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戏剧人类》一文是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Barba)为他与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萨瓦莱斯教授合著的《戏剧人类辞典》(Routledge,1993)写的导言,其中表达了他所从事的戏剧人类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显示了当代戏剧研究和实践的进展。巴尔巴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位真正的探索者,他的事业历经艰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表现出一种精神和理想。他在丹麦的赫尔斯特伯(Holstebro)小镇领导着他的戏剧人类国际学校(ISTA),不懈地传播自己有关戏剧的独特体验、见解、方法和实践。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吸引了全球戏剧人的关注。巴尔巴认为戏剧人类的研究重点在表演的行动方面,但他并不研究如何通过身体动作描绘对象或者叙述过程。他研究纯粹的身体;研究那种非描绘、非表现状态下的身体魅力;研究身体动作视象的生命力;研究“以最小限度的动作最强烈地表现出来的生命之美”。他对表演者身体行动的论说,本质上与造型艺术极为相似。我们常常看到对当代造型艺术模糊、晦涩、苍白的论述或说明,而尤金尼奥·巴尔巴以明晰的语言提出了基本概念、原则,甚至是训练方法。我认为他的工作不仅仅启示戏剧和表演,同时也阐发了当代造型艺术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方面。他的研究深切而充满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从事造型艺术的人去思索。这就是我,一个从事舞台造型创作和教学的人,对表演者和导演尤金尼奥·巴尔巴感兴趣的因由。

  • 标签: 造型艺术 身体动作 人类学研究 大学教授 戏剧研究 国际学校
  • 简介:当今世界,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实现本民族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劳动者。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才可能在一下个世纪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政府早在90年代初已明确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以发展和完善音乐教育去适应素质教育。

  • 标签: 标的 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 完善 劳动者 高素质
  • 简介:1986年5月10日,北京市首都体育馆。以纪念“国际和平年”为名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令初夏的北京变得热浪滚滚。当舞台上那位衣着华丽、行腔婉转的歌星转入幕后之后,一位头发蓬乱,面容冷峻、身穿长褂子、裤腿卷得一高一低、捧着一把老吉它的青年出现了:正当人们满腹狐疑怔忡不安时,一股强劲的音乐伴着狂放的歌词迅速开始擅击演唱会现场18000名听众的耳膜和心灵:“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在音乐声嘎然而止的时候,掌声和欢呼声却如旋风一般从观众席上卷起。从此,中国摇滚乐界有了一个传奇性的摇滚歌手崔健,有了一个叫得响的

  • 标签: 中国摇滚 学乖中国
  • 简介:一、“川剧”辨何谓“川剧”?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此语大致是按戏剧>戏曲>剧种>川剧的层次逻辑关系引伸而来。根据这种逻辑,有的同志则进一步引伸出“川剧剧作”、“川剧音乐”、“川剧舞美学”、“川剧表演”、“川剧导演”以及“川剧声腔”、“川剧流派”、“川剧观众”、“川剧教育”等等;也有人变换角度而强调交叉学科的研究。总而言之,在不少人心中,“川剧”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包含着若干“分支学科”或“分支系统”.既然当前大家较多涉及“川剧”的对象范围、研究角度与方法等问题,不妨先从类似问题谈几点不够成熟的看法:第一、“川剧”的确切含义。由于“川剧”系“戏剧”引伸而来,有必要先认识什么是

  • 标签: 川剧艺术 戏剧学 层次逻辑关系 戏曲学 四川灯戏 三庆会
  • 简介:表演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高景文表演,固名思义,是从事和进行戏剧影视表演创作的学科。本学科的任务是培养演员,更确切地说,应该�

  • 标签: 学教学 教学设计 表演学
  • 简介:当我们拿到一段唱腔时,它的表现形式只是一个单旋律的记谱,怎样才能使唱腔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动听,伴奏就显得很重要了.伴奏也就是对唱腔的编配,对唱腔层次对比的设计,和弦色彩的应用以及织体的搭配,这是乐曲编配中最基本的常识,在掌握这几点后就可以进入到配器功能这项工作中了.

  • 标签: 电脑音乐 伴奏配器功能 唱腔 艺术风格 和声层 低音
  • 简介:<正>自六二年从上戏毕业,至令已三十有三.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我在表演艺术这个大圈子里漂泊,演过舞台剧,拍过电影,现又从事译制配音,当过非正式的表演课、台词课老师,还经常参加一些朗诵活动,演播过不少广播剧,工作中,有机会接触、观看到一些国内外影视、舞台演

  • 标签: 语言艺术 配音演员 广播剧 《法国中尉的女人》 声音形象 声音语言
  • 简介:1996年,易俗社决定让我补演《三滴血》中的周天佑.当时我感到压力很大,原因有二:一是《三滴血》是易俗社的看家戏,半个多世纪以来,盛演不衰,六十年代,拍成戏曲艺术片,风行海内外.秦腔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妙华在其中扮演了周天佑一角,在秦腔艺术史上矗起了一座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在广大观众中享有盛誉,

