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齐关帝庙位于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齐牛录乡.是位于中国最西端的关帝庙,在历史上,凡锡伯族聚居的地区,均建有关帝庙以供奉关羽、关平,周仓。察布查尔县的锡伯八个牛录都建有关帝庙。关帝庙内供奉关羽神像,并经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壁画及“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锡伯族群众喜爱的历史人物壁画。这些建筑、绘画均出自锡伯族工划匠艺人之手,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关帝庙 锡伯族 壁画 关羽 聚居 历史人物
  • 简介:罗敦(1834—1904年),1859—1904年在位.柬埔寨国王安东的长子。在暹罗(泰国)长大、受教育。1859年,其父逝世后回国继位。1861年其弟西伏塔起兵争位,出逃马德望,次年赴曼谷求援,得暹罗之助返回首都乌东。

  • 标签: 柬埔寨 诺罗敦 法郎银币 文物考古 钱币学 图案设计
  • 简介:  辽阔的茂草原,东与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接壤、西与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前旗毗连,北接蒙古国,南靠阴山.茂草原富饶而美丽,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畜牧的天然牧场.考古调查研究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生存.之后,猃狁、柔然、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先后在这里驻牧,并创造了出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民族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茂草原上的岩画,就是这一文明的真实写照及信息载体.……

  • 标签: 探寻达 茂草原 草原岩画
  • 简介:2007年6月—10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吐村发掘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时,利用民工农忙或雨后休息时间,对道老杜苏木米花村周围的几个遗址点进行了考古调查,现将其中米花村鲜卑时期村落遗址调查报告如下。

  • 标签: 扎鲁特旗达 米花鲜卑 达米花
  • 简介:<正>1978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茂旗)大苏吉乡明水出土了一批金元时期丝织品.据考证这是成吉思汗建国前蒙古汪古部的一处墓地.所出土的丝绸制品计有织金锦袍1件,织金风帽1顶,缂丝靴套1对,织锦裤脚1对,丝线编织腰带1条,以及各种残片若干.本文主要介绍出土的成形的丝织品.

  • 标签: 丝织品 达茂旗 纬二重组织 织金 金元时期 花纹图案
  • 简介: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伊玛—图尔宾式倒钩铜矛,依据骹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伊玛—图尔宾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伊玛—图尔宾倒钩铜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铜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 标签: 塞伊玛—图尔宾诺 青铜矛 文化传播
  • 简介:2014年6-7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境内詹和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匈奴时期半地穴式房址、灰坑,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漆木器、丝织品等。这批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蒙古国中部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蒙古国 詹和硕遗址 匈奴聚落 鲜卑柔然墓葬 突厥回鹘墓葬 契丹墓葬
  • 简介:茂旗石人沟游牧文化调查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发现战国、回鹘、蒙元等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祭祀性遗迹、墓葬和居住址34处,遗迹类型有圆形和长方形石圈、圆形和长方形石堆、圆形带缺口的石墙以及椭圆形带石台等。充分体现了阴山以北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文化、经济和生存状态。

  • 标签: 文化遗存 游牧民族 祭祀性 达茂旗 长方形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