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共和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

  • 标签: 国庆阅兵 大阅兵 共和国 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 中共中央
  • 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封建政权在各地设治取名之时,因法统相承,指导思想一体,因而每取地名,常有多处重名。据统计,唐代县名相同的有19个,至宋代增至30个,再到明代县名重复的达42个,自民国初年设县之时,在全国范围内,2个县同名的有74例,3个县同名的有12例,4个县同名的有4例,5个县同名的有3例,6个县同名的有1例,仅云南一省,就有14个县县名与外省县名重名。所重县名,命名之时多因四个方面原因而定,一是以藩镇屯军而命名,二是因避帝王讳而易名,三是以巫祝颂祷之词定名,四是以兵震殊方,泽被海隅之意取名。

  • 标签: 民国3年 云南 历史地理 中国 城市名称
  • 简介:DieStadtWienerlangteimHochmittelalteralseinewichtigemitteleuropǎischeZwischenhandelsstadtgroBeBedeutung.lhreEntwicklungverdanktderWienerRaumdemHandelsverkehranDonau.DerfrühmittelalterlicheFemhandelbenutzteinersterLiniedenvonderNaturvorgezeichnetenWegunddievonihrgeschaffeneVerkehrsstraBe.DieWasserstraBeistvorallembenutzbar,weilsieoffenkundigschnellerundbilligerist.WienliegtamKreuzungspunktzweierdamaligwichtigerStraBen:derDonaustraBe,diedieMittelEuropasdurchquert;derLandstraBe,dievonltalienüberdenSemmeringnachMǎhrenundPolenist.DieDonaustraBeisteinebedeutendeWest-Ost-FluBverbindungEuropas,bzw.dieǎltesteundwichtigsteFernhandelsstraBe.SieverbanddiewestlichenNachbarensterreichs,vornehmlichBayernundSchwaben,mitdenwirtschaftlichnochunterentwickeltenLǎndernimOsten,z.B.Ungarn,einerseits;anderseitseineReiheschiffbarerNebenflüsse,durchdiedasInnerederAlpenmiteinanderverbundenundder

  • 标签: WIENER Brunn Kaiser SEINE MAYER
  • 简介:<正>从马可波罗和卢布鲁克时代起,各个时代的蒙古学家都能在哈剌和林找到需要进行科学考察的材料。过去一段时间,这座成吉思汗第一代后王的都城被看作是疯狂的汗国掀起一个又一个侵略浪潮的某个秘密心脏,后来又被当作考古废墟,最后被认为是统一13世纪蒙古诸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些概念都非常准确地反映了蒙古学本身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认识水平。今天人们对于哈剌和林的兴趣是由草原经济结构游牧与定居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力求揭示出迁移制度中定居与游动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 标签: 成吉思汗 游牧民 哈剌和林 形成过程 城市建筑 都城
  • 简介:同心县档案局年鉴编辑人员经数月辛劳,数易其稿,年度综合性地情资料《同心年鉴》(2015)于2月15日印刷出版。《同心年鉴》(2015)客观准确地记述了2014年同心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及各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集中全面地展现了各行业一年来的重要工作,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点反映各乡镇、各部门的基本情况、工作业绩与经验教训,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 标签: 年鉴 出版发行 编辑人员 县档案局 印刷出版 地情资料
  • 简介:在蒙古国的山林和平原地带,分布着众多的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古迹。其中一类是被称之为石人的、以不同石料雕凿的威武的古代勇士石雕。蒙古人一般将其称之为“石人”,但各地亦有不同的习惯称呼。如这里甘戛地区称之为“石像”。这些石人不仅是与古代萨满教的世界观、信仰、仪轨相关的实物,亦是对研究当时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遗迹。石人像由于是为生活在具体历史环境里的具体人而雕凿的,因而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服装、武器、用具、装饰,而且也成为确定该实物的年代、历史文化所属的重要依据。对蒙古地区的石人像,有人自19世纪末开始进行了研究。现今我国统计的石人有近500座。这类石人不仅在蒙古,而且在其邻国俄罗斯联邦

  • 标签: 蒙古帝国 古代蒙古人 突厥人 蒙古东部地区 历史研究 游牧民族
  • 简介:13世纪产业革命缘起于呢绒漂洗工序的机械化,水力漂洗坊在英国的普遍出现乃其明显标志。13世纪产业革命不仅导致英国毛纺织业生产和海外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英国毛纺织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毛纺织业中得到迅速发展。

  • 标签: 13世纪产业革命 英国 水力漂洗坊 毛纺织业
  • 简介:达赖博士是蒙古国元史研究界有代表性的学者。他的这篇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元朝蒙古贵族对中国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他的一些提法与我们的观点是对立的,如把长城南北说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国家,说忽必烈篡夺王位等等,这些显然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编者

  • 标签: 忽必烈 蒙古贵族 蒙古国 蒙古人 世纪初 统一蒙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3─14世纪蒙古宫廷饮食方式的变化[美]保罗·D·布尔勒(Paul.D.Buell)导言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食物的生产、积累、储存、调制以及消费的方式,既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也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及谋生之道息息相关。它们也同样反映着不同...

  • 标签: 《饮膳正要》 饮食方式 蒙古人 蒙古语 食物 烹饪方法
  • 简介:<正>地理环境在蒙古高原形成其独特的历史和文明方面非常重要。蒙古高原广阔的山地草原构成世界两大文明区,即中亚绿洲文明区和从多瑙河延伸至中国长城的欧亚草原文明带的一部分。很久以来,蒙古高原就处于世界交通的交叉口。两条大动脉,即伟大的丝绸之路和又叫草原丝绸之路的欧亚草原走廊,将蒙古高原与东西文明中心地区连接起来。游牧文明的出现是对中亚那个特殊地方自然地理挑战的合理回应。

  • 标签: 蒙古人 蒙古帝国 札木合 忽里勒台 塔塔儿 欧亚草原
  • 简介:KMTEnvoyHuangMusongSenttoMournthe13thDalaiLamainLhasaSEXINLOBSANGTOINZHUBThe13thDalaiLamapasedawayonthe30thdayofthe12thTibeta...

  • 标签:
  • 简介:日本民众对"日中战争"的认识并不清晰,与战后对日本战争罪责的审判有密切关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争的最高指挥者给予严厉处罚,但是关于日本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责任问题审理得不够,因此日本国民对战争时期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认识不够。1950~1970年代,日本国内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存在着承认和否定两方面的意见。1980年代,以教科书审定问题为契机,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现变化。受到中国和韩国的严厉批判,日本政府修正了过去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日本侵略行为的罪责。日本国民承认侵略行为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日本国内受到两种方向相反的潮流的共同影响,一是要求调查、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研究和运动深入开展,二是否定战争责任的历史修正主义仍有市场。这两种潮流的对立将对日本人的战争观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 标签: “日中战争” 战争史观 历史教科书 历史修正主义
  • 简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河洛儿女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新闻事业正是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上的一枝奇葩。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洛阳的新闻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条件。

  • 标签: 《洛阳市志》 新闻事业 历史文化 人类文明 河洛地区 生活条件
  • 简介:拜城县地方志办公室克服人员、经费等诸多困难,稳步推进《拜城县志》(2001~2015年)编纂工作。从2014年10月开始,扎实开展第二轮县志编纂方案、规划、篇日大纲、任务分解、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制定等工作。先后编制完成了地方志工作总体规划、编纂方案、编纂篇目、编纂任务分解方案及资料年报制度等配套文件。

  • 标签: 编纂工作 县志 地方志工作 有序 稳步推进 任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