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德裔俄国古典浪漫派钢琴家鲁道夫·列尔(RudolfKehrer)于2013年10月30日在瑞士去世,享年九十岁。这位高龄的天才钢琴家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坎坷。在二战和苏联时代,生活的贫困让他几乎放弃了钢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又踏进钢琴艺术的殿堂,遂逐渐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

  • 标签: 钢琴家 俄罗斯 钢琴艺术 浪漫派 音乐
  • 简介:彼得·基是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一书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提出:具备非功利性且又敏感的听觉器官是纯音乐体验的基础之一;纯音乐体验并不追问音乐之外的意义;“刺激模式”和“再现模式”都不是纯音乐体验的模式;在一个过程中,聆听与思考不能同时进行;对音乐的最好解释是非语言的重新表演;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之间有差异,理解有利于审美,但不是审美:音乐可以描绘情感,但打动人的智能是音乐本身。基思想的启示在于揭示了善/认知方式和关/审美方式的区别,不足在于没有充分阐明“音乐认知”和“音乐感受”的区别,没有区分“首次欣赏”和“重复欣赏”。

  • 标签: 彼得·基维 纯音乐 分析美学 音乐审美方式
  • 简介:音乐学是什么学?俞人豪先生《音乐学概论》等著作早已明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艺术科学),但现实认识对此仍普遍模糊,有必要突出强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外学界认识到“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的局限,强调指出社学科学、精神科学及人文学科等还具不容忽视的“非科学性”本质。本文简略介绍兆武先生《历史与历史学》等论著中有关历史学非科学性性质和结构分层的论述,希望引发对音乐史学及音乐学在科学性之外的人文学科性质、“非科学”性质的思考,反思我们对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知,以拓展深化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

  • 标签: 音乐学 学科方法论 历史学 科学 非科学 何兆武
  • 简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总的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达成三目标,已成为摆在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文将从解读小学音乐课程三目标的内涵、小学音乐课程三目标达成度的审视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三目标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寻求使三目标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达成的道路。

  • 标签: 音乐课程 三维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 态度价值观 达成度
  • 简介:2014年7月19日晚,"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上演了一场充满想象力的黑光剧,把观众带入一个来自布拉格的童话世界,同时也为暑假中的儿童们送上了一份有趣而有意义的礼物。"普及古典音乐,传播剧院文化"是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举办至今一直秉持的理念。为向少年儿童普及经典艺术,本次"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特意选择了一些适合儿童观看的节目。

  • 标签: 童话世界 布拉格 制作人 汉唐文化 古典音乐 总监
  • 简介:众所周知,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依将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了六位音乐家,其中的四位——西盖蒂、埃内斯库、克莱斯勒和蒂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是,另外两位——马尼奥.库伊罗加(ManuelQuiroga)和马修.克里布姆(MathieuCrickboom)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太了解。

  • 标签: 克里克 小提琴家 马修 熟悉 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大师
  • 简介:文章在“律源、律度、律数、律历”四个维度的认识框架下,对《吕氏春秋》《淮南子》的律学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律学理论的四个维度,是一种内在的思维结构,相互之间互为前提、密不可分。文章把《吕氏春秋》《淮南子》律学思想的“四”特征表达为“律源自然”、“律度适度”、“律数趋匀”、“律历合一”,同时认为这“四”特征的理论基础都可以追溯到“自然”,因而将两书律学思维的本质特征表达为“律依自然”。

  • 标签: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律源 律度 律数 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