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著名戏剧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民盟福建省委常委、顾问,福建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名誉委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陈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4月19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7岁。

  • 标签: 戏剧家 陈贻亮 逝世 编剧 导演
  • 简介:闽剧丑角能为福州地区的观众所钟爱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之所以能被观众喜欢,不仅是艺术家们善于演戏,在某种程度上丑角的形体动作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我想将竭尽所学的有关丑角形体动作的一些见解奉献给全省闽剧界丑角同行,同时很高兴与我共同驰骋在艺术瀚海的同仁们互相切磋,相互鞭策,共同提高。

  • 标签: 丑角 闽剧 形体动作 观众 企鹅 幽默诙谐
  • 简介:<正>自十五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五百年时间,为中国戏剧理论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者有十人:权、徐渭、李贽、汤显祖、王骥德、潘之恒、金圣叹、李渔、梁启超、王国维。按时间先后为序,权为第一人。权也是明、清两代被称引得最多的戏曲理论家之一。他的戏曲理论专著是《太和正音谱》。然而台湾学者曾永义先生提出了一个颇耐思考的问题,题目是《太和正音谱的作者问题》,他列举李开先、何良俊、王世贞、王骥德、沈德符、徐复祚等人有关《太和正音谱》的引述后说:“以上诸家皆为明人,李、何、王三人都生于嘉靖间,可见那

  • 标签: 朱权 朱元璋 正音 王骥德 王国维 戏曲理论
  • 简介:<正>在新加坡电视台工作的56届校友彭溆娴于1987年以舒娴的笔名在《新加坡文艺》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我院前副院长端钧教授。文章题为《一别成永诀》。彭淑娴校友在文章中回忆了1977年从香港回沪拜访朱先生时的情景,朱先生一再鼓励她不要放弃事业,要多看多演,为振兴中华的戏剧事业而奋斗。彭溆娴还对朱先生的教学特点作了生动的描述。文章最后写道:朱先生是已经逝世了,但先生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将活在千千万万受过先生教益的学生心中。

  • 标签: 新加坡 文章 振兴中华 纪念 电视台 校友
  • 简介:忆京朝派武旦代表——桂芳陈志明桂芳,原名裕康,字云培,小名庄儿。清光绪十七年(1891)农历六月初二生于北京,1944年3月11日晚因患伤寒症病故于宣武门内抄手胡同寓所,终年53岁。据最近调查核实桂芳先生原籍为江苏省扬州,其祖父小喜于清咸(丰...

  • 标签: 梅兰芳 武旦 京朝 摄成电影 配演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