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知行合一”与“以人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并被后世普遍关注“。知行合一”虽是明儒王阳明提出的,但也是儒家一贯倡行的。只是对“行”的理解不应只着眼于社会实践的“行”,也应考虑到择善而言的实践意义。“民本”与“人本”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王阳明的“以心为”是中国式的“以人为”之哲学思想,不能将之与“知行合一”作为简单的行为指南。探索其认识论、本体论合二而一的思想意义是认识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构成。

  • 标签: 知行合一 以人为本 王阳明 熊十力
  • 简介:考察南戲的體制規律,可從《永樂大典戲文三種》順流而下一探究竟。通過劇比較,可見南戲的"開場"與"段落"如何逐步演變,至明代不同時期刊刻之劇趨向規範的進程。南戲的"開場",最大演進在開演前寫於招子上的"題目",至宣德《金釵記》、成化《白兔記》已被挪後,成爲副末宣念的"下場詩"。此外,受到話小説"分段結構"的影響,原本"不分段落"的宋元南戲,至明刊劇始見分齣定目、分卷析,積極意義除了因應實際演出的天數,方便作者、演員、觀衆指稱特定情節,還可使故事情節依次推進,條理脈絡更加清晰,亦即强化了戲曲的"結構"──"排場"之調度。

  • 标签: 南戲 劇本體制 戲曲排場
  • 简介:《闡道除邪》爲清宫内廷端午節時常搬演之月令承應戲。本文對其在演出過程中形成的總、題綱和角等25種演劇用作逐一考述,通過比較各異同以見其在内廷演出之發展變化,同時根據其中標注的承應人員對該劇題綱的使用年代進行判定。

  • 标签: 闡道除邪 混元盒 清宫 端午承應
  • 简介:清乾嘉間人沈起鳳,戲曲創作頗豐,唯生前未曾付梓,故大多散佚。道光間石韞玉蒐得四種,題爲《紅心詞客四種曲》刊行,流傳頗廣。除刊本外,此四種曲尚有二十三種鈔存世,其中有曲白兼備的總或總講,也有曲譜、單頭及穿戴提綱,多出自梨園之手,它們對考察乾嘉以降的崑曲演出狀况,極具價值。本文重點對其中演出最廣的《伏虎韜》作比勘探討。《伏虎韜》今存蘇白與京白兩類鈔,通過比較,可見崑曲北傳後的變化。此劇曾在宫廷演出,現存最早之京白即爲昇平署鈔。這些鈔基本保留道光刊本的格局,關目情節、科介指示更臻完善,反映了乾嘉以降崑曲全本戲的演出形態。

  • 标签: 沈起鳳 紅心詞客四種曲 鈔本 全本戲 乾嘉崑曲
  • 简介:傅惜華碧蕖館是收藏中國俗文學文獻最多的個人書齋,傅氏也是俗文學目録編纂的大家。但他個人之所藏,向來未有目録問世。關西大學長澤文庫所藏傅氏清稿本《碧蕖館所藏鈔雜劇傳奇目録》是唯一存世的記録傅氏藏曲的目録,可以見證傅惜華與長澤規矩也的濃厚情誼,也是現代中日學術交流史的一個重要見證。

  • 标签: 傅惜華 長澤規矩也 碧蕖館 戲曲 目録
  • 简介:二等奖:《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张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能在《戏剧之家》这样的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我已倍感荣幸;辱蒙见信,论文发表后又获"《戏剧之家》第四届‘华师科技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名,这让我欣愧交并。《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一文是我研习关汉卿剧作时的心得体会之作。关汉卿是杂剧大家,《单刀会》又是其颇具典型性的代表作。

  • 标签: 学术论文 科技园 获奖作者 《戏剧之家》 历史剧创作 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