酯具有良好光致发光性和耐热性.利用水滴模板技术,以水浴温度控制气流流速和空气湿度,制备PCCBN多孔膜,研究水浴温度及PCCBN浓度对多孔膜形貌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浴温度为30℃,PCCBN浓度为0.2g/L时,制得多孔膜孔径分布较均匀.

  • 标签: 联二萘酚 聚氰酸酯 多孔膜
  • 简介:基于邻接矩阵和原子特征值(ti)建立一种新结构参数(^1Q),它对无机分子具有良好区分能力,并且计算简单,^1Q用于AXk(k=1,2,3,4)型卤化物标准生成焓、晶格能、反应截面等物理化学性质相关性研究,获得了优于文献方法结果。

  • 标签: 结构参数 卤化物 物理化学性质 QSPR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2个新配位聚合物[Ag(4,4′-bpy)(H2PO4)].2H2O(1)和[Cu4(L)8H4](2)(4,4′-bpy=4,4′-联吡啶,L=4-咪唑基苯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晶胞参数a=8.4909(17)nm,b=8.7284(17)nm,c=18.498(4)nm,β=100.99(3)°,V=1.3458(5)nm3,Z=4,R1=0.0362,ωR2=0.0966.化合物1展示了一个一维链式结构.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4.509(5)nm,b=18.957(5)nm,c=17.246(5)nm,β=119.807(5)°,V=6.953(3)nm3,Z=4,R1=0.0455(3564),ωR2=0.1519(6161).化合物2中存在着丰富π…π堆积作用.

  • 标签: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