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文化是我们生活的高级层面之物,是人类进步的标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与交流。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虽同为东方文化,但两者之间确有差异。所以,在当前研究中阿文化,寻找其契合点,寻求中阿共同核心价值观,为中阿经贸合作和谐、持久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思考。

  • 标签: 文化契合 经济共融 文化自觉 中阿经贸合作
  • 简介:本文分析了目前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现状,认为阿拉伯世界的市场贸易虽然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状况以及阿拉伯国家市场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竞争态势却不容乐观。因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西亚北非地区的经贸关系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巨大的经济互补性为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这一地区政治形势的脆弱性和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却为双方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带来挑战。文章最后进一步提出促进中阿经贸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对策和各种协调机制,并特别强调要实现中阿经贸论坛机制化和长效化的途径在于细化配套措施,发挥论坛的倍增效应。

  • 标签: 阿拉伯国家 西亚北非 中阿经贸合作
  • 简介:随着<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四卷'吐鲁番专号'的出版,1996-1998年间由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与耶鲁大学历史系合作的'重聚高昌宝藏'(ReunitingTurfan’sScatteredTreasures)研究项目终于完结。该项目由韩森(YalerieHamsen)和张广达教授负责,在中国则由荣新江和邓小南教授协调组织,所有资金由美国路斯基金会(LuceFoundation)支持,参加者有来自耶鲁、哈佛、斯坦福、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大都会博物馆等单位的美国学者,有来自北大历史系和考古系、武汉大学、新疆博物馆、新疆考古所、吐鲁番文物中心的中国学

  • 标签: 高昌 张广达 大学历史系 中国学 大都会博物馆 中古史研究
  • 简介: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访美和1911年中美海军合作计划.是晚清海军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具体揭示了在塔夫脱政府“金元外交”政策的指导下,美国的在华势力和影响不但在铁路和财政金融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而且也渗透到长期受欧洲和日本影响的军事领域;同时也表明随着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化.

  • 标签: 中美关系史 合作计划 海军史 清朝海军 金融领域 军事领域
  • 简介:福州港古称“东冶港”。早在东汉时期.福州与东洋、南洋就有航运往来。三国孙吴在福建创办造船业,在福州、连江、罗源、长乐等地建立造船基地,设置“典船校尉”机构于福州庆城寺东直巷.组织人员远行南洋、台湾等地。五代时,王审知主闽,轻徭薄赋,发展农渔、冶铸、陶瓷、手工制品等,同时在连江开辟“甘棠港”。

  • 标签: 经贸往来 述略 榕台 福州港 东汉时期 造船基地
  • 简介:蒋介石的日记表明,在浙赣战役中,蒋介石对盟国合作的重视和期望影响了其军事决策。这一点体现在浙赣战役中,蒋介石多次变更战略部署,并因为怀疑中国军队为盟国所做牺牲的价值而最终取消了衢州决战计划。蒋介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十分期待日苏间爆发战争,因此对日苏关系走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也是导致他取消决战的原因。蒋介石并未意识到其决策影响了之后的中关军事合作。美国政府事后对浙赣战役过程的调查,让美国陆军坚信中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决心保卫美国所需要的军事基地。

