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正>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20世纪西方音乐的传入,打破了中国音乐文化原有的单一封闭形态,奠定和促进了中国音乐多元发展的新的历史基础。在承认以上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影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前提下,我们还应看到事物的另一方

  • 标签: 中国音乐体系 西方音乐 中西音乐 中国音乐文化 音乐传统 世纪初
  • 简介:中西音乐的争执问题刘天华编者按:今年是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895-1995)诞辰100周年。我们特发表刘天华生前未竟稿一篇以及刘北茂先生遗著《刘天华音乐生涯》一书中的部分章节,以资纪念。刘天华生前曾写过一篇题为《中西音乐的争执问题》的论文,但没...

  • 标签: 中西音乐 刘天华 窝窝头 中国音乐 争执问题 西洋音乐
  • 简介:中西乐理之比较研究杜亚雄中国乐理系指我的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中国乐理虽然尚未编出教材,也还没有在我国各音乐院校正式开设课程,但其基本原则,见于历代史籍记载,并在传统音乐的实践中得以传承至今。西欧乐理是指从文艺复兴后到上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在西...

  • 标签: 中国乐理 中国传统音乐 “声” 中国音乐 “拍” “字”
  • 简介:<正>中西音乐在本世纪的接触、交流,坎坎坷坷,历尽“艰辛”,走过了九十余年的历程。诚然,依照常理,任何两种文化的接触、交流,总是会对双方产生某种积极影响。一部中华文明史,实质上也是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上没有一种只靠纯粹的“自我传统”而保存下来的文化。但近百年来的这次中西音乐交流却有它极大的特

  • 标签: 八十年代 中西音乐交流 积极影响 两种文化 近百年 中华文明史
  • 简介:“调”是中西乐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介中西乐理对“调”的表述则说法不一,致使调“在乐种学中的意义一直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本文提出:”调“就是乐种的自然音列及这个音列所在的音高位置。自然音列是乐种在律的基础上所作的乐音材料和音程材料的选择,并按照”若干度若干音“的音列形式固定来的乐音序列结构。

  • 标签: 自然音列 中国乐学 西方乐学 比较研究
  • 简介:中西音乐是用两种不同的心态、行为和形态方式来体现乐感,是人对音乐的理性与生命、真实与虚拟、形式与神韵、不同的形象认知方式、不同的和谐观念等思想意识方面的不同心理反映;是人对不同的音高规范、乐感传承、音乐表演、音乐记录等行为方式上的直觉意识;是人对律感、音感、调感、织体感、节奏感、结构感等音乐底基要素的不同感觉.

  • 标签: 乐感 “心” “行” “形” 音乐观念 审美意识
  • 简介:在对中西方传统戏剧结构的比较研究中,往往只注意二者外在结构的比较分析,而忽视了其内在结构。本文试图就中国抒情戏曲和西方传统"心理剧"内外双层结构的结构形态、结构方式、结构原则作一比较。

  • 标签: 心理剧 中国戏曲 情感逻辑 传统戏剧 情节内容 比较研究
  • 简介:音乐审美实践应体现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的三大活动之中。审美实践的结果不仅是音乐音响形态丰富样式和形态结果的真实再现,而且,也是音乐思维、观念和意识以及美学追求境界的直接体现。本文所关注的是当代音乐审美实践中的中西关系?也即从音乐的审美实践反观其理性选择过程中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所确定或倡导的辩证关系。

  • 标签: 音乐审美实践 审美样式 审美理念
  • 简介: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早巳被世界各国声乐界所公认。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唱法在与美声唱法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视掌握好汉语语特点与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是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的关键。

  • 标签: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声音特点 表现形式 表演风格
  • 简介:从音乐型态和歌唱艺术两个层面寻求中西音乐文化的某些共性因素,涉及“音律的产生与传播”、“生律法”、“音阶理论”;歌唱的“喉头位置”、“呼吸”、“共鸣”、“声区”理论等。通过这些领域共性因素的比较,认识到在探讨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对于对象的符合自然的科学规律的把握是重要的信息量。