  • 标签: 表演艺术 面部表情 日常口语 戏曲艺术 艺术传统 艺术高峰
  • 简介:老戏剧家鱼讯同志《关于“梨园”研究的几个问题》,就这一新兴学科研究的现状、性质、前途作出独到的阐释,全局在握,宏观立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海外有人将“梨园”与“敦煌”并举,足见其评价之高,期望之殷,但愿这朵学术新花墙外喷香,园内吐芳,结出累累硕果。

  • 标签: 敦煌学 见其 琼花会馆 李尤白 唐书 经国
  • 简介:悲剧,应该正视它的存在与魅力。可是,我们却冷落了它。什么是悲剧,悲剧作为一个戏剧类型,其必要因素有哪些?悲剧艺术的核心是悲剧性,题材、情节都必须具备这一特征;戏中的主要人物为着正义的事业英勇斗争,他们的悲惨遭遇和被毁灭,必定引起人们的怜悯与同情;必然给观众以振奋,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我省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悲剧剧目,较优秀的有《黄河浪》、《女皇与公主》、《榆钱儿》

  • 标签: 艺术功能 悲剧创作 悲剧艺术 主要人物 英勇斗争 审美愉悦
  • 简介:尤金尼奥·巴尔巴的戏剧人类,既是一种戏剧理想,又是一种戏剧理论。还是实现这种戏剧理论的一整套戏剧表演实践。通过奥丁剧院和戏剧人类国际学校的戏剧探索,通过他的理论著述,巴尔巴建构了他的戏剧思想体系:在戏剧理想意义上提出第三戏剧或欧亚戏剧;在社会文化学层面,创造了“表演交易”;在表演美学层面,发现了“前表现性”及其普遍原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从文化到跨文化追求一种普世戏剧理想,称为第三戏剧理想。

  • 标签: 第三戏剧 欧亚戏剧 表演交易 前表现性
  • 简介:戏剧研究,自然早已进入学术阶段。中国开始转型时期以来,由小农经济而不断走向市场经济,随着大文化背景的战略性的调整与重组,戏剧研究也发生了策略性的转换与结构性的律动,而赋予一种新的科学精神。从戏剧观大讨论开始,伴随着形形色色的舞台实验,中国戏剧研究以另一种声音,对戏剧实践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实践发言,从中使灰色的理论得到复活,在呐喊中恢复自我尊严,并在风雨洗礼中领略了涅槃新生,将我血我情的精神深深地印刻在转型时期中国戏剧实践发展的历史深处。

  • 标签: 中国戏剧 戏剧研究 律动 戏剧观 舞台 声音
  • 简介:社会是研究人类社会及社会行为的科学,电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一般把1945年英国人迈耶发表的作为这一电影学科的正式开端.早期电影社会主要研究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社会和与观众的关系,今天,电影社会在很多方面扩大了自己的研究范围.意大利电影教授弗朗塞斯科·卡塞蒂在他的<1945年以来电影理论>(1993)里,划分了电影社会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电影的社会经济方面(电影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作为社会组织的电影体制(制片、发行和消费方式,观众的需求和口味等),电影与文化工业的关系,电影对社会的表现.电影与社会的这些关系总是以影片为中介表现出来的,如果说前三个领域更多地涉及到电影生产的社会环境,后一个领域则与电影创作具有更加直接的联系,它是本文要说明的重点.

  • 标签: 电影社会学 电影创作 艺术形式 现实主义 民族精神 艺术特点
  • 简介:2005年3月21日,“谢克纳人类表演研究中心”在上海戏剧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以美国著名戏剧导演兼理论家、纽约大学特级教授理查德·谢克纳的名字命名。谢克纳教授专程与会。

  • 标签: 研究中心 谢克纳 表演 人类 上海戏剧学院 2005年
  • 简介:几年前,我在谈到戏剧研究时,呼吁“要补科学的‘戏剧’的课”(见《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按照这一想法,我与马俊山博士合著了《戏剧艺术十五讲》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果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三个月就印了两次。同时,它还引起了人们对戏剧的进一步关注。联系中国戏剧的现状,我觉得关于戏剧的补课,还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提出来加以讨论。《中国戏剧》开展了关于“中国戏剧之命运”的讨论,

  • 标签: 戏剧精神 文化定位 戏剧学 人学
  • 简介:魏良辅对昆山腔唱法的变革,使汤显祖与沈璟对曲牌格律的理解与遵守存在歧义,同时用韵上的争议使两人的矛盾进一步突出。联系明中后期的曲背景,可以确定汤沈之争的焦点在曲体,其实质是曲牌与用韵的争论,其根本原因是戏剧观念的差异。

  • 标签: 昆山腔 曲牌 曲韵 汤沈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