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地方志分类与地方志目录一样,是从属于方志的两个分支学科,且二者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操作关系密切、互相依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间容、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依赖关系,被人们称为姊妹学科。故在研究方志目录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方志分类。本文从建设新方志学科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新旧史志的理论研究及编修实践,运用科学分类及相关分类的理论和实践,

  • 标签: 地方志 方志学 史志 目录学 分支学科 依赖关系
  • 简介:<正>古籍分类是整理古籍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对古籍图书分类的方法一般是按其内容性质、著述体裁样式、编辑刻版形式等来进行类分的,所谓“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分类起到综合群书,条贯学术,指导研读的积极作用.分类的方法是研究一切学术的基本方法,它总是以一定的体系和诸多义例来组编类属目录,而起到综合群籍,类分古书的作用,实际古籍分类是目录研究的范畴.所以说,目录对古籍整理研究的意义,即是分类对古籍整理研究的意义.

  • 标签: 古籍分类 古籍整理研究 漫议 四库分类法 目录学 四分法
  • 简介:训诂体式是指训诂著作的体裁和格式。注解一部书,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体式为宜,而体式的选定,主要依据注解的对象、角度和目的等等。也就是说,被注解的书籍不同,注解时所采取的角度和目的不同,所选用的体式也就随之而异。不同体式的训诂著作,其内容与形式均有差异,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对训诂体式的研究是训诂学家首先应该注意的目标之一。从章太炎《国故论衡·明解故》分训诂体式为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类,至

  • 标签: 训诂学家 国故论衡 诗传通释 义疏 辨体 三礼义证
  • 简介: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出土了大量的简帛书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孔壁和汲郡。凡《汉书·艺文志》所著录之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都有所发现,使我们亲眼目睹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古书原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献对我们重新认识传世文献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将已出土的主要简帛书籍按《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相应列出,对其内容及学术流派作了筒略的介绍。

  • 标签: 出土 简帛文献 分类
  • 简介:《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为构建儒学文献的著录体系,本文历考古今目录分类方法,立足自创的《儒藏》“三藏二十四目”分类体系,贯通“四部”,归本儒学,提出应在《儒减》“论部”按“儒家”、“性理”、“礼教”、“政治”、“杂论”五类来著录儒家理论文献。

  • 标签: 《儒藏》 目录分类 子部 三藏二十四目
  • 简介:<正>引言我在50几年前写过一篇拙作《民族与社会》,刊登在1934年4月出版的《社会学刊》四卷三期。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起因于1929年2月8日中国社会学社举行成立大会时蔡元培先生作过的一次学术讲演,题目叫作《社会与民族》。这篇讲演曾由杨炳勋国音速记,刊登在《社会学刊》一卷四期(1930年9月出版)。蔡先生这篇讲演是我

  • 标签: 民族学 社会学 蔡元培 学术讲演 中国社会学 杨炳
  • 简介:中国历代产生的各种注解性书籍,即训诂著作,一般都有序,用以括举要意,帮助读者以简驭繁,正确理解原文及注文。训诂著作的序文类型比较多,概括起来讲,可分为训释原文的序与介绍注文的序两大类。前者包括两个小类,即统序与分篇序;后者也包括两个小类,即注者自序与他人序;共四小类。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统序或统序全书,或统序一类诗文。统序全书,一般主要介绍原书作者、成书背景、全书结构、主要内容及历代学者的研究、评论情况等,以便

  • 标签: 历代学者 以简驭繁 李贺诗歌 子嗟 春秋经传集解 注释体例
  • 简介:上海大学倡议建立“上海”,是上海这个地方的历史要求,也是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时代使命,它反映了上海大学的开拓精神。我想十年后,《辞海》再次修订时,将会增收“上海”一条。任何一种,都是义立而后名至,闻其名即可探知其义。诸如春秋战国学、汉学、宋学、常...

