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每个时代的音乐都以其特殊的材料和方式记录下该时代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不同时期的音乐所表达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期精神的体现。

  • 标签: 乐派 音乐 实践 形态
  • 简介:中国戏曲的审美形态研究应是观众读者参与作品再创作时的一种动态效应。这个动态效应结构要素中的戏剧冲突的发展势态、人物行动的表现形态、观众(读者)参与创作的审美情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这三大要素为比点,探讨中国悲剧、喜剧、正剧形态的审美特征,以区分和把握它们的审美个性。

  • 标签: 正剧 中国戏曲 审美个性 悲剧 审美特征 审美形态
  • 简介: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但极具印象主义音乐特征,而且流露出了鲜明的德彪西音乐风格,具有深厚的美学特征,能够给听众带来梦幻般的音响效果。本文结合德彪西多部钢琴音乐作品,分别从音乐表现手法、音乐语言等方面,对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美学特征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使更多人了解并喜欢德彪西音乐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

  • 标签: 德彪西 钢琴音乐 美学特征
  • 作者: 魏丽坤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1-0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中国流行音乐主要指流行声乐,即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包括爵士味的摇滚歌曲。流行歌曲已经与美声歌曲、民族歌曲(含原生态唱法)共同构成中国当代乐坛的四大声乐体系。研究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不仅有助于中国流行歌曲自身的繁荣发展,而且在相对比较中,使流行歌曲与美声歌曲、民族歌曲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繁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豫剧表演过程中,琵琶是一种重要的配乐乐器,在乐曲伴奏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让豫剧音乐产生更为动人的魅力。本文对琵琶在豫剧表演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解读了琵琶在豫剧表演过程中的特征

  • 标签: 豫剧表演 琵琶 特征
  • 简介:《江姐》是我国一部杰出的民族歌剧,在我国歌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作品以民族唱法为基础,充分借鉴了民族民间唱法中的"字正腔圆"以及润腔的装饰技巧,同时还广泛地借鉴了传统戏曲的演唱方法,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音乐中的精髓来完善自唱腔。本文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歌剧《江姐》的音乐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江姐 音乐特征 借鉴
  • 简介:研究中华民族自己的钢琴音乐,从而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是保证我国优秀钢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精准理解、把握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必修课题之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形成兼容并蓄的多元化的艺术鉴赏力。

  • 标签: 中国音乐 民族 钢琴作品
  • 简介:通过对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研究,考证了古代龟兹音乐的生态、演奏乐器和形态,使我们对古代音乐有进一步了解,对今天的音乐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克孜尔千佛洞 壁画 音乐形态
  • 简介:作为音乐史上的一位泰斗,肖邦用他的无穷创造力为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音乐作品旋律独特,形式新颖,善于营造优美的意境,不仅富有民族音乐风格,而且还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怀。本文通过分析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以期能够加强对于肖邦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 标签: 肖邦 钢琴音乐 风格
  • 简介:稷山琴书是流行在山西运城地区稷山等县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非常流行,但由于社会的前进和人民娱乐方式的改变,它目前的发展状况很不理想。本文从历史、唱腔结构、板式、曲牌、剧目等方面对稷山琴书做总结梳理,并对它的现状和传承情况进行阐述,以期吸引大众对这门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的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挽救这门艺术。

  • 标签: 唱腔 板式 稷山琴书
  • 作者: 白光艳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国特别是西方各国的新潮艺术涌入我国,音乐剧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音乐剧在我国大兴,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分析了唐代道教曲牌音乐文化构成的条件,并深入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揭示了唐代道教曲牌音乐文化形态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由此展现唐代音乐文化的厚重。道教曲牌音乐在多方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于唐代社会迅速发展并丰富,积累了大量具有道教雅韵的器乐与声乐作品。独特的文化形象不仅形成了道教曲牌音乐的悠远意境,有利于道法传播,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唐代燕乐的创作表演,进而形成音乐文化的合力。

  • 标签: 道教曲牌音乐 文化形态 燕乐大曲
  • 简介:他在乐曲中大胆使用西班牙民间音乐那种快速、强烈、奔放的节奏,使音乐充满着舞蹈音乐的效果。他在这550余首的奏鸣曲所创造的新颖演奏技巧,奠定了现代钢琴演奏技法的基础,并对现代钢琴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奏鸣曲技巧旋律创造
  • 简介:马奈锅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12月,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奈锅庄歌曲原本有200余折,被嘉绒藏族们广泛应用于修房造屋、婚丧嫁娶、种植和丰收等场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被禁止10年,逐渐恢复后剩下100余折流传至今。本文通过对马奈锅庄音乐结构的研究,来探究当地嘉绒藏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发掘马奈锅庄歌曲的魅力。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奈锅庄 音乐形态
  • 简介:湘西苗族跳傩,汉语俗称还傩愿,是遗存于湘西腊尔山苗区的以傩公傩母为祭祀对象的原始舞仪,其中的舞蹈形式主要有祭祀型的绺巾舞、人神共娱的戏神舞,舞蹈形态丰富、亦庄亦谐,是仪式构成、信仰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田野调查发现,跳傩中的舞蹈体现出舞武相融、程式性与即兴性相统一、歌舞戏相结合、敬神与娱神、娱人与自娱相并置、儒释道杂糅的精神归旨的艺术特征

  • 标签: 苗族跳傩 仪式形态 艺术特征
  • 简介:一、什么是中国戏曲音乐的现代化中国戏曲音乐的现代化,就是要使中国戏曲音乐适应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创作既有浓郁的传统戏曲音乐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音乐,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为了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戏曲音乐,应当从美学观、创作方式、音乐形态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现代专业创作音乐,并求得对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在这三个维度方面的接点。因为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实际上是:戏曲音乐+现代化;对于地方戏曲音乐来说,还应当加上地方特色,也就是:戏曲音乐+地方特色+现代化。

  • 标签: 戏曲音乐创作 中国现代 维特 地方特色 现代化 现代生活
  • 简介:歌仔戏《蝴蝶之恋》是首次两岸深度合作的大戏,由厦门市歌仔戏剧团与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共同创作演出。它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轴,以歌仔戏为载体,讲述了两岸一对歌仔戏艺人,相恋相爱,因历史原因而两地相隔,三十八载杳无音讯却两地相思、同心相守的感人爱情故事。

  • 标签: 歌仔戏 题材特征 音乐设计 时代风格 蝴蝶 个性
  • 简介: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出版了光盘的六部影片:《劳工之爱情》(1922)、《一串珍珠》(1925)、《西厢记》(1927)、《情海重吻》(1928)、《雪中孤雏》(1929)和《儿子英雄》(1929)。这六部影片并非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通过它们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形态,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 标签: 中国早期电影 叙事形态 《劳工之爱情》 国产影片 《西厢记》 故事片
  • 简介: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演员在表演中模仿木偶的动作,形成特色行当"傀儡丑"。本文从木偶的形制和表演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了从悬丝傀儡到"提线傀儡丑",从掌中木偶到"掌中傀儡丑",高甲戏丑角演员如何在表演的肢体语汇上创造性的转化与表现,形成"傀儡丑"独特的表演形态和美学风格。

  • 标签: 傀儡丑 高甲戏 戏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