  • 标签: 中美合作 个案分析 军事决策
  • 简介:1889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近代桂越经贸交往客观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其经贸交往环节上,即在进出口贸易中,始终主要由华商和越南华侨商人尤其是粤商掌握,而不似沿海地区和云南是由外国洋行和商业资本主导。这是历史、交通地理环境、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商品和资本输出重点不放在这里,以及不平等条约相关条款的规定等原因造成的。这种经营特点深刻影响着桂越经贸交往与广西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 标签: 近代 桂越经贸交往 经营特点
  • 简介:一、郑和下西洋的贸易动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政治远航,其主要动机是播扬国威,怀柔海外诸邦,以巩固政权,提高明王朝的政治声望。但是,这并不妨碍郑和下西洋同时也是一次经济贸易活动,附带有以下经济贸易动机。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经贸活动 经济贸易活动 明初 动机 明王朝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契合中土两国的战略与经济需要,为中土经贸关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土耳其拥有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地位、较强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是建设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天然合作伙伴,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也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远期发展前景的关键支撑。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机遇,未来中土经贸关系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通道建设、市场准入机制、投资金融合作等方面都大有可为。土耳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与欧亚地缘经济格局变迁上的经济重要性未来值得中国更加关注。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土耳其 中国 中土经贸关系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之间竞争的激烈化。因此,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成为了各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还是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础。沙特阿拉伯作为海合会成员国中的大国,其石油出口发展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经贸关系特点的分析,提出中沙经贸合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中沙经贸合作的建议对策。

  • 标签: 中国 沙特阿拉伯 经贸关系
  • 简介:自2010年8月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成功举办两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在前两届研讨会的基础上,面对国际大环境和当前中阿关系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为共同探讨中阿经贸合作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中阿经贸论坛组委会、中国中东学会,于2012年7月13日,在宁夏沙湖召开了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经贸 论坛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10年 中阿关系
  • 简介:本文着重考察中国从60年代到70年代对越南抗美救国斗争进行的大规模援助及其促动因素,以及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对越南的武装干涉不断升级,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所致;中国对越南抗美救国斗争的有力支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越南战争的最后结局,而且对当时的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中美关系 援越抗美 斗争 越南战争 威胁 支持
  • 简介:1971年,中国通过开展“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使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和人民消除敌对,走向和解。30多年前,我作为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中国情况的主要记者,有幸亲身经历并首先报道了中美开展“乒乓外交”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 标签: “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 外交事件 亲身经历 太平洋 通讯社
  • 简介:1950年6月,朗鲜战争爆发。深深卷入这场战争的美国,密切关注着朝鲜的近邻、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场战争的态度,采取多种情报侦察手段.试图判明中国动向。中国面对美国的刺探行动,也采取了有力回击措施。围绕中国出兵朝鲜,双方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情报战,最终.中国取得了情报斗争的完全胜利.出其不意.秘密出兵。

  • 标签: 情报战 朝鲜 出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 1950年
  • 简介:抗战期间,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由美国空军飞行员陈纳德在美国招募了一批飞行员,于1941年8月1日,在昆明正式成立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成立之初有三个中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美国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改编成“美军空军驻华特遣队”,

  • 标签: 歼击机 李宗仁 空军飞行员 故事 中美 中国空军
  • 简介:1960年代末期,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发生战争的危险逐渐加大。面对危机,中国及时调整了中美关系,与美国达成和解,但也因此引起了越南的不满与猜疑。事实证明,在此过程中,中国没有背叛越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中国的利益以促成越南和平的实现。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中越关系 地缘政治
  • 简介: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南京国民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表示坚决抗战,一方面限于国弱民穷,乃积极寻求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物资、军事援助,以达成广泛的国际反侵略战线.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 美国 留学生 抗日战争时期
  • 简介:1961年-1963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两国政府在敌对状态下的沟通对话提供了秘密渠道。双方探讨了打开僵局的各种可能性,就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建立了私下会晤的机制。美国大使进了中国使馆,国务卿和助理国务卿同中国外交部长在公开场合握手谈话。1962年夏蒋介石企图反攻大陆,中美及时沟通交底,化解了这场危机。但台湾当局继续干扰中美接近。美方试图从释放美囚、放宽禁运、交流互访等小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地逐步缓和关系。中方坚持先解决美国干涉台湾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这段会谈虽无突破性进展,但在紧张而脆弱的中美关系中起了摸底和缓冲作用,为后来'小球转动大球'的戏剧性转折做了铺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标签: 中美大使级会谈 中美关系 卡伯特 台湾当局 中美会谈 老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