  • 标签: 上海史 “海派” 文化交流 上海大学 百科全书派 春秋战国
  • 简介:1195年,陆游已经七十一岁了,但刻苦攻读的精神毫不衰退,'独有耽书癖,犹同总角年'(《浮生》),就是生动的写照。那年十月十七日生日之后,他又取古人师旷之语将自己的书斋题名为'老庵'。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乐师,尽管双目失明,仍酷爱学习。一次,晋平公问师旷道:'我今年七十岁了,很想学习,只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反

  • 标签: 学庵 晋平公 双目失明 七十岁 春秋时期 书癖
  • 简介:本文认为,壮是在“后轴心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文化中心主义”逐渐被打破,区域性、族别性研究蓬勃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壮产生所依赖的学术基础是壮族研究。80年代以来,壮族研究成果的系列化和综合化,使学术界在壮族渊源、壮族文化的本质等根本问题上基本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壮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壮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发散性,这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壮的神圣使命是要促进壮民族的文化自觉,沟通世界人类。

  • 标签: 壮学 学科研究
  • 简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在史学上,他开清代浙东史学之先河,影响后世甚巨。兹将其历史编纂思想和史料观点分论如下:一、历史编纂思想在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中,尊经重史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他继承自南宋以来浙东史学派'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传统,~①针对元明以来学者空谈性理、耻言事功、不重视史学的状况,

  • 标签: 历史编纂 史料学 学思想
  • 简介:'浑言'(又叫'统言'、'泛言'、'散文')、'析言'(又叫'专言'、'对文')是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用得相当多的训诂术语。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段注中使用'浑言'、'析言'的条目,共有251个,所涉及到的全都是实词中的名词(191条)、动词(56条)和形容词(4条)。深入研究段注中'浑言'、'析言'所涉及到的词语,搞清它们之间的词义关系,对于正确理解'浑言'、'析言'这两个术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特点,进而剖析探讨段氏的词义理论,加

  • 标签: 浑言 析言 《说文解字注》 段氏 专言 怨耦
  • 简介:对金源女真姓氏的研究,民族学界曾进行过考论和探讨,开创了先例,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姓氏与谱牒探源、金源女真姓氏谱状况、女真改汉字姓的分类和特点、女真姓与后世满洲姓的关系四方面来探讨金源女真姓氏,以增进和完善中华各民族姓氏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并推进少数民族的姓氏研究向纵深发展.

  • 标签: 女真 姓氏 女真改汉字姓
  • 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它以短小的故事,精炼的文学语言和分类体的形式记录了魏晋时期士族阶层人物的遣闻轶事,勾勒出当时社会真实的生活画面。《世说新语》的价值,不仅以它生动细腻、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卓绝文坛,而且还以它独特的分类体形式影响後世,而後者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故笔者拟对《世说新语》的分类及其对後世的影响试作一论述。

  • 标签: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志人小说集 中国 文学研究 小说分类
  • 简介:80年代后期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衡派的思想颇受注意,而衡派的灵魂人物则是吴宓。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他曾经和人说过自己的人生必有三个28年。后来,果如其言。第一个28年是1894年至1921年(虚岁)。1911年他入清华学堂,1916年毕业,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入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后转入哈佛大学,入比较文学系,1921年获硕士学位回国。第二个28年是1921年至1949年。回国以后他任南京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与梅光迪等人创办《衡》杂志,反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采撷中西文化的精华。1925年任清华大学国学院主任,上任伊始就聘

  • 标签: 《学衡》杂志 学衡派 梅光迪 中西文化 吴宓 白壁德
  • 简介:在安徽医科大学教工住宅小区和平村,有一幢三层的点状小楼,202室住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只要天气晴好,他便独自下楼散步,他就是97岁高龄的赵敏教授.年轻的大学生们也许不知道,他是我省解剖学科的开拓者和老前辈,曾担任过民盟安徽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近年来,我多次去拜访这位老寿星,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我想,写下来,对我们做人做事、修身养性乃至健康长寿可能都不无启迪吧.

  • 标签: 安徽医科大学 医学教育 人格 身体素质 赵敏学
  • 简介:衡》这个冷落多年的旧期刊,近来被炒得又似乎热起来了。有些先生对它当年的办刊宗旨,即所谓“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者,十分欣赏,十分推崇。说这表明了《衡》的基本立场既不同于文化的“复古派”,又不同于“激进派”,能发扬传统文化,且吸收新知识云云。

  • 标签: 《学衡》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复古主义 《晨报副刊》 复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