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周作人以汉奸罪被捕,初判死刑,后改为15年刑期。人被羁于南京老虎桥监狱,苦闷之中,写《儿童杂事诗》自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重获自由,为解生活困难,将诗稿卖给《亦报》。报社请丰子恺配漫画,1950年2月开始将《儿童杂事诗》署名'东郭生'刊载,轰动一时。周作人对丰子恺的漫画,早年曾撰专文称赞;丰子恺成名,也有赖于以周作人为骨干

  • 标签: 丰子恺楼上 作艺术 楼上作
  • 简介:古书中的文字讹误,多是由正字和讹字的字形相似相近而造成的。形近讹误,除了二字的整体字形近似而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正讹字,只是在半个形体上近似而产生讹误。体形近讹误之字,与整体文字形近讹误相比,情形显得更为复杂。这首先是由于正字和讹字的形体结构不同。一对正讹字,它们可能都是合体字,也可能都是独体字,但有时却一个是合体字,另一个是独体字。在合体、独体的构成上,正字和讹字不一定吻合。其次是正字体讹误的部位没有相对稳定之处。有时体讹误发生在合体字的一个偏旁上;有时又发生在文

  • 标签: 独体字 形体结构 二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备城门
  • 简介:1916年秋天,中华书局发生财政危机,刘农辞去编辑,搬到上海铜仁路明厚里一号(今延安中路上海展览馆前),任上海实业学校和中华铁路学校教员。

  • 标签: 刘半农 陈独秀 交往 中华书局 财政危机 展览馆
  • 简介:农和苏曼殊,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都是诗人、翻译家、小说家;他们都是反封建的文化战士;他们的命运都非常坎坷。曾经,他们也有过短暂的交往,值得追述。

  • 标签: 苏曼殊 刘半农 交往 现代文化史 翻译家 小说家
  • 简介:有人说,思念是一种感人的情怀,是一种珍藏于内心的甜蜜。也有人说,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要我说,思念是人生的五味瓶,或酸或甜或苦或辣或咸,或爱

  • 标签: 思念外
  • 简介:独自坐在河边,目光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水流淌,叮咚作响的心绪,宛若震撼天宇的悠悠旋律.渐渐远去的,是白云掠过头顶的声音.极目长空,碧透的晴空不再传来蓝色的鸽哨,明亮的双眸变得海一样深沉.

  • 标签: 心曲外
  • 简介:5月1日,金老走了,走得从容坦然。《史学集刊》希望我写一点关于金老学术的文字,以为纪念。我做金老助手22年,天天跟金老学习,金老的学术特点吃得比较透。我在金老95岁寿庆时写过一篇专门介绍金老学术的文章,以《我的老师金景芳先生的学术精神》的题目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上。……

  • 标签: 《史学集刊》 学术研究 生平事迹 治学精神 敬业精神 历史学家
  • 简介:认知流派主张存在于人大脑之中的语义结构是语言概念化结构的一种方式。致力于认知语法研究的Langacker提出必须要尽量全面描写语言概念化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为了更好地绘制法语助动词"pouvoir"在言语事件中的概念结构和认知过程,本文通过构建助动词"pouvoir"的力动态模型、概念认知模型和心理认知空间尽可能全面地描写"pouvoir"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

  • 标签: 半助动词“pouvoir” 力动态 心理空间
  • 简介: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国电视剧重要的一支,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在屏幕上绽放它独特的魅力。从1981年至1991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向广大电视观众展现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反映少数民族同胞建设家园,与落后思想作斗争的;有反映少数民族同胞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抗战的;有轻松诙谐的生活剧;以及由少数民族民问传说、神话故事等改编的电视剧等,电视剧还向观众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等。它为广大电视观众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流动着异样风景的窗。

  • 标签: 少数民族题材 中国电视剧 忧虑 民族生活 电视观众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在中国,凡研究鲁迅或熟知现代文学史者,没人不知道台静农。20年代末,台静农曾以《地之子》和《建塔者》两本小说集名世,得到鲁迅先生的很高评价。鲁迅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收入台静农的4篇小说,入选量与他自己相等,是这部大系中入选作品最多的两位作家。台静农祖籍安徽省霍邱县叶集镇,他生于1902年11月23日,1990年11月9日病逝于台北。早在1922年,台静农为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毅然走出故乡,到五四运动发源地北京求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旁听生资格。次年,他又考取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在国学门学习3年,台静农结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其中就有刘农先生。台静农与刘农相识于1925年的秋天

  • 标签: 台静农 刘半农 国学门 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先生 诺贝尔奖金
  • 简介:悠然南山,我离得太远。但我知道,我是南山的一坯黄土,裹着腐朽的草叶,情愿在九月守候成那一派萧瑟,就你的韵香,望着蓝天。

  • 标签: 《如菊》 诗歌 中国 郭虎春
  • 简介: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可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她却没有时间带我们玩,教我们学习。我只能和很多教师的子弟一样在校园里玩耍。那是我四岁多点时候的事情吧,我自己在校同的操场上玩耍。操场上有很多刚刚砌成的水泥板,我就从一个水泥板跳到另外一个水泥板上。突然,我不小心从一个大水泥板上跳下来,前额重重地磕在坚硬的水泥板上。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母亲(外一篇)》
  • 简介:《蒙古秘史》是蒙古学、蒙元史研究必不可少的第一手史料。正是其所处的位置与自身拥有的价值意义,促成自上世纪以来研究、考证、笺注、释对等一系列工作的繁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对《秘史》的文化蕴有所意见,但却是零星和不够全面的。。本文从物质文化蕴、精神文化蕴厦其史诗性文学和语言价值几个方面考察《秘史》,以期对《秘史》的文化蕴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胪列。

  • 标签: 《蒙古秘史》 文化蕴层
  • 简介:焚书是可靠的史实,史料来源于《奏事》。坑儒是三重伪造的历史,其第一个版本是收入于《说苑.反质》的历史故事,第二个版本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定本是《诏定古文尚书序》。焚书坑儒,是一个用真实的焚书和虚假的坑儒巧妙合成的伪史。编造者,是儒家的经师,编造的时间,在东汉初年,编造的目的,在于将儒家的经典抬举为圣经,将儒生们塑造为殉教的圣徒,为儒学的国教化制造舆论。

  • 标签: 焚书 坑儒 三重伪造 卫宏 班固 儒学的经师
  • 简介:朱熹著名哲理诗《观书有感》有“亩方塘一鉴开”之句。这“亩方塘”在哪里?众说不一。或说在尤溪南溪书院,或说在建阳文公故居.或说在武夷山五夫紫阳楼。本文拟就《观书有感》诗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诗中“亩方塘”、“源头活水”所指作一探讨。

  • 标签: 《观书有感》 朱熹 考辨 哲理诗 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