  • 标签: 音乐文化 传播 传承 科学 共性因素
  • 简介:<正>近十年来,音乐创作中各种现代技法的运用和由此引发的对民族风格的再探讨,是我国理论界和作曲家们普遍关注的两个热点,一时间意见纷陈,众说不一。笔者认为,要把握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是下功夫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作品进行集中的、深入认真的研究,通过细致的分析,再将具体作品纳入特定的历史文化范畴,进行纵向的(相对于我国七十年代末以前的创作而言)和横向的(与国外各种现代技法相对应)内外

  • 标签: 钢琴作品 中国风格 国际比赛 获奖作品 现代技法 民族风格
  • 简介:廖辅叔在音乐学、词学和翻译学三个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中音乐学领域的成就又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史的研究和外国音乐论著翻译等方面.从大量的综合文献中寻找并梳理脉络是廖先生学术研究工作的一大特色.而明清时期的大量文献是其主要的着眼点.廖先生论述独到的学术文论,展现了一片新的史学视野,拓开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

  • 标签: 廖辅叔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西音乐交流史 外国音乐论著 翻译
  • 简介:美声三重唱作品《一窝雀》构思精巧、创意独特,在2004年央视第11届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作曲家充分运用西洋多声音乐写作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用自己独有的智慧结合美声组合的演唱手法来构思作品,将内心深处对民族音乐的澎湃激情倾注其中,在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利用现代作曲技法将其发展,使作品中真正体现出艺术创作“融汇中西”的精髓。本次大赛中云南作曲家的作品引起全国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以独特的音乐语言,独特的创作方式向全国同行展示了当代云南音乐特有的神韵。

  • 标签: 《一窝雀》 环保 云南民族民间音乐 元素作曲
  • 简介: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是随着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而兴起的.它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特征的产物,是二十世纪初期,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后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成果.我国早期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在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比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对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积累了宝贵的创作实践经验.所以说,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青主的艺术歌曲创作于1920年,20年代末正式发表,'这首作品也可说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以古诗词谱曲艺术歌曲的代表作.'①它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地位表现为,它既是中国新音乐中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同时也是这一声乐艺术体裁的精品之一.这首作品在被大家所喜爱的同时,也为艺术歌曲这一外来的音乐体裁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音乐学分析,进一步认识艺术歌曲这一西方声乐艺术体裁在我国的最初创作因由,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征.

  • 标签: 《大江东去》 艺术歌曲 中国 青主 钢琴织体 通谱歌
  • 简介:本文从主题的构成、衍生和发展等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作品的结构过程,剖析了整部作品的曲式及调性布局特点,最后概括了贯穿作品的两条线索,即和声的高度紧张→高度协和,旋律的十二音化→五声化。

  • 标签: 边缘曲式结构 调性布局 两条发展线索
  • 简介:第一次听说张昊教授,是在戴鹏海先生那儿。后来知道,张昊教授是当代台湾最有影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从杨仲子、刘天华、肖友梅及黄自学音乐,与贺绿汀、丁善德同学。1947年赴欧洲留学,是梅西安及布朗热的高足,又为祖宾·梅塔的同班同学……还跟罗曼·罗兰通过信!面对这么一份闪着奇异光彩的履历,我不禁由陌生而好奇而崇敬而仰慕——终于,当今年5月,78岁的张昊教授来到他阔别四十三年的上海访同时,经热心人戴鹏海先生从中牵线,我避开了喧闹的′90上海艺术节,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张昊教授下榻的那座幽静的专家楼,进行了“独家采访”。

  • 标签: 张昊 音乐教育家 肖友梅 戴鹏海 布朗热 杨仲子
  • 简介:本文从20世纪前辈音乐家萧友梅、王光祈、黄自、陈仲子、吕骥、李绿永等提出的"国民乐派"音乐观,及其在探索和学习西方"国民乐派"过程中,使新中国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西方音乐肌体基因排列中植入中国音调的基因;另一种是中国音乐肌体与西方音乐骨架相结合.经百年实践,虽然第二类作品更具有生命力,但却没有实现中国音乐立于世界之林的理想,因此,笔者提出三点思考以使中国音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创作 20世纪 音乐融合 创作模式 音乐观